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庄记忆
2019-08-18袁光熙
1968年12月22日,一条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传遍大江南北。云南省下关市(现与大理县合并,改称大理市)下关中学一千多名学生中的绝大多数,立即自动到派出所,办理了户籍迁移手续,打点行装,奔赴农村。1969年1月19日,在下关灯光球场召开了隆重的欢送大会。欢送会进行得热烈有序,天气虽然寒冷,但会场气氛浓烈,情绪激昂,口号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在军宣队的指挥下,大家背着行李,整队出发,步行前往60多公里外的宾川,几天后,我们被分到各个生产队,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落户余家庄
下生产队前的几天里,分配方案成了所有学生最为关注的焦点。宾川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有的生产队每十个工分能分一元多,有的只有两、三毛钱。分到不同的地区,生产生活和收入大不相同,因此每个人都希望分到条件较好的地方。
这天下午,分配方案完成,各生产队的马车齐聚县城,在宣布分配名单的同时,即刻将分配到本队的知青拉走。刚打点好行装,同班同学西泉找到我,说他表哥在本县当工作队,与公社大队的领导较为熟悉,可以把和他几个要好的同学安排到离县城较近,条件较好的地方,约我与他同行。我一向对西泉精明能干、讲义气、顾朋友的性格十分钦佩,这样的好事更何乐不为。于是向身边同学交代一番后,便随西泉离开县城牛井,找到他表哥,沿着一条弯曲的小道,穿田野,过村寨,趟河水,向东北方向走去。
这一带是宾川较为富饶的地区,宽广的坝子,平整的农田,涓涓的清泉,一座座村庄隐映在浓密的树丛中,风景如画。我不由得喜欢上了这块土地,却不知哪里是我们的容身之地。
步行六公里,远处一座小山把坝子一分两半,南边是牛井坝,北边是力角坝。我们的目的地——余家庄就位于牛井坝北端,与力角坝的分界处。这是一个秀美的村庄,房屋虽然破旧,但绿树环绕,一个个龙潭涌出清澈的泉水。四周是宽广的农田,村的南北各有一个水塘,像两颗明珠镶嵌在村庄两旁。余家庄属于东风公社幸福大队,分九队、十队两个生产队。有趣的是名为余家庄,但全村近百户人家,却没有一个姓余的。工分值约5毛至7毛,在宾川属于中上水平。村庄离县城不远,交通便利,通往永胜的公路,从村子东边不远处经过,一条土路从公路斜插出去,通往东山,连接着山区的平川、古底、拉乌、钟英等乡镇。我们很快喜欢上了这个村庄,决定在这里落户。
离开余家庄,走到大队所在的罗官营,天色尚明,在这我们遇到原来是同校的同学,今天下午刚刚被马车接到罗官营来的。分开不到半天,仿佛分离了几年,异地相逢,分外亲热。可惜我们有事在身,只得寒暄几句,便匆匆告辞。
离开大队,天已尽黑,空中升起一轮皎洁的明月,给大地披上了银色的盛装,把弯曲崎岖的田间小道照得清晰可见。天上,璀璨的星星如同一颗颗耀眼的宝石镶嵌在头顶的巨幕中。远处群山朦胧,近处村寨闪光,四野幽静,田园飘香,竹林似雾,宛若仙境。兴奋的心情,绝美的景致,使我有一种如诗如梦的感觉,脚下轻飘飘地,似乎在腾云驾雾。已经走了不少路,却毫无倦意,真想一直这样走下去。
穿过烂泥村,前面是一个大水库,宽大的围埂上,高大的树木像一座小山,又像一道高墙。围坝间的小道幽深神秘,清澈的水面银光闪闪,附近村庄的灯火时隐时现,我深深地沉醉了。突然水面上传来了亲切的家乡口音,定睛一看,原来又是几名知青在月光下的水库里游泳。我猛然意识到,一千多名下关知青已经像撒葱花一样,遍布在宾川的每一个角落。今后我行走在这片土地上,绝不会寂寞,更不会孤独。就像在我的家乡下关一样,处处有同学,处处有朋友。
果然,在沿路的仁和村、政通营、马粪田、白羊村、李相庄,都遇到了出来遛弯的知青。他们或行走在月光下,或围坐在水塘边,或站立在树荫下,或突然从幽深的小巷里窜出。陌生的环境与熟悉的身影相互融合,模糊的视觉与清晰影像交替出现,这不但让我感到惊喜,更加深了我梦幻的感觉,给我留下了終身难忘的记忆。
在公社备了案,谢别西泉的表哥,我和西泉踏着月光,迎着微风,返回县城。往日拥挤热闹的住地,已人去楼空,只剩下很少的几个人。他们告诉我,下午宣布分配名单,生产队来接人的时候,球场上乱成一团,许多同学都哭了。有的好朋友被分在两地,死活不愿分开,连亲兄弟姐妹也不能分在一起,我的二弟榆分到广庄,而我则被分到相对边远贫瘠的力角。我感到十分庆幸,由于西泉的关照和他表哥的帮助,我调到了一个相对较好的村庄。
第二天,生产队的会计陈万春驾着马车来接我们了。一辆马车载着9名知青和全部行李,从公路进入余家庄。我、云鹤及两个女生分到十队,其余五人在九队。晚饭后,陈家院子里走进两个三十来岁的庄稼汉子。二人身材不高,略显瘦削,但朴实中透露出精明,热情中隐含着无奈。这是十队的队长刘朝汉和保管员朱罗中,他们是来接我们到他队里去的。
来到村庄的北边,十队的所在地,队长首先给我们安排了食宿。我和云鹤住副队长袁鹏家,我在袁鹏家吃饭,云鹤到会计杨能家吃,两个女生吃住都在村民冯光彩家。接着保管员给我们每人借了三块床板,我和云鹤抬到袁鹏家,袁鹏找来几根树枝,搭成四个架子,摆在堂屋中,把木板往上一放,行李一铺,其他东西往床底下一塞,就安下家了。
刚刚安顿下来,就有人来通知,马上到晒场开大会。我们不敢怠慢,立即赶往晒场。晒场旁边有一间不大的房间,上书文化室几个大字,一盏汽灯把房间照得通明透亮,这是余家庄夜间最明亮的灯光,生产队的会议大多在这里举行。
文化室挤得满满的,知青的到来是全队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新鲜事,村民们兴致都很高,人到得比较齐。男人叼着烟锅,女人纳着鞋底,年轻人唧唧喳喳,孩子们流着鼻涕,嬉笑打闹。会议开始,队长一声咳嗽,全场立刻安静下来。他高举红色塑料皮的《毛主席语录》,表情庄重严肃地说:“首先让我们怀着无比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然后带领大家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歌声整齐嘹亮,看得出这首歌他们已经唱过多次,熟得不能再熟了。接着再宣读了几段最高指示,才转入正题,说今天的会议主要是欢迎到我队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他讲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重要意义,特别强调了“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要求本队的贫下中农一定要关心爱护和帮助知识青年。刘朝汉队长的话讲得自然流畅,入情入理,令我倍感温暖,也深受鼓舞。我想不到这个不起眼的农村基层干部,竟有如此之高的政策水平和良好口才,今后在他的领导下生活劳动,实在又是一种幸运。在几个村民发言之后,我代表知青讲话,我首先表达了我们坚决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的广阔天地里,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的态度,对余家庄十队的贫下中农给予我们的接纳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表示了我们一定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不怕苦不怕累,认真改造思想,把自己培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决心。之后其他队干部讲话,队长又安排了第二天的工作,直至晚上十一点多钟,会议才结束。
躺在简陋的床上,听着里屋袁鹏一家响亮的鼾声,我迟迟没有入睡。虽然一切进行得异乎寻常地顺利,我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安身之地,但我不知道我要在这里生活到什么时候,不知道今后的前途命运如何,不知道还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考验。我只知道,我面临的将是艰苦的劳动和艰难的处境,我将告别过去,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我的知青之路就此开始了。
知青第一天
清晨,东方刚露出一丝鱼肚白,出工的钟声就回荡在余家庄上空。我们和其他知青从睡梦中惊醒,立刻翻身下床,拿着劳动工具到水塘边集合,满怀激情,参加劳动,开始了第一天的知青生活。
队长刘朝汉一手拿锄头,一手紧握一杆红旗,早早站立在塘边。见我们到来,特意问了一句:“红宝书给有带来?”我们没想到出工还要带《毛主席语录》,来不及答话,连忙跑回住处,找出一直带在身边的小红书,连滚带爬地赶了过来。这时村民已基本到齐,果然每人兜里都揣着一本红色塑料皮的《毛主席语录》,有的还举着一块块制作精美、规范的木牌,上面写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毛主席语录。
“走咯!”队长一声令下,高举红旗,走在最前端。众人抗着锄头,举着语录牌,紧随其后。来到田间,插好红旗,放好语录牌,队长把手一挥,包括袁鹏十二岁的儿子小瑞林在内,四十多个男女老幼一字排开,挥舞锄头,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坚硬的泥土,在锄头的猛力打击下,被迫破碎,四散开来。这热烈的劳动场景似乎只有在电影中才会出现,想不到我竟亲身经历了,不由得热血沸腾,和众人一样,把锄头高高举起,奋力砸下,努力干了起来。
这天的劳动任务是打土垡,就是把犁起来的土打碎,好种植棉花。这活看似简单,实则累人。余家庄的土是黏性土,干后又硬又粘,锄头砸下去,常常被反弹起来,一块土要好几下才能打碎,因此特别伤手。环顾四周,我感到有些奇怪,明明劳动力有强有弱,特别是几个知青速度明显不如其他村民,但队伍始终成一条直线,分不出前后快慢。仔细一看,原来大家都很“自觉”,相互“照顾”,打得快的就放慢节奏,或打轻一点,打得慢的则不甘落后,尽量加快速度,追赶上来。
好不容易等到休息时间,我刚想走开,找个地方躺一下,发现大家不但没有散开,反而围坐在一起,拿出《毛主席语录》本,原来休息时间要先学习毛主席著作。队长让大家翻开语录本的某页,领大家读了几段,然后结合本队的情况,讲解几句,再从怀里掏出“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要我给大家念。看得出这些语录和老三篇他们不知已经学过多少遍了,有些都已经背得了,现在再学依然是那样认真,那样虔诚。
收工的时间终于到了,拖着疲惫的身躯,我回到袁鹏家。他妻子已做好了早饭,虽然又累又饿,我还是抓紧时间洗脸漱口。袁鹏和他的儿子小瑞林奇怪地看看我,他们好像饿了很久,坐下迫不及待地即想动筷。因为他们从不漱口,最多用大拇指沾点水,在牙齿上抹几下,脚脸要到临睡前才洗。在他们看来,如果都像我这样,每次收工回来都要洗脸漱口,实在太麻烦了。
早饭的菜很是简单,一大碗清水萝卜,无油无盐。好在旁边有碗蘸水,里面放了点干辣子面和盐巴。打开盛饭的甑盖,甑子里红彤彤的一片,不知是什么东西,吃到嘴里才知道是红薯面。我历来不喜欢这种甜蜜兮兮的东西,但肚子太饿,只好不管味道如何,先填进肚子再说。
添第三碗饭,甑子里的颜色又变了,变成了黄色,那是包谷面饭。平时米饭里掺点包谷面,我都不喜欢吃,但比刚刚吃的红薯面,总算强多了,又连吃三碗。等我吃飽了肚子,抹抹嘴要走开的时候,甑子里的颜色再次发生变化,变成了白花花的大米饭。我馋得直流口水,很想尝上几口,可肚子不争气,实在装不下了,只得遗憾地离开。
这顿饭让我用自己的切身体验见识了农村的贫困和生活的艰难。
早饭后稍事休息,再次出工。这时晴空万里,烈日高照,气温急剧上升。宾川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常年干旱少雨,即使在冬天,中午温度也很高。大家高举锄头,狠狠砸向泥土,一个个挥汗如雨,每砸一下,尘土飞扬,眯得眼都睁不开,泥土和汗水裹在一起,粘在身上,又累又难受。我算是真切地体验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滋味。
为了不被拉下,我还不得不时时加大动作的频率,加重手上的力度,以在最短的时间,砸最多的次数,获得最快的进度。烈日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很快榨干了我身体中的水分,把它变成汗水挥发到空气中,流淌到地面上,我感到又渴又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我感觉头脑快要炸开,嘴唇已经干裂,迫切需要饮水。但还不到休息时间,只得再次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好不容易熬到了中间休息,可我还不能走,还有雷打不动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大事。在用几乎冒烟的嘴艰难地读完了老三篇之后,我飞奔到远处的小沟里,不管沟水是否浑浊,也不管其中有什么小动物,趴在地上,一阵狂饮。水穿过喉咙,进入腹中,感到无比畅快,无比甜美,任何琼浆玉露,山珍海味也不过如此。
水是生命之源,补充了水分,我精神和体力恢复了,又返身投入到艰苦的劳动中。
终于收工了,这下我无心洗漱,直奔饭桌。晌午的饭还是早上的“三色饭”,菜倒有了点变化,没了清水萝卜,换了一碗不知名的菜,黑乎乎的,上面有不少白色的泡沫,闻起来怪怪的。袁鹏告诉我这是用棉花籽油炒的野菜。对此我已经顾不上了,管他什么味道,能填饱肚子就行。饭桌上我留了个心眼,没有像早上吃得那样快,否则又吃不上米饭了。吃了一碗红薯面,一碗包谷面,很快白米饭就要露出来了。突然袁鹏两岁多的小女儿要拉屎,懒得出去,就蹲在饭桌旁拉。一泡稀屎落地,满屋臭气熏天。袁鹏一家毫不在意,照样吃得津津有味。我感到一阵恶心,食欲全无,我再也吃不下去了,站起来说:“我吃饱了。”袁鹏不安地看了我一眼,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连忙厉声呵斥孩子。他妻子关切地说:“晌午饭一定要吃饱。”我只得违心地说:“我吃得快,吃饱了。”
下午的劳动在原地继续进行,还是那样地热,还是那样地累,还是那样一成不变地挥舞锄头,还是那样地汗流满面。对这些村民来说,他们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了,对我们第一次参加劳动的知青则是痛苦的磨炼和艰难的考验。终于两个女知青受不了了,她们向队长提出,身体不舒服,要到公社医院去看病。队长心里有数,爽快地答应了。两人长舒了一口气,把锄头一丢,匆匆离去。
开会过程中,饥饿搅得我坐立不安。会前我喝了两大碗水,想敷衍一下肚子,可是它毫不上当,愤怒地发动了疯狂的报复。直到筋疲力尽地躺到床上,深沉的倦意终于压制了肠胃的抗议,我好不容易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突然,睡梦中的我被人轻轻推醒,我火冒三丈,正想发作,睁眼一看,竟然是袁鹏。他一手端着煤油灯,一手放在嘴边,做了个不要作声的手势,示意我悄悄起来。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极不情愿地翻身起床,跟他走进厨房,只见灶台上放着一只锣锅,旁边摆着一小碟咸菜。掀开锅盖,一股熟悉的米饭香气扑鼻而来,馋得我口水直流,稍稍压下的饥饿感上升到顶点。袁鹏边给我盛饭边说:“我晓得你晌午没有吃饱,晚上想给你做,又怕……只好等她们睡了,再做给你。”一股暖流在我的心头涌出,迅速流遍全身,先前对袁鹏的若干不满烟消云散,只剩下兴奋和感激。这锅饭全是雪白的大米,沿锅边还淋上了宝贵的香油,使锅巴金黄闪亮,又香又脆,真可谓色香味俱全。再加上饥饿这个最好的调味品,这顿饭我犹如出席最高等级的国宴,仿佛参加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吃得美味无比,吃得酣畅淋漓,吃得心满意足,吃得回味无穷。
歌 声
从家乡下关到宾川余家庄插队落户已经半年多了,我们已经渐渐习惯了这种日未出而作,日落尚未息的生活方式,习惯了艰辛的体力劳动和艰苦贫困的生活,甚至有些麻木了。日复一日,没有希望,缺少欢乐,不知何时才是个尽头。
然而小石的出现,却给我们余家庄的知青户带来了歌声和欢乐,使我们枯燥的知青生活发生了巨变。当时,我们已经各自从农户家里搬出来,统一住到集体户的住所。这是全村最大的四合院,南边的一方房子,楼上一大间,楼下两小间,外加一个厨房。楼上7个女同学住,并兼做仓库。楼下靠里的一间,不到十平方米,4个男生住。外面一间是我们的饭厅、客厅和公共活动场所。院心是我们合煤饼、晾晒衣物,为村民理发的地方。院外的空地上有我们自己修建的厕所和猪圈。男生住的房间,原来只有一个巴掌大的窗户,隔墙摇摇欲坠。是我们自己动手,开出了明亮的窗户,重砌了位置合理的隔墙。四张床沿墙摆放,中间只有不足两平方米的空间。各人的物品都只能放在床下。现在看来是何等简陋拥挤,但当时,它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温馨的栖息之地。
外间是我们活动最多的地方,遇到不开会的夜晚,我们常聚集在这里,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边做家务边愉快地谈天说笑。外间的门,平时立着为我们看家护院,吃饭时则躺下,为我们摆汤上菜,身兼数职,无怨无悔。厨房的灶是我们自己砌的,既可以烧煤饼,又可以烧煤球,在村中独具一格。院外的厕所也是自己建造的,而且男女分开,在余家庄,只此一家。旁边同样是自己建造的猪圈,为我们养出了一头肥猪,在油水奇缺的年代,补充了适当的营养。杀猪那天,像一个盛大的节日,许多知青前来祝贺,大家放开肚皮,饱餐一顿,一头猪当天就吃掉了四分之一。
余家庄位于力角和东风两个公社的交界处,知青往来,常经过我們这里。只要是知青,不论相识与否,都受到热情的接待。不仅吃饱喝足,睡得好,晚上还要开一个小小的晚会。大家尽情唱歌、跳舞、弹琴、讲故事、说笑话,小小的房间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那天收工回到住处,房间里已等候着两个人,一个是石榴村的知青阿曼,另一个则是陌生的年轻人。阿曼来串户是理所当然的,但另一个人是谁呢?他又来做什么呢?
面对大家疑惑的目光,阿曼一本正经地郑重介绍:“这是我的朋友小石,印尼华侨,著名歌手。”小石也礼貌地微笑着对大家说:“你们好,很高兴到你们这儿来玩。”
看到小石一米七五左右的身高,匀称的身材,细腻红润的皮肤,一头浓密黝黑的卷发,英俊的相貌,活脱脱一个标准的美男子。再加上潇洒的风度,一口流利纯正的普通话,不要说女知青,连我们男知青的眼睛都看直了。天!真不知阿曼从哪里搞来这么一个“尤物”。
余家庄有11名知青,四男七女。精明干练,很有威信的西泉,像一位一言九鼎的家长,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有一名知青值班,负责全部家务,大家一收工,就可吃到简单但热气腾腾的饭菜。今天又有“贵客”来临,值班的知青特意加了几个菜,于是大家卸下门板,作为饭桌,凳子不够,把锄头把横过来,搭在土基上做凳子,高高兴兴围坐在一起,饱餐一顿。
饭后,男知青点上8分钱一包的等外烟,女知青迅速收拾好碗筷,兴致勃勃地等着欣赏小石这位“著名歌手”的风采。
小石毫不推辞,更不扭捏作态,连喉咙都不清,张口便唱。
歌声从他口中飞出,屋子里立刻鸦雀无声,洪亮的声音,优美的音乐,高超的演唱艺术,紧紧抓住了每个人的心。一首歌唱完,立即响起一阵发自内心的赞叹和热烈的掌声。小石满怀激情,唱完一首,马上又来一首,似乎永远唱不完,永远不会疲倦。这天晚上,歌声伴着掌声、欢笑声,直至深夜。
他演唱的歌曲多种多样,有爱情歌曲《草原之夜》《芦笙恋歌》《燕子》《康定情歌》;印尼歌曲《宝贝》;欧洲歌曲《洛列莱》《红河谷》《星星索》《再见吧,妈妈》;马来亚歌曲《南洋之恋》;西哈努克亲王写的《亲爱的中国》;印度电影歌曲《流浪者》;朝鲜歌曲《三千里江山》《青山坡下》;越南歌曲《太阳下山了》等。其中唱得最多的是苏联歌曲,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树》《喀秋莎》《列宁山》《三套车》《小路》《在遥远的地方》《顿河上的向日葵》《在贝加尔湖的草原上》等等。甚至还有一首外语演唱的阿尔巴尼亚歌曲《中阿友好万岁》。至今我还记得其中的几句:“夫拉里里尼耶夫,巴夫耶夫赛,夫朗隆都尼衣代,巴布尼西耶”。至于当时流行的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以及《洪湖赤卫队》《冰山上的来客》《刘三姐》等更是毫不费力,信手拈来。
我们之中也有几个爱唱歌的,但只会唱些老歌、革命歌曲、毛主席语录歌。什么《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大海航行靠舵手》《我爱北京天安门》《下定决心,不怕牺牲》之类,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多优美动听、风格各异、具有异国情调的歌曲。再加上他出色的演唱技艺和全身心投入的激情表演,把歌曲的魅力和韵味发挥到了极致,令我们如醉如痴,都听呆了。我们度过了下农村以来最欢乐的一个夜晚。
从此以后,小石成了余家庄的常客,成了我们知青点最受欢迎的人物。我们热情地接待了他,他也给予我们真诚的回报。他不仅继续为大家演唱,还热心地教我们唱歌。
我们学习唱歌的方式及其简单而有效。没有乐谱,也不必一句一句地教,只要听他唱上几遍,再相互跟着哼哼几下,就会唱了。不仅词不会错,连谱都不会跑调。真可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即使和正规音乐学院的学生相比也毫不逊色。毫无音乐细胞,从不在公开场合唱歌的我,在小石和大家的感染之下,竟然也学会了不少歌曲,甚至能用三种不同的嗓音分别演唱革命样板戏《沙家浜》中胡传奎、刁德一、阿庆嫂三个不同的角色,引得大家一阵惊叹或哄堂大笑。现在想来,确实有些可笑,但当时只感到一种精神上的释放和无拘无束的欢乐。到目前为止,我会唱的歌居然几乎全是当年在余家庄,从小石那里学会的。
当时余家庄没有通电,不开会的夜晚,往常我们只能围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或做点家务,或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实在无聊而枯燥。小石到来以后,这样的夜晚变成了一个个歌曲演唱会,变成了解除疲劳,抒发情感,展示才华的舞台,变成了狂欢的时光。他的歌声也在余家庄知青中扎下了根,他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令我终身难忘。这些歌,随着我们串户时到各个知青点演唱,又散布到全县各地,给在艰苦环境和艰辛劳动中苦苦度日的知青们带去了歌声,带去了欢乐。
编辑手记:
1969年1月,下关中学近千名学生,响应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步行到宾川,分配到各个生产队,《余家庄记忆》讲述的就是作者袁光熙当年在余家庄当知青的故事。文章从如何曲折落户余家庄,第一天当知青的劳苦,知青户的歌声这三方面来叙述,以点现面,娓娓道来;作者写得很耐心、细致,对那段已经逝去的岁月记忆犹新,不仅再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情况,也穿插着作者彼时的一些内心感受,展现了他们坚韧、吃苦耐劳的品性,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和对社会进步的永不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