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直播的规范化博弈:市场与法治

2019-08-17崔明巍李飞

法制与社会 2019年36期
关键词:法治

崔明巍 李飞

中圖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2.267

互联网作为人类科学的重大发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集中反映并融合了现实社会的多元现象和价值标准。一方面,科技必然带来现代生活方式的质变,网络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一个与现实生活并存的“平行时空”。另一方面,网络相对来说属于新兴事物,仍然会遵循前进性与曲折性道路的哲学规律和从成长发展到成熟的自然经验。因此,网络本质上是时代发展的积极结果,并被认同和接受成为革命性的现代生活方式。但是,历史刻度下的网络发展必然会有社会阻碍甚至是倒退。在多种因素的催生下,网络直播平台偏离了其本质传媒功能,色情、暴力等涉法内容出现、以直播平台为工具进行背后非法交易的事件频发等这些现象,反映了网络直播的畸形发展,冲击和颠覆了社会的普世价值和道德标准。所以,网络直播的规范化和法治化迫在眉睫,不仅要考虑到传统的立法和执法层面的法律规制,也要考虑到网络直播在市场控制下的现实进程,在市场和法治的博弈中完成网络直播的规范性变革。

一、网络直播概述

网络直播的发展雏形即是以美女主播为内容的视频播送,这种传统模式下网络直播迅速兴起并引人关注的重要原因就是“美女”的噱头。网络直播在各方因素的化合作用下,出现了全民直播的形式。这种形式内容广泛,可以用“泛生活化”一词总结,包括吃饭、健身、唱歌、户外旅行等各式各样的内容。

(一) 概念界定

网络直播这个概念本身属于经济发展或现代科技专业领域的词类,并且更多的是由新闻与传媒等学科进行研究。根据相对权威的中国广播网所给的定义,即网络直播是流媒体技术的高级应用,借助专用系统和宽带网络,通过信号传递观看实时视频等信息。同时研究人员也给出了具体概念,即“广义来说,网络直播吸取和延续了互联网的优势,利用视讯方式进行网上现场直播,将产品展示、对话访谈、网上测评等内容现场发布到互联网上,通过这种途径加强活动现场的推广效果;狭义来说,网络直播是高互动性视频娱乐,这种直播通常是主播利用视频录制工具,在互联网平台上,直播自己唱歌、玩游戏等活动,而受众可以通过弹幕与直播互动交流或通过虚拟礼物进行打赏。” 其中狭义的概念界定,其实就表现为当前的网络直播平台形式。

(二)分类

1.按照直播形式分两种:一种是以主播的活动轨迹为中心,主播扮演主持人的角色,围绕主持人或者某一事情和话题进行闲聊、讨论。一种是以事物、事件为中心的直播,这种直播以实时共享和传输现场情形为主要目的,大多是新闻事件、新鲜事物或大型活动为主要内容。

2.按照直播内容来分可以分为三类:传统的美女秀场、游戏竞技类直播和泛生活化直播。

3.按照直播媒介来分,可以分为文字传输、视频分享和直播平台,这种分类结果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衍生不同形式而界定。

4. 按照信号来源来分,可以分为转播信号和直播信号。

(三)网络直播的效用

1.传媒工具。首先,网络直播是时代和科技的产物,其最原始和最本质的形式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初衷在于革新社会生存和生活方式。其次,网络直播还是一种传媒的角色扮演。其本质内容就是信息的发生和传递。

2. 法治化功能。网络直播作为信息传递的途径,必然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和领域,法治也不例外。

我们以庭审直播形式为例,论证网络直播的法治化功能。在法治维度下,庭审直播作为一种新颖的审判公开形式,集中体现了传媒与司法之间的二元互动。在网络直播中,证据材料得到充分质证、控辩双方真正在可视化的监督下实现平等对抗、定罪量刑公开透明化、当事人各方权利得到充分行使等等,而这些优点的实现与传媒的介入分不开关系。

二、市场催生下网络直播的畸形发育

网络直播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难免会受到资本力量的冲击和市场规律的约束,一旦涉及金钱价值和商业利益,人性就会暴露贪婪的缺点。

(一)直播乱象

事情的整体性必然整合了个体的多样性和特殊性,网络直播的井喷式向前发展,忽略了其横向扩展,即网络直播的过快发展导致过多的追求行业的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没有完全的配套机制来保障飞速发展带来的困境解决办法。因此,网络直播的畸形发育导致整个市场环境受到污染,那些直播乱象像是垃圾一样影响大众对网络直播的社会评价和消费观念。主要表现为,“伪慈善事件”“直播造娃娃、性交易等不雅内容”还包括直播殡仪火花、色情舞蹈等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擦边行为。

(二)机理分析

机理分析是通过对系统内部原因的分析研究,从而找出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1.市场化产生的资本风暴。正如网络直播一样,本身的科技性客观上属于人类工业文明和科学探索的向度,但就像其他产业或领域一样,一旦被资本所感染便让人不寒而栗。然后,随着资本注入而形成的行业格局慢慢成型,资本的稳固导致的就是以其为基础的经营性策略竞争,整个行业内部便开始个体化的野蛮生长。

2.社会失范和心理驱使。按照古典自然法学派的观点,他们先验的认为人基于理性而遵守一定的自然法则,无论人的自然状态是和谐还是战争的。而网络直播的乱象就是社会失范的直接体现。网络直播畸形发展产生的直播乱象就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越轨行为,本身处于成长期的行业特征加上没有正式的规范,零星分散的独立化失去了对社会规范和道德伦理的真诚信仰和崇尚,导致行业缺乏凝聚力和鲜活力。

(三)整治困境

网络直播的未来发展必然需要对直播乱象的清除与整治,但是目前的解决机制尚不能达到此种效果。

1.不可预期性。上文提到,网络直播的井喷式发展,导致直播门槛低,主播职业素养和自我约束程度不同。由于没有前置性的质量把控,随着众多直播主体和直播内容的扩大和丰富,网络直播尤其是内容方面面临着潜在的危险。

2.法律擦边化。许多主播都会通过暴露的衣着、性感的舞蹈等方式获得关注和礼物打赏,一些直播平台甚至签约国外美女主播博得观众消费。这种擦边行为往往让执法陷入困境。

三、市场化背景下的法治监管

网络直播作为现代发展的产物,客观评价其特点为一把双刃剑。对于网络直播的法治监管需要兼顾其自身发展规律和法律层面规则。

(一) 法治监管

网络直播存在的直播乱象实质上就是社会失范的具体体现,对于网络直播的法治监管相对没有具体和专门的法律规定,只是按照其他相关的法律援引和适用。同时,违法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完善的法治监管及时跟进。

1.行政管理。毋庸置疑,政府监管对于网络直播尤其重要,它集中了审批权、执法权和监督权等职能,并且具有基层和广泛的监管力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6条的规定,人民警察应当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卫工作的职责。但是,网络警察的监管范围是互联网整个抽象场域,内容广泛和多变。因此,对于网络直播的监管成本较高,不能面面俱到。

2.行业自律。社会规则体系理论认为,“人类行动者既是社会规则体现的创制者,又是其负载者。” 对于网络直播来说,网络服务者应该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3.社会监督。正如贝克尔所说,“规范的知晓本身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行为,需要有人来揭发越轨行为并引起公众的注意,规范的执行才会成为可能。” 社会群体的力量可以恰如其分的利用,大众的监管是有效的、大范围的,并且实施成本较低,投入与产出比较高。社会监督要有与之配套的完善措施,比如民意表达途径、信息反馈机制等等。

(二)市场与法治的博弈

以网络直播乱象中的女主播案为例,按照我国法律规定,通过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金额达到1万元以上即构成了犯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达到5倍以上25倍以下,则处3-10年有期徒刑。从法律要义的角度而言,对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的网络女主播依法进行惩戒,是对女主播传播网络淫秽物品案的依法查处和惩戒。网络女主播制作传播淫秽视频被依法查处惩戒,是罪有应得。但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网络女主播参与制作了淫秽视频,如果不上传,或者上传后立即被有关网络平台主管单位和监管部门删除,至少不会造成如此恶劣的社会影响。

如果按照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实在难逃传播淫秽制品帮凶的嫌疑,而其审核把关方面的失职失责也是难辞其咎。但是,在资本环境下,市场更多的考量因素是经济价值,人的自私被无限放大。对于网络直播平台来说,他们只是直播媒介并不是直接的涉事主體。按照法理分析,网络直播平台必须承担一定的审查义务和责任承担,而这种义务在利益选择面前被退居其次。因此,二者的平衡与博弈中,合适的契机和中间值是我们所要慎重考虑的,同时也是治理策略的关键。

四、结语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形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独有的影响力,不会压制甚至取代其他任何媒体形式,必将在科技发展与市场需求的交互下呈现独特的传媒发展态势。网络直播乱象是曲折发展的一种形态,考验着其监管力度和规范方式。同时,这种有效的法治监管必须考虑市场化的因素。网络直播处在市场发展的生态环境中,遵循着市场系统内部的运行轨迹和发展规律。对于实现其规范发展的终极目标来说,两种不同的矫正方式即法治规范和市场自我净化,没有正确之分,只有合适之说。因此,市场和法治对于网络直播未来的预期规范发展是并行不背的,兼顾市场规律,在法治的框架中实现网络直播的目标。

注释:

蔡灵.2016-2020年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R].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2016-05-16,第5页.

网络直播之于法治带来的诸多好处不胜枚举,比如加强了对司法法治的社会监督、开拓了新的民意表达途径、创新了政府公开活动的形式等,而笔者所提到的法治化功能主要是指网络直播给法治传播和法治监督带来的诸多便利。

[瑞]汤姆·R·伯恩斯著.结构主义的视野:经济与社会的变迁[M].周长城,等,译.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页.

[美]霍华德·S·贝克尔著.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M].张默雪,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页.

猜你喜欢

法治
在法治护航下实现新飞跃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让“法治”为乡村振兴赋能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安阳:以最严密的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巩固扩大“醉驾入刑”法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