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有力培养探讨
2019-08-19刘海洋
刘海洋
摘要:基于学生主体性意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解析,本文就主体性意识定义进行阐述,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围绕两点进行分析:学生学习被动,片面追求直观效果。基于此,对学生主体性意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生主体性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5-0034-01
主体性意识,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型出自主性、积极性、有针对性的学习目的。在现代教学背景下,学生主体性意识培养十分重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新课程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培养有明确的要求,但是主体意识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传统教学背景下,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并没有得到良好培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学生主体性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标准下,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基于该教学背景,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1.1学生学习被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得到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学生学习仍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会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提问的目的,不仅是增加师生互动,也局限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思考。当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并没有给学生很多时间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同时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十分不利。
1.2片面追求直观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学生学习。在实际教学中,表面上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得到培养,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学习中。教师会利用多媒体技术,以直观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学习内容,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得到很多运用,但是会使学生失去思考的能力,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并不能体会到文章表达的内涵。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无法实现现代教学的要求。
2.学生主体性意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2.1明确课堂学习主体。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课堂学习的主体已经转变为学生,因此学校与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要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并在教学中有效融入主体性意识培养方案。首选,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与方法,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对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是学生自己,从而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学习回归到学生。如,教学《热爱生命》时,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认识与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然后,布置相关的课后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复习,体会课文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并通过自主探究将答案用文字描述出来,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深入掌握学习知识。
2.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高中阶段心理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而且这个阶段还有升学的压力,导致学生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筛选与分析,将信息反馈到学习成绩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灌输信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性,进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思考与运用。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需加强对学生的需求分析,并在课堂上合理应用多媒体,提高学生主动对学习的探索,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意识。
2.3加强培养方式的科学性。
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主体性意识培养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真实需求与心理进行科学的分析,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3]。这个时期学生学业压力大,人际关系也开始变得复杂,心理变化也比较快。因此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沟通中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在提高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充实自我,并不断完善人格。同时,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分组教学,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现问题,经过对问题的分析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团队探索中找到答案,分享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能不断对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加强對问题的有效分析,进而增强自主性意识。
结语
对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主性意识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心理与需求的了解,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明确教学主体,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有意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意识,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义椿.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有力培养[J].新课程(下),2018(2):196-196.
[2]佚名.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2018(7):95-95.
[3]吕明燕.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8(2):15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