APP下载

肉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2019-08-19高蓉王继东

现代畜牧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牛气病牛养牛

高蓉 王继东

摘要:肉牛气肿疽病是由于感染气肿疽梭菌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是0.5~4岁牛的易感性较高,且肥壮牛的发病率要高于瘦弱牛。该病往往呈地方性流行或者散发,且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该病的病程持续时间短,病死率高。近年来,该病的发生范围扩大、数量增多,给养牛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现简单介绍肉牛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并總结有效的防治措施,为广大养牛户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肉牛;气肿疽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药物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7-0114-02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学

气肿疽梭菌是引起气肿疽病的病原,其是一种严格的厌氧菌,在宿主体内、体外都可生成芽孢,此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该菌在土壤中能够生存超过5年,在风干的肌肉和皮肤中能够生存长达18年,煮沸处理20 min下才会被杀死,使用3%福尔马林处理15 min、0.2%升汞溶液处理10 min才会被杀死。

1.2 发病特点

牛气肿疽病往往呈散发性,主要是黄牛易感染,尤其是青年阶段的发病率较高。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可发生,但以夏季多发,尤其是气候突变、潮湿多雨、缺少饲草导致机体抗病力降低时,更容易出现发病。

1.3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牛气肿疽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牛,一般是病牛或者病死牛尸体导致土壤污染病原,形成芽胞后能够长时间在土壤中生存,并可污染饮水、饲料,其他牛通过消化道感染发病。另外,牛也可通过皮肤伤口或者吸血昆虫叮咬感染病原,从而出现发病。

2 临床症状

病牛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往往可达到41℃左右,食欲时好时坏且采食无规律,反刍次数减少,轻度跛行,右侧臀部肌肉出现明显肿胀,并可延至飞节上端。患处皮肤呈暗红色,且开始时就出现发热,触诊时会明显躲避,同时肿胀处具有捻发音。对肿胀处消毒后使用针头(20号)穿刺,会从针孔流出含有气泡的褐红色液体,并散发特殊的酸臭味。

另外,部分淋巴结也出现肿胀,脉搏数超过90次/min,呼吸频率大约为70次/min。

3 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牛,可见尸体稍有腐败变化,但由于皮下结缔组织发生气肿以及瘤胃膨胀而导致尸体明显膨胀。鼻孔有血样泡沫流出,阴道口和肛门也会流出血样液体。皮下组织发生金黄色或者红色胶样浸润,局部还存在小气泡或者发生出血。肿胀处肌肉呈特殊干燥或者变得潮湿,如同海绵状,并散发酪酸样的刺激性味道,切面呈均匀的污棕色,或者存在淡黄色、灰红色和黑色条纹,肌纤维束出现小气泡涨裂。

另外,病牛的胸腹腔存在暗红色的浆液,心包液增多且也呈暗红色。心脏外膜、内膜存在出血斑,心肌颜色变淡,发生变性,质地较脆。肺小叶间发生水肿,淋巴结发生急性肿胀,并伴有出血性、浆性浸润。脾脏基本没有变化或者由于存在小气泡而发生胀大,血液呈暗红色。肝脏切面存在大小不同的棕色干燥病灶,类似多孔的海绵。肾脏也发生类似变化,胃肠出现轻度出血性发炎。

4 实验室诊断

4.1 染色镜检

取病牛肿胀处水肿液、肌肉或者取病死牛的肝脏组织进行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能够看到长度在3~6 mm左右、宽度在0.5~0.7 mm左右的细菌,菌体两端钝圆。

4.2 分离培养

取以上病料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在厌氧条件下培养24 h,会长出特殊的灰白色菌落,直径在1~1.5  mm左右,呈钮扣状,边缘不齐,中央明显突起,四周往往形成轻微的β型溶血区。

4.3 动物接种试验

取培养物给健康的豚鼠肌肉接种,每只剂量为0.25~0.5 mL,经过16~60 h后发生死亡。剖检可见肌肉比较干燥,呈黑红色,腹股沟处往往存在少量气泡。取病变组织进行镜检和分离培养,可看到相同的细菌。

5 防治措施

5.1 药物治疗

病牛早期可使用抗气肿疽血清治疗,每天腹腔注射或者静脉注射125~175 mL;也可使用青霉素治疗,每次肌肉注射200万~300万IU,每天3次,连续使用3~5天,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也可按体重肌肉注射5~10 mg/kg四环素,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

局部用药,即在病牛的肿胀处四周分点注射药物,常用20~30 mL 0.25%~0.5%普鲁卡因溶液和80万~100万IU青霉素组成的混合溶液。

发病后期,可在严防散毒的环境中快速切开病牛的肿胀处,让组织直接接触氧气,从而无法形成厌氧环境。

5.2 加强饲养管理

牛舍应保持干净卫生,圈舍、运动场地以及各种用具定期使用10%石灰乳或者5%漂白粉进行消毒。日常注意保持草场、水源清洁,同时加强牛群护理,防止出现创伤。

5.3 提高养牛户的防病意识

防控牛气肿疽病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加大该病防控的宣传教育。可采取各种形式的宣传,如广播电视知识讲座、宣传标语、宣传画等,让人们了解牛气肿疽的临床症状以及死后的病理变化,充分认识到该病的危害。另外,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使广大养牛户防范人畜共患病、畜禽疫病以及提高食品安全的意识,自觉、主动地进行防疫。

牛群放牧时,要安排工作人员跟随,使其随时了解牛群情况,做到及早发现、尽快治疗,并立即按照规定报告给有关部门。

发病后要做到“三不、一坚持”,也就是不宰杀、不食用、不销售病牛,坚持将病牛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抑制疾病蔓延。

5.4 加强检疫工作力度

由于畜禽在市场中经常流通,给防控疾病的发生造成困难,必须加强检疫。基层兽医人员要不断提高素质,增强责任心,所有出售或者调运的动物以及动物产品都需要经过产地检疫,待宰动物要求具有产地检疫证明或者消毒、运输证明才允许进入市场,禁止疫区内的牛进入市场流通。加强疫情监测,以及早发现疫病并立即进行扑灭。

猜你喜欢

牛气病牛养牛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牛气冲天
晚秋
“牛气冲天,亩产三千”
两头牛的命运
养牛伯脱贫纪事
论牛结核病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措施
论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虽是“牛气”也“憋气”
养牛屯里的“牛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