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节对中国钢琴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2019-08-19杨晔王思羽
杨晔 王思羽
随着钢琴文化活动的不断发展,钢琴节在中国钢琴音乐艺术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侧面暴露出中国参赛选手与中国钢琴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钢琴教育需要加强与国际钢琴节比赛活动的联系,采取一定措施,充分发挥钢琴节的积极作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有效培养中国钢琴音乐艺术人才。
钢琴节比赛培养音乐修养,促成中国钢琴音乐艺术人才
钢琴学习需要学习者对技术困难进行不断克服,对自身钢琴演奏水平与技巧需要不断提升,从而为自身在钢琴道路上的学习发展提供保障。但是,钢琴技巧性在钢琴演奏中只属于重要手段之一,并不是学习者学习钢琴的最终目的,技巧的存在旨在服务于音乐表现,需要学习者认识到不能为技巧而技巧。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活动发展迅速,其中钢琴节类钢琴音乐文化比赛也随之涌现,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钢琴比赛,综合国内钢琴比赛与国际钢琴比赛多种形式,对我国钢琴音乐艺术人才培养造成较大影响。但是随着钢琴节的不断发展,钢琴比赛会暴露出许多人才培养问题,需要引起我国钢琴教育界的重视。比如,部分参赛选手出现过于追求技巧性,虽能表现自身钢琴技巧的高超,但是比赛成绩并不理想,不利于我国钢琴音乐艺术人才得到有效培养。由此可见,钢琴节类钢琴比赛能够暴露出我国钢琴教育存在的問题,突出中国钢琴教育轻音乐、重技术的现象,需要引起中国钢琴教育的反思。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寻求学生音乐表现与钢琴技术的平衡点,鼓励学生多参加国内与国际性的钢琴比赛,使学生在比赛中发现自身问题,提升学生综合演奏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音乐修养。通过参加钢琴节比赛,学生会对钢琴学习与钢琴音乐产生正确认知,我国钢琴教育也会借助钢琴比赛类音乐文化活动受到正确方向指引,在日常教学中,平衡学生技巧与音乐表现,提升学学生综合音乐能力,培养其音乐修养,使其成长为中国钢琴音乐艺术人才。
钢琴节比赛培养人文涵养,促成中国钢琴音乐艺术人才
美国范 ·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在钢琴界影响较大,该比赛的第十三届冠军张昊辰在回国后的采访中表示,自身冠军荣誉的获得,离不开长期以来的文化课学习,强调文化对自身在音乐理解与表现层面的帮助。但是张昊辰的成功对应着许多中国选手的不成功,此次钢琴音乐比赛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中国钢琴教育的人才培养体制问题,造成我国钢琴教育的接受者缺失人文涵养,不利于其发展成中国钢琴界的优秀音乐艺术人才。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音乐教育体系照搬苏联,重视专业细化,致使知识分裂,影响学生在理工与人文等方面发展自身综合修养。长期以来,我国音乐院校文化基础教学薄弱,忽视文化课与公共音乐基础课,影响学生知识面拓展,不利于学生自身人文涵养的发展。虽然钢琴主课在音乐教育中能够受到重视,但是这种培养模式并不利于学生长期发展,学生在低龄阶段能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收获较好学习成效,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显现出明显后劲不足的问题,使中国钢琴音乐优秀人才往往“早夭”。由此可见,中国钢琴教育体制的缺陷,造成中国大多数钢琴选手在比赛中暴露出自身文化涵养的缺失,限制其取得优异成绩。文化是相通的,音乐文化与人文文化必然存在某种联系,钢琴节类比赛活动考察的是选手的综合音乐素质,其中包括选手人文涵养的潜在性评价。因此中国钢琴教育需要基于钢琴节的启示,同等重视培养学生钢琴音乐素质与文化素质,在教学中设置文化基础课,完善我国钢琴教育体制,使学生具备一定文化基础,同时,在不同的钢琴比赛中实现学生文化涵养的进一步提升,促进中国钢琴界出现更多优质的音乐艺术文化人才,体现钢琴节比赛在中国钢琴音乐艺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钢琴节比赛培养个性创新,促成中国钢琴音乐艺术人才
中国钢琴教育存在一定僵化问题,对于学生的钢琴演奏,教育工作者主导参与过多,甚至部分钢琴教师会直接要求学生每一句需要怎样弹,限制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影响学生表现自身个性化特点。但是钢琴比赛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中国钢琴教育问题。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钢琴比赛活动向国际化发展,中国的钢琴节倾向于联合国际钢琴节发展,并且外国钢琴节与国内钢琴节之间一直在彼此吸取养分与实现融通,影响中国钢琴教育。部分中国钢琴节会受到传统中国钢琴教育固化的影响,以统一评价标准衡量不同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要求学生演奏趋同。但是,在国际化钢琴比赛中,这样的学生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成绩,缺少个性化特点,缺失创新意识与能力,同时,外国选手在中国钢琴节中的表现也得不到相应的合理成绩评价,造成国内这部分钢琴节活动与国家化钢琴比赛活动评价标准发生冲突,引发中国钢琴节与中国钢琴教育的思考。因此,中国钢琴教育需要打破固有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肯定学生个性化钢琴演奏,给予适当指导,使其在国际钢琴比赛中能够大放异彩。由此可见,钢琴节类比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钢琴教育,在国内与国外钢琴节交流发展中,纠正中国钢琴教育错误,促进教育培养出优秀钢琴音乐艺术人才。
钢琴节比赛培养人生阅历,促成中国钢琴音乐艺术人才
通常情况下,钢琴节比赛参赛人数众多,参与人员包括知名企业、评审专家、媒体与优秀选手等。其中的评审专家在钢琴演奏上必然有很高的造诣,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出选手的问题与优缺点,以成绩的方式给予选手肯定与否定。同时,媒体会对钢琴比赛活动实时报道,考验选手音乐表现力与心理素质。并且,竞争对手人数较多,这些参赛人员大多水平较高,考验中国参赛选手的抗压能力与音乐功底水平。由此可见,钢琴节这类钢琴比赛,对于中国选手而言,属于极佳的锻炼机会,能够有效培养其人生阅历。在钢琴节中,中国参赛选手可以以评审评价与对手表现中认识到自身钢琴演奏的劣势与优势,多次钢琴节参赛经历,可以丰富中国参赛选手的经验,全面性提升选手能力,使其吸取对手长处,规避自身短处,同时,在评审指导下,领悟钢琴音乐的真正魅力。因此,钢琴节能够丰富选手人生阅历,培养其具备更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其音乐能力水平,使中国接受钢琴教育的学生能够与高水平钢琴音乐专家与先进钢琴音乐相关知识有更多的接触,加强其学习能力,促使其发展成能够为中国钢琴教育贡献的钢琴音乐艺术人才,比如,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等。
综上所述,研究钢琴节比赛在中国钢琴音乐艺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需要结合中国钢琴教育问题,利用钢琴节培养学生音乐修养、人文涵养、个性创新与人生阅历,实现中国钢琴教育的完善,促使教育培养出优秀音乐人才,体现中国钢琴音乐艺术人才培养中钢琴节比赛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娄雪玢. 回顾钢琴艺术的发展与变迁:评《钢琴音乐的发展及其演奏技巧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6(07):134.
[2]娄雪玢. 城市钢琴艺术大众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232-236.
[3]娄雪玢.“钢琴热”与中国文化发展[J]. 文艺争鸣,2013(09):158-160.
[4]刘长旭.消费升级迎来音乐文化产业盈利时代[J].现代企业,2018(12):89-90.
基金项目: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当代中国国际钢琴节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立项号15BH107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