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来看正义问题

2019-08-16刘婧艺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产方式正义

刘婧艺

【摘 要】公平正义问题在今天看来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和本质性的概念。对于公平正义的理解,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视角来进行分析。本文主要是在阅读艾伦·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基础上,对正义问题分别从剩余价值、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剥削理论三个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以期对理解马克思的正义理论有所借鉴意义。

【关键词】正义;资本主义制度;剥削;生产方式

在《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这篇文章中,艾伦·伍德提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存在着一个悖论性的问题:一方面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不公正性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明确地反对蒲鲁东、拉萨尔等社会主义思想家的正义理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是: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虽有种种明显的缺点,但就正义而言,不能算错”,“无论资本主义是什么,它似乎都不是非正义的”。我将从本文作者诸多观点中摘取三个有代表性的对马克思论证的回应。

在分析之前,先看看马克思对于“正义”的理解。马克思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看待正义概念的。首先,马克思是根据正义在特定生产方式中的功能来看待正义概念的。马克思认为正义的交易就是与占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交易,因此,判断一个社会制度是正义的还是不正义的,这取决于对生产方式整体的具体理解,取决于对这个整体及其相关制度之间的关系的正确评价。其次,正义不是人类理性抽象地衡量人类的行为、制度或其他社会事实的标准,并没有适用于任何或所有社会形式的“自然正义”概念或通则。再次,马克思认为行为或制度正义与否主要取决于受历史条件制约的生产方式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只有当它们的内容及其所应用的特定行为是自然地出自这种生产方式,并与这种生产方式具体地相适应,它们才能保持其合理有效性。最后,对于马克思来说,行为或制度的正义不依赖于结果或效果。

针对“依靠资本攫取剩余价值对马克思来说是否是不正义的”这一问题,马克思进行了合理性的论证。在马克思看来,认为剩余价值涉及不平等交换,这种论证的不足之处在于它所使用的“劳动的价值”这一短语。在这里,没有严格的区分“劳动”和“劳动力”。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支付给工人的一般是其劳动力的全部价值。在这个交换过程中,用工资来交换劳动力,这是发生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唯一交换。这是正义的交换,它早在出售生产商品并实现其剩余价值的问题产生之前就已经完成。资本家购买了一个商品(劳动力)并支付了它的全部价值;通过使用和剥削这一商品,他现在创造出一种比原先支付的价值还要大的价值,这个剩余价值就是属于他的。马克思说:“这种情况对买者是一种特别的幸运,对卖者也绝不是不公平。”因此,对资本占有剩余价值就没有包含不平等或不正义的交换。而针对其他人认为用李嘉图的原则来看,资本占有剩余价值对工人而言是不正义的,伍德认为这种论证要建立在两个预设上,针对第一个预设——剩余价值产生于资本对部分劳动价值的占有,对这部分价值而言,工人没有获得任何等价物,这一点上马克思是认可的。而针对第二个预设——每个人的所有权都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因此,每个人都有权占有自己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而对这种价值的任何部分的剥削,都是施加在他身上的不正义行为。而针对第二个假设,伍德认为,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的所有权制度下,“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或产品的权利,而对于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交易的正义性依赖于如下事实,即这些交易来自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并且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整體而言,它们是充分的、适合的。在这里也承认了是资本主义的制度本身决定了资本主义内部剥削的合理性。因此,从资本主义所有权制度的角度来看,资本占有剩余价值并不是一种不正义。

针对“有人认为,通过运用一些与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正义或权利标准,资本主义是可以被斥责为不正义的”这一观点,伍德也提出只能从某种作为永恒法权结构的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视角才能推导出来,但是,马克思的社会观和社会变化观拒绝这样的视角。伍德认为,对马克思来说,正义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概念,所有想把革命实践建立在法权观念基础上的企图都是意识形态的胡言乱语。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也相信),随着阶级社会的终结,在共产主义阶段,社会将不再需要那些容纳“权利”、“正义”等概念的国家机器和司法制度。因此,从这个方面来斥责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是站不住脚的。

针对“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理解为在本质上是一种剥削制度这一观点,有人认为马克思是因为资本主义不正义而谴责它的”这一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以往的人类社会是建立在利益冲突的基础之上的,建立在一个阶级为了满足另一个阶级的利益而被迫劳动的基础上。一切社会都包含生产者之间的“人类活动的交换”,这种交换在本质上就是支配和奴役的社会关系。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并不是一种不正义,而是一种奴役。资本家的剥削不是一种欺诈性的交换或经济上不正义,而是对工人的一种隐蔽支配。虽然这种奴役对工人来说是一种凄惨、堕落和不满的源泉,但它并非一种不正义。资本对工薪工人的奴役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根本的、不可或缺的部分,马克思并不认为像这样的奴役是一个绝对的错误,人们也不需要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消除。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的奴役,甚至包括资本主义殖民地的直接奴隶制在内,已经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从这个角度来斥责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并不能被人接受。最后,伍德认为马克思自己谴责资本主义的理由,包含在他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源、组织功能和未来趋势的综合理论中。在马克思看来,是因为资本主义不合理,所以它才走向瓦解,而不是相反。对马克思来说,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是其衰落的原因以及消灭它的理由。

以上是在《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中对“马克思并不认为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这一观点的论证及回应性论证。

关于“正义”问题也一直是政治哲学、伦理学的前沿核心问题,一个社会对正义的理解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提出了关于正义的两条原则:第一是所谓平等的自由原则,即每个人应该在社会中享有平等的自由权利;第二是包括差别原则与机会平等原则。前者要求进行利益分配的时候,应向不利地位的人们倾斜,后者要求将机会平等的原则应用于社会经济的不平等。正义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说对国家的制度设定、法律制定、道德约束等都从某个特定方面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从小的方面来看,对个人、家庭、团体、组织等活动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目前,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公平正义问题在政治、教育、医疗、生态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我们提出更加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实施方案,也需要企业、政府、社会、学者等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生产方式正义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浅析彝族花腰服饰图案在锡工艺中的运用
我的“正义”女神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