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本可以过得轻松,但我偏要与梦想较量

2019-08-19周公子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9年8期
关键词:清华科目高三

◎周公子

小编叨叨叨:那年,刚上高中的我像文中的作者一样,对高考漠不关心。那时的我常常认为高三生活就像水中行舟,是一个从上游到下游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差别在于,行至高三这道急弯时,由于巨大的水流落差,激发了我们内心的紧张与恐惧。但是最终,我们都会平稳地着陆上岸。

我的改变源自于高二的期末考试,一向名落孙山的我竟然意外地冲进了高分榜,这份从未有过的甜蜜,彻底地激发了我学习的热情。我沉寂许久的心像冬日陌梢的湖面,在春风的轻轻撩拨下,突然解冻了,伴随着玉兰花绽放的声音。世界,从此也与众不同起来。

你不是没有颠覆世界的勇气,你只是缺少撬动地球的那根杠杆。亲爱的你们,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下定决心全力以赴高考这场战役的呢?

——刘斌

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一个很活跃的人,这种活跃被老师认定为不务正业,这一切,只因为我是一个差生,没有骄傲的成绩,不能逢考必过,在班级竞争之中,我是那个万年掉队王,老师曾恨铁不成钢地告诉我:“如果把贪玩的那股子劲儿用在学习上,我都敢赌你考清华。”

事实上,初中三年,我对考清华这三个字并没有太大的概念,那些白日做梦的事我是瞧不起的。可老师那句“我都敢赌你考清华”像空投来的一枚炸弹,在我的内心一马平川的领土上轰隆一声,炸开了我自以为是的安逸和平静,一下子,我的世界飞沙走石硝烟弥漫,自尊心破裂的声音格外刺耳。

那是十六岁读初三的我,第一次认真把老师的一句话听进心里去,他让我很受伤,很想就地反击,却又空有一身蛮力,不知该反击哪里。

那一天,我一改往日嘻嘻哈哈的状态,逃了课在空荡荡的篮球场打了一下午球。春天的阳光并不算热烈,万物却积极向上,蓄势待发地酝酿着一个盛夏。我每跳跃一次都能看到太阳光折射在篮球架上的光圈。我站在白线外投进去最后一个三分球,篮球落地时我对自己说,走吧,接下老师的赌注,就要考清华。

发誓容易,行动太难,事实证明临时抱佛脚的作用真的不太大,中考时,我还是毫无悬念的被重点高中拒之门外。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那个暑假,我的心情跌到了极点,脾气也变得很容易暴躁。

又一次因为该去哪里读高中的问题与爸妈发生争执后,我负气地背起书包想摔门而去,但妈妈一把拽住了我,她眼圈泛红地安慰我一定会有学校可以读,她相信我并没有那么差劲,哪怕交再高昂的择校费她也愿意,只要我肯踏实学习。

这番话让我内心无比酸涩,若不是自己从前的不学无术,今日怎会让父母如此担忧为难。懊恼悔恨百般滋味涌现,我倔强地仰着头告诉自己男儿有泪不轻弹。

8月,我终于如愿走进了重点高中,从踏入校门的那天起,我就告诫自己,不要忘了自己是个择校生,更不要忘了心底的赌注。

在这所全市重点高中里,每个人又都怀揣着梦想奋进向前,争取不被一波又一波的考试大潮搁浅在沙滩上,老师喜欢把升学率挂在嘴边,拿出他带过的历届考入重本的学生花名册让我们膜拜。学长,学姐们的光环像灯塔一般指引过一届又一届迷茫而又急切的学生。我翻看着他们的照片,凝视着他们的姓名后面的大学校名,幻想着未来某一天留在花名册上的是自己,如果姓名能与清华大学并列出现,那该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

我愿倾尽青春所有的运气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勇气去换取这样的时刻,我足够虔诚,梦想怎会辜负我。没有人知道我的野心,我小心收藏好它,只为等待三年之后荣登榜单。

高一的学习任务是庞大的,我什么都想多学一些,因为我觉得自己每一科都弱爆了,大概差生要奋进的故事就如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一般,觉得一切都是崭新的,陌生的。虽好奇想极力了解却又怯生生地怕一个不小心就闹出了笑话。

英语是最注重基础的学科,可想而知我的基础有多么惨不忍睹,初中三年记住的单词量大概不到200个,语法更是一窍不通。高一第一次英语考试,我考了25分,成了班里最大的笑话,连总分倒数第一名的同学都考了70分。英语老师拿着我满页红叉号的试卷,痛心疾首地说,我是她在这所重点高中带过的有史以来考得“最接地气”的学生,那么多选择题,我都能巧妙地避开正确的答案,这也算是一种天赋,同学们哄堂大笑,我面红耳赤。

上天真是公平,你曾经在别人苦读时逍遥度日虚掷光阴,那些虚掷的光阴,必然会在他日变成沟沟坎坎,让你出丑让你难堪让你跌倒千万遍,方能弥补你曾经年少无知的不以为然。

无论怎样,现实就是如此,我拿着25分的试卷觉得可气又可笑,如果抵达梦想需要100步,那我这25分恐怕连半步都算不上吧。想到此多少有些气馁,但我感激自己天生乐观的性格,每次遭遇失落打击,都能很快自我消化吸收,绝不凄凄惨惨困在情绪里。这一点,在高中三年给了我太多帮助。

既然英语是第一门向我宣战的科目,那我就全身心应战。不到高考那一天我就永远有机会绝处逢生。不就是掌握单词量吗,不就是语法吗,还能比红军10万里长征更艰难吗?我不怕,在通往清华这条路上。我必须要做那个佛来斩佛魔来杀魔的人。

在高中时代,除了强大的内心之外,还要练就一张厚脸皮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痛定思痛之后,我拿着试卷找到了英语老师,想让她帮我补习讲解一下错误的根源在哪里。

我的到来让她十分惊讶。毕竟刚刚批评过我,即使是一个成绩一塌糊涂的末等生,只要你有强烈的求知欲以及积极的态度,没有任何一个老师会把你拒之门外。那天从试卷第一题一直到最后一题,老师给我讲的每一条重点我都认真记在心里记在笔记本上。最后,她很欣慰地又在笔记本上为我列出了一排学习英语的计划和方法。

这对我来说不亚于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如获至宝地兴奋,让我觉得那一天的校园在夕阳的余晖里安静而美好,我仿佛听到了英语的大门为我打开的声响,不用徘徊在大门之外,更不用疯狂地pounding on stones。

我首要的任务还是要增加单词积累量,把《英语词汇大全》放在枕边,每天睡前翻两页,每天早晨翻两页,教室里的《高中英语词汇大全》只在做其他科目的题做到困乏的时候才翻出来看。时间久了,睡前不翻一下单词书,就总觉得一天没有结束,做题累了,自然而然的就从书桌里掏出单词书,养成一个习惯并坚持下来,久而久之,成效就慢慢地显现出来了。

从最初贫瘠的词汇量到最后能浏览课文,从不知语法为何物到听读诵,高一下学期的时候,我的英语终于能摆脱不及格的标签,150分的试卷我已经能考到100分了,在学霸眼里,这根本不值一提,但于我而言,真的很满足。

相对于英语的艰难,其他科目都还不至于这么惨,至少能保证及格。文理分科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理科,尽管知道理科这条路更艰难,学起来更吃力,但与此同时,我又特别相信接下来这两年的时间,自己能够迎难而上,过五关斩六将,闯出一条大道来。

高二的学习比高一紧凑了太多,很多知识点来了个360度的大转弯,这让根基不稳的我有些手忙脚乱,第一次摸底考试又灰溜溜地败北了。450分的总成绩数学只考了72分。我有些不敢相信,数学是我手里最有底气的王牌,不知为何到了高二就突然与我翻了脸。错的题都集中在试卷后半部分的高分题上,看得人触目惊心。

我们班不乏数学考满分的学霸。课后我跑去借了一张满分试卷进行错题对照,在那些丢分的大题中,分析解题思路的不同,找准原因,默记公式强加练习。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细心。数学这门学科容不得半点含糊,认真且步骤精细的演算才能有指望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高二是我学习最踏实的一年,也是进步最快的一年,我是真正沉下心在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从来不曾分过心。尽管如此,班级前二十名依然与我无关。我徘徊在中等水平的成绩不被关注也不被打击,老师为我定的冲刺目标是二本院校。我知道,这确实是我当下的水平。但我不愿意服输,不愿意高中岁月一直就这么悄无声息,更不愿意把梦想做成了白日梦。

我带着能考取二本院校的成绩迈进了高三,成王败寇也就只有这一年时光了。高三的几轮复习都是随着老师的安排走,晚上10点自习结束,大家会主动的再开一个小时的“小灶”,强化一下薄弱科目。

那个时候高三已经不叫高三了,它被我们称为“考试年”,总有一种“一辈子的试卷都在高三做完了”的错觉,不但如此,每一张试卷似乎都决定了未来的走向,让人不敢怠慢。

三年昼夜不息的努力,一朝考场分胜负,每个人都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淡定从容,其实又有谁能做到内心风平浪静呢?我不能,我还是紧张了,领取试卷的手有些颤抖,脑海快速倒带了这三年的不甘平凡奋发上进,初中老师那句“我都敢赌你考清华”在耳边清晰回放。我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深吸一口气,重重地写下了考号、姓名。

其实我一直都知道这世上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哪怕赌上了青春所有的幸运。但我不怕,因为我拿出了所有的努力去拼,我本可以安于现状,我本可以过得轻松,但我偏要与梦想较量,切断自己所有退路,背水一战,也要做励志少年。

紧张也好,担忧也罢,高考落幕,再也不会有人“考清华”这件事当成是我口出狂言,有人失利痛哭,有人如愿以偿,我很幸运成了他们当中那个名不见经传的清华人。那年的光荣榜上,实现梦想的我,站在青春里,笑得真帅!

猜你喜欢

清华科目高三
注重积累,总结方法,当初的中等生也能逆袭进清华
Notes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孙清华作品
高三·共鸣篇
高考“新科目”
试论清华简《系年》中的“周亡”及相关问题
我把高三写成诗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