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水产饲料的加工工艺
2019-08-16徐志龙
徐志龙
【摘 要】为了确保我国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的发展,环保型水产饲料研究是前提。同时,环保型水产饲料加工工艺研究是环保型水产饲料研发的重要内容。符合酶制剂体外酶解饲料当中,晶体氨基酸包膜、抗营养因素以及提升硬颗粒饲料当中的糊化度和优质添加等工艺方面的研究对环保型水产饲料生产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环保型;水产饲料;加工工艺
随着我国的水产养殖业逐渐向着规模化以及集约化方面发展,水环境污染、水产养殖动物病害以及药物残留等安全问题,其逐渐影响了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的发展。长时间以来,在配制水产饲料的时候,生产人员往往简单的追求提升生产性能来得到比较大的经济效益,其往往忽视了营养物质充分利用来降低污染水环境。这将会让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不断严重[1]。在水产饲料当中不能被吸收的营养物质逐渐变为出现养殖水环境污染主要的来源。动物专家以为:健康养殖行业发展是养殖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然而环保型水产饲料开发是健康养殖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所以,对环保型水产饲料进行深入研究是确保我国水产养殖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
一、环保型水产饲料的特征分析
环保型水产饲料是按照动物饲料组成和生态环境相互的关系和养殖环境来影响动物营养需求,利用对配方优化,增加绿色添加剂以及改善饲料加工的工艺等手段,近可能的降低饲料当中利用效率比较低的成分,进而让营养成分利用率、消化率以及饲料水中稳定性、沉降速度等指标都大大改善。利用环保型水产饲料来改善水质、降低水体富营养化有着比较大的推动效果[2]。
二、环保型水产饲料加工工艺研究
1.复合酶制剂体外酶解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工艺以及设备研究
当饲料被动物吸收之后,各类营养成分一般不能被动物所完全的吸收。对于没有被吸收的成分将会随着粪便排出到体外。动物对各个成分存在比较高的利用率,排泄物当中将会存在越低的含量,其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也就越少。除此之外,也能够大大对饲料进行节省,降低各类资源消耗,进而减小养殖的成本。对水产饲料而言,对饲料内养分被充分消化吸收物质主要来自各类植物性饲料原料当中抗营养因素以及淀粉可消化率。随着生物技术以及发酵工业不断发展,已经研发出许多工业化城市的饲料用的酶制剂,进而更好的解决饲料当中抗营养因素问题[3]。
在畜禽饲料当中,酶制剂使用带来了比较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植酸酶、α-半乳糖苷酶、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蛋白质酶、果胶质酶等酶制剂的使用不但可以减少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生产性能,另外也带来了新的饲料资源、减小饲料生产的成本带来可能。在水产饲料内应用酶制剂得到较好效果的报道比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水产动物是一类变温的动物,并且适应在生长温度比较低,通常在15度到32度之间,进而减小了酶的活性以及作用效果。第二,一些水产动物没有胃,其鱼类消化道环境出现中性或者偏碱性。所以,许多酸性活性受到比较大的影响。第三,在水产动物消化道当中,饲料存在时间要短于禽畜类消化道的存留时间,进而影响了酶在消化道当中的作用效果和时间。第四,水产饲料配方和畜禽思路配方不一样,所以,应用的复合酶制剂配方也不一样。所以,要想让酶制剂在水产饲料当中得到比较好的应用,需要对上卖弄的特殊性,针对性的开发一个酶制剂水产饲料内的使用方法,不能够照搬畜禽思路生产过程中酶制剂使用方法。
2.晶体氨基酸包膜材料和工艺的研究
关于改善和控制养殖动物氮排泄的污染问题,一方面要按理想蛋白质模式,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配制符合动物生理需要的平衡日粮,提高蛋白质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尽可能降低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水平。这一理论和技术应用于畜禽养殖生产,表明饲料中添加易缺乏的几种限制性氨基酸0.1%~0.3%,可降低饲料粗蛋白质水平2%~4%,既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减少了氮排泄量。然而,在水产饲料中添加晶体氨基酸的作用效果尚有争论。目前的研究表明,对于鲑鳟鱼类,在其饲料中添加晶体氨基酸较为有效;而对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鲤科无胃鱼类,其对饲料中添加晶体氨基酸的利用率较差。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晶体氨基酸的吸收速度较快,而饲料中的蛋白质源的氨基酸或小肽被吸收较慢,从而造成二种来源的氨基本吸收不同步而影响利用率;另一方面,经测定发现鱼类攝食饵料中的晶体氨基酸有35%左右排入水中,饵料中晶体氨基酸在水中的大量溶失也导致鱼体不能对其充分利用。有研究表明,在实用饲料中,补充实验室试制的硬化油脂、明胶包膜的赖氨酸、蛋氨酸,能显著减少添加氨基酸在水中的溶失率,并改善草鱼、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可见,利用氨基酸包膜技术可减少晶体氨基酸的流失,提高其用于合成蛋白质的效率,从而减少氮排泄量。但目前有关包膜氨基酸在水产饲料应用上的研究报道还较少,特别是晶体氨基酸包膜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参数方面的研究更急需进行。
3.改进现有的水产硬颗粒饲料后熟化工艺,提高淀粉熟化度的研究
后熟化,是把刚从制粒机出来的颗粒料进行保温、保湿的过程,这大约需要30~45min。其主要目的是使颗粒料中的淀粉充分糊化,提高淀粉的可消化率和饲料的水中稳定性。后熟化是环保型水产饲料加工工艺一个不可缺少的工艺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淀粉的消化吸收和饲料的水中稳定性。因此,饲料中淀粉的糊化度又是环保型水产饲料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上,国内的水产饲料一般采用沉性硬颗粒的方式制粒,缺少有效的后熟化工艺,饲料的熟化程度低,仅有30%左右,一般在水中的稳定性和饲料转化率均较低,大量的营养物质作为废物进入到养殖水体,成为水体的污染源。膨化挤压饲料能显著提高饲料淀粉的糊化度,在欧美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挤压饲料为主流的饲料加工模式。但挤压饲料加工的设备投入高,能耗也高,国内目前使用尚不广泛。通过对硬颗粒饲料的后熟化处理不仅能提高淀粉的消化吸收率,而且能提高水产饲料的水中稳定性,从而显著减少因饲料溶失而造成的养殖水域环境的恶化。尽管水产硬颗粒饲料的后熟化工艺近几年来已被越来越多的水产饲料加工企业采用,但现有工艺的淀粉糊化率尚未超过40%。通过对后熟化工艺和设备的改进,将水产硬颗粒饲料通过后熟化使淀粉糊化率达到60%以上,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优质环保型饲料的开发。
三、环保型水产饲料的加工工艺应用前景
如何充分提高水产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降低水产养殖业对水环境的污染,是研制环保型水产饲料的工作重点。饲料配方的科学设计是研制环保饲料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这需要对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量有深入的了解,显然面对众多的养殖对象,实现这样的目标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事实上,加工工艺对于生产环保饲料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同时,开展环保型水产饲料的加工工艺的研究不同于环保型饲料配方的研究,它涉及的工作量相对较小,能够在短期内取得成果,并对整个环保型水产饲料的生产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忠平,周岩民.水产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的探讨[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7(5):19~21.
[2]刘永坚,田丽霞,刘栋辉,等.实用饲料补充结晶或包膜氨基酸对草鱼生长、血清游离氨基酸和肌肉蛋白质代谢率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8,26(3):252~258.
[3]王冠,冷向军,李小勤,等,饲料中添加包膜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16,15(3):36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