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节点管理方法提高油藏开发的经济效益

2019-08-16马彦风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抽油机潜力油井

马彦风

【摘 要】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油藏经济开发各个因素,理清油藏管理的三大重要节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油藏管理“控制节点”的思路,并以三大节点为出发点,以节能降耗、产量稳定为原则,通过开展相关的工作,对各个节点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基础管理水平,以实现油藏开发的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节点管理;地质分析节点;工程配套节点;经营成本节点

采油管理一区管辖着曲堤油田的五套开发层系,累计探明含油气面积7.8平方千米,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185万吨。油水井总井数达559口,担负着年产原油23.7×104t、年注水113.8×104m3的生产任务。

油藏管理是由许多的节点组成,在这些节点中,以地质分析、工艺配套、经营优化这三个大的节点为出发点,作为提高管理水平的挖潜线,沿线找出挖潜增效的“控制节点”来提高我们的基础管理水平,以实现油藏开发的效益最大化[1]。

1、精细地质分析,找准油藏的潜力

1.1剩余油研究。曲堤油田经过多年开发,尽管综合含水都已高达85%以上,但其主力层系内含多个小层,厚度从0.5米到30米不等,差异较大的小层特征为精细油藏挖潜提供了广阔空间。

从单井井史、测井资料、生产动态等资料入手进行分析,确定了“主力层系是阵地、韵律小层是重点”的挖潜方向,然后从点到面、从定性到定量,从现象表面一般到内在规律,进而认识到井区的潜力分布状况,为调整挖潜奠定物质基础。纵向上潜力主要分布有三种类型,即层间干扰型、重力作用型、隔层遮挡型。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存在于四种地区,即井网控制较差区、二线受效区、滞留区、岩性变化区。

1.2注采调整。在特高含水阶段,注采调整仍然是控水稳油的重要手段。为力扭“注采对应率高、层段合格率低;综合含水高、采出程度低”的被动局面,从完善强化注采井网做起,针对产量高、综合含水低、注采井网完善的稳产主力单元,建立“超前精细调整”注采关系;针对砂体零散、井网完善程度差、地层能量低的单元,建立“一对一、短线传递”注采关系;针对综合含水高、地层能量高、注水井主力层严重干扰非主力层的单元,建立“攻弱限强”的注采关系;针对有井网基础,但地层渗透率低、水井欠注严重、地层能量低的单元,建立“温和注水”注采关系”。

2、优化工程配套,提升油藏的潜力

2.1地面设备管理

抽油机设备是油田机械采油过程中重要的生产设备,抽油机设备状态好坏直接影响油田的原油生产。针对抽油机井工艺及生产特点,按照日常巡护工作,将油水井确定为12个检查项,34个检查点;电器设施确定3个检查项,7个检查点;线路巡护确定4个检查项,6个检查点;并且对巡井设备、巡井路线进行了最优化设计。巡回检查时,职工按照各项的顺序依次检查,没有安全隐患,就在下方空格内划对勾表示;发现隐患就在相应下方空格内填上存在问题点的点号,在备注栏内简要注明存在问题。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汇报给班长,由班长填写在班组隐患整改记录本上反馈给站领导,站领导组织抢修和维修,使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巡井人员严格按照47个检查点进行日检查,副队长进行周查,队考核小组开展月查,认真落实巡检责任。

2.2工况技术管理

抽油机工况图能够宏观地反映地层供液能力与抽油设备排液能力的匹配情况、抽油泵的泵效以及油田区块的管理水平,为生产优化设计和井下作业提供依据,由此可挖掘油井生产潜力和提高油田生产效益。

为此,根据统计法和计算法,借助PEOffice软件里的FiedAssis模块,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数据,建立了曲堤油田的工况图模板,更好地解决了不同单元井的工况问题。

通过工况图版,对油井各类指标出现不正常时,提早判断单井不正常的可能原因,提前制定治理措施,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起下泵作业。工况合格率由年初的66.8%提高到目前的70.3%,提高了3.5个百分点。

同时,结合油井的实际生产状况,以能耗最低为出发点,对每口抽油机井冲程、冲次、泵径和泵深进行优化,对抽油杆、管、泵等井下工具进行优选,使其达到最佳组合,从而大幅度提高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达到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细化经营成本,释放油藏的潜力

经营成本节点是实现油藏经济开发的保障。在管理区各项成本中,作业成本占比达70%,是成本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为此,以作业成本为例,细化作业成本的各项费用进行了分析。

3.1措施井潜力分析

首先,对油井进行全面分析,其目的是判断现生产井、层的生产能力和开发潜力,以明确下步挖潜方向。内容包括对曾生产层和现生产层的储量动用情况进行直观潜力分析;对目前产状进行分析和定性的评价;根据以上产状分析初步制定油井下步挖潜方向。

其次,对油井工艺措施论证。其目的是采取合理的配套工艺,使油井既达到预期效果,又保证合理的投入与产生比。

第三,形成单井潜力预案。根据以上论证建立油井单井潜力预案,在油井作业需要时,随时可以投入生产过程。

3.2方案设计优化。方案设计是提高作业质量的关键,方案优化的内涵就是根据单元区块特点,先调查分析每口油井的储层物性、井史、目前生产情况,结合井筒、地面状况全面考虑、综合治理,制定出一整套适合该井生产的优化措施方案。为了提高作业方案设计质量,按照三优原则(优化设计、优化运行、优化施工),做到了作业方案制定规范化,运行程序化,考核制度化,施工细致化。

3.3作业过程监督。作业过程监督质量的好坏,直接导致作业成本高与低[2]。因此,建立了由管理区作业监督、注采站干部、作业监督员、管理班、夜巡班组成的五位一体滚动监督模式。在不同时间段由不同的人负责,并随时协调作业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实施《作业工序质量责任跟踪卡》制度,对每口油水井每一项工序的施工,必须由作业监督人员填写,其中包括施工内容、质量检查描述、责任人,对跟踪卡填写不及时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发生工序返工的单位和责任人依据指标考核项目组的考核办法进行相应的处罚。

3.4作业效果评价。每月召开一次月度作业井分析例會,由地质技术员、工程技术员和作业监督员进行作业现场描述、方案针对性论证、作业质量监督、不成功井原因和作业费用分析,大家互相结合,集思广益找出作业质量和成本控制中存在问题和下步努力方向。同时,每月会议重点明确以下内容,一是本月所有作业井的作业现场情况描述,论证作业方案的符合情况;二是本月首次结算的油水井数、作业井施工内容与方案是否一致、确定工作量与用料、准确预测作业费用;三是确定参与结算井的类型、施工前后对比效果、有效期是否达到成功标准等。

4、实施效果

节点管理方法经过实施和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见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是主要技术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与实施前相比,自然递减率下降0.72%,含水上升率下降0.51%,躺井率下降0.14%,采油时率提高0.16%,利润增加了560万元。

二是基础管理得到进一步增强。与实施前相比,老油田的稳产基础更加夯实、发展后劲更加强劲,职工队伍的技能在管理中不断得到提升,精细工作理念更深入心中,为进一步推动油藏的经济开发奠定了基础。

5、结语

以地质分析、工艺配套、经营优化三大节点为出发点,作为提高管理水平的挖潜线,以成本管理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为基本立足点,建立了挖潜增效的节点管理模式,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针对性,提高了基础管理水平,达到了实现油藏开发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节点管理在提高抽油机系统效率中的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09).

[2]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在油田的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3(05).

猜你喜欢

抽油机潜力油井
抽油机井泵效影响因素的确定方法*
新型油井水泥消泡剂的研制
一种油井水泥用抗分散絮凝剂
潜力榜
PPP模式怎样发挥最大潜力?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抽油机偏磨防治分析
基于MATLAB的抽油机减速器优化设计
C-640系列抽油机游梁的组对及焊接变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