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教学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

2019-08-18王福永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水蒸气思维能力科学

王福永

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扩大学生知识的广度,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增强学生的内在修养。良好科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对小学生至关重要,它将为后继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当前的小学科学课程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突出“讲”的作用,而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通常以演示性实验为主,学生缺少实际动手的机会,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同时学生也不能将已学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不能解决遇到的生活实际问题。

(二)学生在整体认知上对科学课的学习不重视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多以语文、数学为主要课程来学习,却将科学课程自觉不自觉地看成了实践课程,无论是课时安排还是学科的考核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边缘化情况,得不到教师、学生的重视。再加上教师对这门课程抱有相对轻松的教学心态,造成教师在备课、教学和实验活动中都不能有效地进行,导致了科学课程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造成学生不能够在科学课堂上全心地投入,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方法指导,重视观察实验,注重学生经验积累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感性认知占据了学生思维活动的主要部分,因此在进行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方法和观察能力的指导,应该逐步积累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进而促进学生科学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水结冰了、冰融化了这些内容时,由于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通过生活实践就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理解与认知。不难看出,通过生活实践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引领学生由“经验认识”向“科学认识”转化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典型科学活动,提高学生对科学的懵懂认识,实现学生由“经验认识”向“科学认识”的转变,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讲解《水和水蒸气》这一部分内容时,有的学生就会提出:“将热水放在透明的玻璃杯里,过了一会儿,发现杯子的壁上有很多小水滴,为什么呢?”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做一做這个实验,发现杯壁上确实有很多小水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进行“水的水蒸气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由于受热由液态向气态转化,当温度降低时又凝结成水滴的变化,并通过观察倒在杯子里的水和水蒸气,认识到水的蒸发形成了水蒸气,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水和水蒸气的认识 。

(三)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运用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科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讲解了《种子变成了幼苗》单元后,学生已具备植物生长、繁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已初步具备粗浅的观察能力。这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种植一些白菜、青菜、黄豆等植物,观察这些植物的成长过程并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到了这些植物的变化,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挖掘问题探究的内涵,培养抗干扰能力

对事物本质进行挖掘和探究是我们科学思维的一种具体表现,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具有探究性的材料。第一节课:因材料的问题,学生得出“轻的物体沉,重的物体浮”的结论。第二节课:针对这种情况调整材料结构,学生在进一步的探究中,发现第一节课的结论错了。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经历分析归纳、问题反思、调整新实践、得出新结论的过程,不知不觉中锻炼了思维深刻性的品质。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所选用的教学方式应该达到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效果的要求。同时,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日常的学习中,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养成科学的习惯,多接触教科书以外的刊物,逐步积累科学经验。

猜你喜欢

水蒸气思维能力科学
藏在空气里的水蒸气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