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索与思考

2019-08-16邹美珍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渗透德育

邹美珍

【摘 要】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完善自我、立足社会和实现理想的基础,因此,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之一,不容忽视。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肩负着提高英语语言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双重责任,在其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德育贯穿于学科教育过程的必要性和目前大学英语课程德育渗透的现状,探索了在英语授课过程中如何加强德育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德育;渗透

一、引言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型人才,知识技能与道德修养缺一不可。根据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由此可见,德育是关系社会发展兴衰成败的关键,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十八大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高技能具备岗位能力要求所需要的技能,更要塑造学生健康的灵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将使得学生终身受益。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英语教學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认识:英语是一门工具语言。这种片面的认识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抹上了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英语的教育教学严重甚至完全倾向于语言技能与知识的传播,总体大致分为听说读写译五个版块。大学英语学科教学方法局限于单词语法、句子结构等语言知识本身,而学习的目的以期末考试和等级考试为导向,教学形式僵硬。这种忽视育人功能的语言教学形式脱离了社会对于当代人才全方位发展的要求,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仅仅重视语言本身的实用性而对其他素质要求并不在意。虽然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有德育渗透的意识,但往往轻描淡写,没有足够重视,不会费心去发掘英语教材的德育素材,没有把德育渗透当成是学科教育的重要责任。部分教师拘泥于英语语言的理论学习,以课文为基础,备课内容完全局限于基本语法点的反复讲解,不仅使得课堂缺乏生气,而且与德育渗透课堂的要求背道而驰。目前这种大学英语德育渗透匮乏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学和学习模式单一导致了教育教学脱离生活,学生学习提不起兴趣和积极性,与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提议背道而驰。更有甚者,少部分教师自身缺乏良好的道德素养,对祖国、社会和生活缺乏信仰信念,崇洋媚外,这一现象导致在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教师无意识地向学生传输负能量,误导学生的价值观,这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值得原谅的。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田敏敏、赵传生,2009)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把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当成是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德育要在学科教育中得以有效渗透,教师首先必须以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为前提,以提高学生文化自信为基础,深入挖掘教学材料中的德育素材,切实把德育贯穿于大学英语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1.加强教师自身道德修养

德育教育要得以有效实施,教师首先应当具备相关知识德育储备和道德修养。根据笔者对于目前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观察,在许多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并没能够对德育加以足够的重视,授课仅限于孤立的学科教育,对于德育的含义和内容没有概念,甚至少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标新立异,传播另类思维,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道德感传输负面影响,与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背道而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既要学识渊博能够将技能授人以渔,又要行为端正,成为值得效仿的模范。加强对德育的重视,教师首先应该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一直致力于自我教育,才能教育好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在学生的生活当中扮演着相对权威的角色,其一言一行都会向学生传达某类信息,灌输某些思想,给学生的成长带来深刻影响。教师的一身正气必然让学生领悟到三观正确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成年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生存条件;而反过来,如果授课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人品、人格和价值观模糊不清,甚至颓废堕落、怨天尤人,学生也势必会受到这些不良习性的影响。因此,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英语语言技能知识,更要以崇高的职业道德、高尚的思想品德、真挚的爱国情感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感染学生,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实施道德教育。此外,对于部分道德观念模糊甚至不正确的思想模式应当加以及时纠正和引导。总之,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是贯彻实施德育教育的前提准备,应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既应当培养学生学习国际文化,拓宽其眼界,又应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尊和自信心,以自己的民族感到自豪。大学是一个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外来文化思潮的引入、英语世界性语言的形成、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给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培养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部分学生崇洋媚外,盲目崇拜西方及其他外来文化,而贬低祖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组织模式。甚至极少数学生愤世嫉俗,过分夸大社会消极现象,上升到对祖国道德观念的全盘否定的层面。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文化自信心,正是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大学英语教学与德育有效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弘扬中华传统本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培养文化自信,热爱自己的祖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教师倡导跨文化交际,鼓励学生用英语作为工具,去了解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既通过英语了解外来文化,又能通过英语去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了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发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教材是知识传输的载体,是组织课堂的基本要素。德育教育的实施必然离不开对于教材中德育素材的挖掘。大学英语教材题材丰富,涉及到人文历史、社会现象、人际关系、家庭婚姻等等,广泛的题材为德育渗透提供的素材,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好每一个素材的机会,以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背景知识为载体,在学科教育中贯穿道德教育。例如,在Time Conscious Americans 这个单元中,通过学习美国人的品质——有时间观念,肯定这一良好的处事品质的同时,引出诸如像“中国人最著名的特质/品质?”的讨论,带领学生探讨中国人的优良品质,学生通过各抒己见,分享观点,总结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再如,在Five Famous Cultural Symbols of Americans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PPT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图片分享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前查阅相关中国文化象征的资料,得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结论,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操。除此之外,在一些家庭、节日等话题的教学题材讲解过程中,教师通过补充介绍西方感恩节、父亲节和母亲节等的一些习俗,组织学生讨论或者以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于父母的感恩。通过这样的教学组织方式,使得学生既了解了西方节日,学到了相关语言文化,又学会了感恩父母,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德。单词和句子结构的学习需要通过举例来熟悉,教师应该的例句的内容进行很好的把控。如:高职国际进阶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一册第二单元中Chinatown in London,这一文章介绍了伦敦唐人街的故事。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此素材来引导学生对祖国文化和中国制造的自信。在这套教材书中,蕴含德育内容的语言素材很多,如:第四单元Different countries, different families—but which is better(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哪一种更好呢?)这样的文章素材不仅强调文化差异、文化交流,同时提供很好的平台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取了解、熟悉中华文化的精髓,彰显文化自信的主题。授课教师充分地利用这些素材,将德育目标具体到每一个单元,再与英语教学活动相结合,寓德于教,润物无声,更有效地发挥英语教学的育人功能。教材中有许多德育素材,教师认真细致去发掘,巧妙利用,就能做到润物细无声,于无形之中渗透道德教育。

4.把德育渗透到授课的整个过程中

首先是备课环节。教师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和习惯,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地备课,精心准备和设计各门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的具体内容,把德育有机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其次是课堂教学。运用英语素材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运用英语素材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运用英语素材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培养健全的人格,宽广的知识视野和国际视野;运用英语素材培训学生的文化自信。此外,课外活动也可以利用起来。授课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有意义的学科技能竞赛以及校外活动,全方面提升自我。最后体现在评价机制。授课教师在课程评价中加入德育考核,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职业观、爱国情怀、意志力和学习动机等,通过这些有效的鞭策机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价值观。

四、结语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书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开展道德教育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也应该在德育的视角下进行展开。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科教育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只有兼顾了“教书”和“育人”,才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德才兼备才能走得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

【參考文献】

[1] 田敏敏. 赵传生.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教文汇,2009(32):175.

[2] 伏春宇.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研究[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1).

[3] 刘倩.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庆: 西南大学,2013.

[4] 钱晓.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研究[J].学理论,2013,( 11).

[5] 申平平. 德育教育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 (8).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渗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