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法”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研究
2019-08-17赵博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讨论法”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达到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基于此,从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讨论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则是摆在广大数学老师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数学成绩参差不齐的现状,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广大数学老师立足基础,勤思考,多创新,才能达到数学成绩的整体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多年来,笔者尝试的“讨论法”教学颇见成效。
一、“讨论法”教学的准备
(一)有效组建学习小组
在小组讨论中有效分组极为重要,它关系着小组任务的完成以及学生能力的提升,是基础性的工作,我的分法是根据一次数学考试成绩名次由高到低依次编号,再按十六人方阵纵排横编组,依次类推。以横排四人为一组建立学习小组,编法如下图所示:
(二)课前预习
每节课结束前都要给学生布置预习新课的任务,可以按新课的情况,提出可操作性的要求,这样做的结果是当老师上课时学生都有备而来,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讨论法”教学的过程
(一)老师讲述重点内容
对于适合用来进行小组讨论的问题老师先简单阐明本课内容的基本框架,指明本课时讨论的范围、内容,并把具体的学习任务转换为学生要讨论的问题,指明讨论的方向,使学生易于操作。
(二)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老师精讲结束后,请一至两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到讲台上分别讨论当节课问题,各组分别选一位同学边参加讨论边执笔在黑板上写出本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各小组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讨论。这时老师的任务是:一边了解学生讨论的效果,一边引导学生。老师尽量激发学生敢于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表述自己的见解,同时老师也可参与某一小组的讨论。这样的讨论由于前期的充分准备也就变得比较激烈,在讨论的过程中,使每一组内的优等生无形中起到辅导中等生和后进生的作用,即优等生扮演了“小老师”的角色,起到了“兵教兵”的作用。
三、“讨论法”教学的评价
(一)评价原则
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才是讨论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保障,在评价中,必须遵循“实、活、细、诱”的原则,所谓“实”,是指从问题本身出发,严格遵循数学定理、公式、概念,结合数学思想进行讨论,这是评价的前提;所谓“活”,是指评价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时,尽量做到肯定学生的讨论成果,让学生在讨论中有成就感;所谓“细”,就是针对论题,老师要引导学生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不轻易放过,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所谓“诱”,就是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对关键环节的处理上,教师要多加诱导,使学生在讨论时思维通畅,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评价体系
“讨论法”教学的评价体系,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反馈过程。它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对论题本身、讨论过程、讨论结果等的评价。为了便于说明,附表如下:
當小组讨论达到预期的目的时,老师让小组代表分别发言,按以上评价原则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讨论的结果。然后再留一定时间,让学生回味本节课讨论出的结果以达到巩固讨论成果的目的。
总之,这种教学方法通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收效很大,受益匪浅。它既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群体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是本人之前不成熟的一些做法,不妥之处敬请同仁们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赵博.浅谈“讨论法”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