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电一体化课改
2019-08-16汪江贵
汪江贵
【摘 要】今年11份,我有幸去南京参加了课改研讨会,了解到各地的职业院校都在纷纷探讨和尝试职业教育的改革,看到了他们课改后的一些成果,通过经验分享,我初步知道了进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下个学期,机电系供电专业《机电一体化》课程将首次尝试使用课改后的教材。
【关键词】机电;专业课;改革
职业教育教师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教育学生?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有限的基础和接受能力上,能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胜任工作,快速地适应社会,一直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难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全面深入地去了解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明确的目标,明确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其次,明确现阶段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接受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根据他们的情况制定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中等职业院校的培养对象,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基础差及厌学等情况普遍存在,如果再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学,以上的情况依然无法解决,加之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大环境下,情况更有恶化的可能。一般来说,我们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抽象思维能力稍逊,主要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
我08年毕业之后就进入企业工作,在进入企业工作之初非常茫然,觉得什么都懂但做具体的任务时又不知道从何做起,设备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方法是知道的,就是缺乏实际应用的能力,在大学的时候都只注重理论了,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多少提高,这就是眼高手低现象,觉得上学的时候,教授们所教给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工厂的实际情况差的很远,所以,初进企业所有的东西似乎都要进行重新熟悉。
此次,我们使用亚龙公司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教材,是一本在亞龙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上,完成具有一定生产功能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任务,并在完成这写任务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过程的教材。教材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体系,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教材的每个项目中的“工作任务”,让学生明确了做什么和做到什么程度,在每一个工作任务中的相关工作任务中,介绍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让学生明确了做什么和做到什么程度,在每一个工作任务中的相关知识中,介绍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做中学的教材不阐述系统的科学知识,是学生做和学的知道书。
每一个工作任务中的完成工作任务指引,按照组装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工作步骤、安全和技术要求,指引学生明确要求,制定计划,实施工作计划,检查进度与修改工作计划,总结与评价任务完成情况等完成工作任务的各个环节。
在教学方式和方法方面也提出了要求,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教学模式,改作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作用,理论知识由教师提供信息单,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培养了他们自我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过程中,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集中训练为主。
目前我校有10套亚龙YL---235系列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结合在一起进行,根据现有的场地和设备数量,要承担一个班学生教学,有点捉襟见肘,然后就是每个班级人数设置偏多,现在班级的人数设置都在40人以上,因此只能将学生分批次进行实操课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每节课的知识点都通过实际应用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应用环境,演示操作方法,再辅导学生练习。
理论与实习相结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辅导,让学生3-5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学生到公司和企业去参加实践活动。
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利用学校、公司和企业资源,为学生安排岗位培训和训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机电一体化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是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单片机、电力拖动与PLC等课程的综合应用,将上述内容上升到系统的高度进行机电一体化的综合设计与调试,全面提高学生机电一体化综合控制技能,对学生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同时对学生动手能力也有比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电学基础扎实,电力拖动及PLC知识牢固,但作为中职学生来说,要全部学好以上知识很困难,只有一小部分人能达到要求,因此刚开始上课时会比较吃力,除了本课程外,还要教学生其他方面的基础知识。
以上就是我对机电一体化课改的一些看法,虽然还有许多地方不够完善,但课程改革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带着问题出发,慢慢摸索出成功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杨少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