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2019-08-17王华宗
王华宗
摘 要:小学生在学校进行思想品德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学生在思想品课上学习的内容会直接影响自己的行为习惯。高效率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会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小学生优秀习惯的养成会直接影响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对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主要讲述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思想品德;教育;有效途径
在小学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是学校实现提升小学生素质教学的主要手段,小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的过程中会直接影响小学生价值观念的改变,进而让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以上叙述的内容,得出的结论就是学生在小学时期的学习阶段,学校必须要重视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以积极观察小学生的思想变化,采用适当的方式实现小学思想品德的高效教学,让小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思想品德教学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意义
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是学校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式。同时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会有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更会反过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1]。
二、提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一)结合生活实际提升教学有效性,培养小学生的优秀行为习惯
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应用设置教学情境的方式,將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提升小学生对自己周围生活的实际感悟,同时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实现小学思想品德课堂的最初教学目标[2]。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思想品德知识点“新年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将教室布置成新年的模样,贴上春联、年画,再准备饺子。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新年的气氛。之后教师可以借助这样的教学环境,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年时候要说“新年好”,可以让小学生在课堂中与同学之间互相说新年好。这有助于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转变角色提升教学有效性,培养小学生的优秀行为习惯
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角色转换的教学模式,会提升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学习成果。同时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培养小学生养成优秀习惯的同时会实现小学思想品德课堂的高效教学[3]。
例如:在教学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知识点“让我们的教室清洁有美丽”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在课堂中转变角色,让小学生扮演“保护环境小天使”为小学生佩戴红袖章,让小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红袖章的创意也是对小学生行为的最终约束,会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以情感为基础提升教学有效性,培养小学生的优秀行为习惯
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重视情感教学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让小学生在大环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小学思品德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情感教学,以小学生对日常事物的认知能力为基础,在思想上引导小学生,帮助小学生树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学习信心,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知识点“鲜艳的红领巾”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重视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为小学生播放视频,让小学生通过对视频的了解知道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增强小学生对红领巾的热爱和珍惜。同时,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举办“入少先队的主题班会”以班会严肃的形式,增强小学生对红领巾的神圣感的感悟。这时候教师再在班级中宣布入少先队的标准,约束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让小学生以少先队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帮助小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学校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最重要的教学目的就是促进小学生优秀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在小学生中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主要目标和终极教学目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一些教学方式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小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形成在生活中的优秀习惯,同时增强小学生对生活的实际感悟,在实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实现培养小学生优秀习惯的目标,实现小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综合进步。
参考文献:
[1]沈艳霞,郭秀莲.关于“互联网+”背景下做好班级德育工作的思考[J].才智,2018(33):74.
[2]卡毛才让.基于“本土化”视角的藏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97-98.
[3]李海亮.基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探讨[J].学周刊,2018(30):60-61.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