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2019-08-17沈燕琴

新课程·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有效性小学数学

沈燕琴

摘 要:动手操作活动的开设,能在发挥其实践性能的同时,更深化操作的灵便性,也能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让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获得显著提升。主要概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希望能在深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能对数学知识有更好的认知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操作;有效性

數学教学中有效教学不仅要依靠模仿和记忆,更要在牢记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教学有效性的稳步提高。自主探究模式的开设主要是从数学课程教学理念入手,在动手操作中广泛地引入教学模式,在探索学生学习策略的同时,能让一线教师做好灵活应对,进而发挥出教学的实效性。

一、在探索与创造中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对简单的动手操作演示活动给予重视,同时还应当重视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探索性与创造性。不能仅仅让学生通过模仿进行操作,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对数学规律加以深入研究,更好地感知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使学生能够在实践当中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形成学习意识。

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理解数学实践在学习数学知识中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算数的方法进行研究。如23选7这一题目便可以让学生用23根小棒,让学生从中拿走7根。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将会发现,如果从已经分好组的23根小棒中进行拿取那么如果仅从多出来的三根中进行拿取的话,便无法完成任务,因为数量上缺少4根。为了能够完成拿取7根的任务,便需要从其他的拿取方式上下手。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探究过程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总结经验和结论,鼓励学生将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找出最为有效的方法。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公开讲解,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两位数减法的算法推导。通过这样的方式便能够有效发挥数学知识的实践作用,能够鼓励学生进行新知识的探究并锻炼学生思维能力[1]。

二、创设有效操作场景,激发学生的操作热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偏于具体形象化,所以在教学活动开设之际教师需要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兴趣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动性。教师能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数学知识特点进行知识内容的能动性教学引入,这样不但能深化学生的操作能力,更能调动学生的对知识场景的熟悉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将数学知识寄情于快乐学习环境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能在深化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多的认识,进而能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为灵活。

譬如,教学活动中教师为能更好地深化学生的思维意识,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授“长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内容,课前教师要求每位学生自制15个面积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学生在教具的制作过程中能对已有的教具有一定的感知体验,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为学生创设拼图游戏情境,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自己是否喜欢玩游戏,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做拼图游戏,教师鼓励学生准备15个小正方形的拼图,让学生思考这样的拼图能拼出几个长方形。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兴致勃勃地进行拼图活动,也能在积极参与中更好地感知参与的热情度。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激烈性的语言进行汇报,并在激励过程中肯定学生的成绩,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如,教师让学生思考除现有拼接方式是否还有其他合适的拼接方式,这样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时间,甚至能让学生了解到长方形面积和长、宽之间的关系。整节课中学生均处于操作的环境中,手、耳、眼并用的方式,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自动探究意识,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做中学能成为课堂教学的源动力,可以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让课堂教学的能动性获得提升[2]。

三、多元化教学相结合,提高操作实效性

动手操作在数学学习中至关重要,良好的操作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更加熟悉原本陌生的知识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体验。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点的获取。但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动手操作上,而操作过后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记忆与知识体系。没有将动手操作的真正效用发挥出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教师应当重视学生操作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交流。在操作中边做边思考,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操作结束后要展开充分地经验交流,将抽象的数学理论总结出来[3]。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将圆形纸片进行切割,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形状。再设计相关题目和问题,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1)拼接后所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哪些特征出现了什么变化?哪些并没有发生改变?(2)长方形的长宽与圆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能够将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吗?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进行操作观察、思考,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当学生的讨论结束之后,便可以展开班级性的交流,共同研究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最后总结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样的计算环节当中,学生能在动手操作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好的认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方式的使用,意义非凡。实践教学中,通过教学引导的方式,深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以合作交流为主线,能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深度提升,进而能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蒋艳.让动手操作更有效:浅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的有效性[J].长三角(教育),2012(9):29-30.

[2]祝秀琴.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论述[J].学周刊,2017(6):115-116.

[3]朱明权.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的有效性[J]. 新课程学习(上),2012(6):41-42.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有效性小学数学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