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创意学习视域下的文本解读策略

2019-08-18王建刚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课文文本文章

王建刚

文本解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学生能否进行的深度创意学习。离开了教师正确、丰厚、个性的解读,阅读教学将索然无味。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不重视深度的文本解读,琢磨好文本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面对文本解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集腋成裘——读“厚”文本

一篇课文,看似寥寥千百字,内涵却包容万千,这需要我们通过多角度的阅读遨游于文本,不断深入文本,挖掘文本的深度,切实读出文章的“厚”度。从“薄”到“厚”,是教师对文本逐步把握,解读能力逐渐提高的过程。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解读:

1.从知识角度看,文本承载了许多知识,而学生必须能够记住它。对于科普性课文而言,着重其知识性尤为重要,我们应善于抓住其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来感知、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达到读文本、明知识的效果。例如课文《秦兵马俑》,文本开始抓住第一句“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这一总起句,结尾概括好总结句“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作为知识性的课文,这两句话必须记住并且背下来,只有背下来才能成为自己拥有的知识。

2.从拓展角度看,文本作为教材,有其特定的教学现实性和目的性,往往篇幅有限而又进行适当的加工,而这样往往在不经意间削弱了文章的整体表现效果。所以教师有必要在内容上对文本进行拓展,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提升精神感染力。

课文《大江保卫战》需要拓展补充的两个材料:一是“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教师需要补充感人的故事,比如抗洪英雄李向群的故事。二是需要补充的是关于营救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和六岁的小江珊的故事,课文只是以一句话带过,需要补充。由于课文所描述的暴雨、决堤与学生的生活背景比较远,通过视频展现当时的“暴雨”“告急”场景,能够迅速使学生进入文本情境。当然,如果能播放李向群营救老师和孩子的影像片段,辅以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效果一定更棒!

3.从训练角度看,文本的解读是老师、学生、文本三者的交互,是教师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从教材中“淘出”宝贵的施教因素的过程。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训练设计,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深入到文本的内涵中去。《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中,课文通过父子之间的对话来展示遵守规则的主题。解读过程中,我们可以紧紧抓住对话这一线索,采用开放式的语言填充训练,把文章的整条主线进行串联,不仅训练学生理解文本、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领悟。

4.从写作角度看,必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获得基本的写作知识。写,是阅读内化的语言,写法的模仿、迁移和创造。学生学习语言,需要大量的、有意识的模仿和迁移,即通常所谓的仿写,教师作为文本解读的主导者,应该在文本解读中穿插写作仿写。借“写”叩问文本,进入语境和文本对话。《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从文中萨沙的话里提取出的一个课题,以话立题,很好地彰显了文章的主旨。从原文关键句中提炼出一个主题,得到一个题目,这是一种很好的取题目的方法,这种手法很值得教师在文本解读中发掘,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像这类写作知识,教师应敏感地从文本中提取。

二、抽丝剥茧——读“薄”文本

文本教学还得从“厚”到“薄”,也就是“深入”转化为“浅出”,从“丰厚”的解读到学生能接受的“简易”的文本开发。在实际教学中,要着重以下三个“切合”。

1.切合儿童的思维。正确的文本解读应该从文本的语言特点出发,以学生自身的思维特性为基点,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和思考过程中生成个性化的形象。

《维生素C的故事》中描写哥伦布返航靠近孤岛的一段话,如何借此培养切合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呢?一读,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浮现此刻相见的画面,感受到人物此刻的心跳。再读,再次体会“狂奔”行为后的“狂喜”“这不是那些船员吗?他们还活着”话语后的“惊喜”。而这不正是维生素C被发现的契机吗?为了强化这种形象感,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将这样的情景用语言复述,既锻炼了学生思维组织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形象的印刻。

2.切合儿童的生活。儿童的年龄和阅历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超越自己的生活去体悟其他人的生活。我们这里地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欢畅的河流随处可见,一个优秀的教师就是要从文本和儿童出发,拉近儿童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一次不经意的体验,达到亲近文本的目的。以《水》为例,大热天,学生满头大汗,很渴。这个时候,没有水,没有一点水,会是什么感觉?这样,他们自然就能够深刻理解文中描述的是多么缺水的状况,同时,对作者之于水的那份特殊的珍惜之情也能感同身受。

3.切合儿童的情感。孩子是天生的诗人,他们与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玩具的对话,常常就是一首童话诗。对于成人来说,这种对话似乎无聊而无意义,其实那是孩子诗意的语言,是孩子用创造在行走。《灰椋鸟》一文中关于鸟儿归林后的描写,教师可以学生的情感为切入点,引导他们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感受:文中的灰椋鸟是和人一样有情感的,有母子之亲情,有伙伴之友情,它们互相交流,急切呼唤……用儿童自己的情感认识一个有情有义的鸟的家族。这种生命的情感强烈地使学生自我感染,真正打动了他们的心灵。

三、拨云见日——读“透”文本

站在学生本位的角度,立于文本整体的高度再读教材,揣摩自己的阅读过程,体察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得到更好的归统,是读“透”文本的关键。

1.抓细节,重品读

品词。品词就是要慢慢地读,注重细节的挖掘。在细读慢嚼中品味、赏玩、沉淀,读出语言的韵律、美感、意境。像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的“发愤”乃此“发愤”而非彼“发奋”,是源于文中的“愤”字内含着“悲愤”,内含着“愤懑”。这与课文中的“把个人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的“埋”字相照应。司马迁的爆发必然是在写完《史记》后,他是为《史记》活下来的,也是为“发愤”活下来的。

品矛盾。有了品词和品句的基础,我们便要关注文章的故事情节,倾听文本中发出的细微声响,从缝隙中、从矛盾中品味,就能读出文章的意蕴。课文《海伦·凯勒》不过千把字,很难仔细深入地描述其中的艰辛,必然削弱文章的精神感染力。我们解读文本,可以紧紧抓住其生活遭遇和取得巨大成就的反差,看似矛盾却震撼之处,也就是文本的主题——不向命运屈服,走入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使内心产生真正的激荡。

品空白。好的文章如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境动动笔,创造性地弥补课文空白。比如课文《螳螂捕蝉》写一位少年劝说吴王,拿着弯弓接连在王宫花园里转了三个早晨才觅得机会,碰到吴王。花园里此时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老师让学生以写台词的形式补一补,在学生表演时做旁白用。结果学生写得有目的,十分成功。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更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透彻理解。

2.抓联系,重悟读

前后联系。联系上下文是最重要的小学语文学习方法。教师解读文本,联系跨度有多大,程度就有多深。《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中就有这样的呼应。第一节里有“天气闷热”这个短语,与后文“突然雷声大作,先是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遥相呼应。在呼应上,这篇文章是很刻意的,这对我们联系上下文解读文本、教学写作方法很有启迪。

背景联系。作家在文本中的表达常常是隱晦而含蓄的,因此只有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文章的时代背景,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意图。初读《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作者用简练的笔法勾勒出爱因斯坦的特征,学生们肯定都以为这仅是个不会打理自己、做事糊涂的小老头。解读文本时,我们应联系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从他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出发进行理解,这样才能使一个有血有肉、热爱科学、和蔼可亲的伟大科学家形象真正跃入学生心中;当学生们了解到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受老师和同学唾弃厌恶的孩子,正是由于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取得如此成就时,他们内心必然升腾起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或许比文章本生的教学更重要。

文本解读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教师、学生、文本的联动,相互共享彼此解读文本的喜悦和情感体验。同时,还应充分尊重文本解读的多元性,教师和学生要一起创造性地解读文本,才能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学习。

猜你喜欢

课文文本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