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9-08-19张腾元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培养

张腾元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夯实基础,是我们多年追求的教育目标,也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不断更新手段,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加强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为学习语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兴趣;培养;激发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5-0095-01

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的依据是学生的兴趣,动机和渴望。”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学生愿意学,喜欢学,兴趣浓,不但不会想到上课是个负担,反而今觉得是一种享受,就会对学习充满求知的渴望。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问题就是培养兴趣的问题。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这个问题,许多语文界的老前辈做了很多比较深入细致的探索,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在此,我只粗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1.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让学生信服你,才会自然而然地团结在你的周围。学生的潜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发展,教学质量也会得以提高。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生命的活力,有发展的潜能,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需求、思考和灵感参与课堂活动,使语文课堂呈现丰富性。而师生则是课堂互动的两个主体,健全又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的互动。在课堂上,师生间通过动态的信息交流,实现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通过师生的互教互学,形成一种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开放、和谐的情境与氛围。在这样的教学中所生成的必然是师生生命活动与成长,师生自我价值的不断实现与超越,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2.注重导入语设计,激发学习欲望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导语的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有人把它形容为开山第一炮,打鼓的第一槌。它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导言,是教师谱写一篇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

3.注重灵活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异

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异。抓住学生求新的心理,不断在学习面前展现灿烂的知识新天地。

语文教育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垫底的过程,要想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文化精神的痕迹,靠各种喋喋不休的讲解,层层剥茧的分析是无济于事的,甚至是有害的,应当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将他们引入体验和陶冶的文化情境,用美去浸润,去感染学生的心灵。只有让学生浸染在经典的中国文化氛围中,才能真切地冲击其心灵,触动其神经,形成其根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导,而在相机诱导。”这就是说,教师教书要有灵活性,要有教育的机智,不要过于死板。教学的方法多一些、活一些,讲过、读书、讨论等多种方法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好的境界,就好像迈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芳香,学习的这种境界能使学生产生无穷乐趣。形成新颖,克服俗套,趣味性浓,学生就会感到精神愉快,情绪活跃,就会对所学的内容愉快承接,主动消化,积极吸纳,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4.教师要让自己的語言富有文采

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只有深刻地理解语言文字,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其中的情感。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教学中是实施教学的主要手段,而名师讲课讲得有声有色,学生愿听也乐于听,且意味盎然,许多专家的课之所以深受学生的欢迎,就是因为他们注重了教学语气的运用,整堂课都是幽默风趣,文采飞扬。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学生在愉快中迅速掌握知识,甚至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文采,还是情感内涵都是一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的有趣,并乐于接受。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5.开展比赛,适当竞争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考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竞争,如作文比赛、背诵比赛、听写比赛等。

总之,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各种学习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双边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而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课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习兴趣的程度。学生是一座潜力无穷的宝库,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开动脑筋,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努力把每堂课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从心底里喜欢上语文课。这样,才能真正激起学生们高昂而持久的学习兴趣,才能找到开启这座宝库的金钥匙,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2]周芳芳.追求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2006年8月28日.

[3]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教育研究》,2004年10月21日.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培养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