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产业结构演进过程研究

2019-08-16黄旭婷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重庆

黄旭婷

【摘 要】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会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两者之间相互影响。重庆市作为西部发展的战略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其产业结构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但是对比我国一线城市,重庆市产业结构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本文利用重庆市2000年-2018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对重庆市三次产业以及三次产业内细分产业的结构演化进行分析,总结出重庆市产业结构演化轨迹与现状,分析了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调整优化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重庆;产业结构演化;优化路径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要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其中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任务。近年来,在国内经济发展放缓的背景下,重庆仍保持在10%以上的速度增长,产业结构逐渐演变优化,是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的城市之一,但是与我国一线城市对比,产业结构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重庆作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引领者,其产业结构演变、发展趋势研究可以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奠定科学合理的理论基础,为“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各省份实现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双重任务提供有效借鉴。

回顾以往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有很多,相关学者针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产业结构演进模式等作了大量相关研究。首先产业结构与经济増长的关系始终是经济学家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且普遍赞同二者存在密切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sochirca等(2013)和silva等(2012)研究表明,技术的相对供给、经济增长率和产业结构间是正向的两两相关关系。汪浩、沈文星(2010)以安徽省为例,采用VAR模型对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动与其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调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提升作用。王智勇(2013)采用地市级数据,运用2SLS和GLS回归法,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通过推动产业集聚和提高产业效率,从而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导致地区间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演变优化。张桂文,孙亚南(2014)研究发现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趋势是从资本为主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转型升级过程。于晗(2015)采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2014-2018年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预测结果显示:我国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最终全国均转化为“三、二、一”格局。现有文献虽然探讨了产业结构演变进程,但大多研究的是全国范围及一线大城市的产业状况,对西部地区城市的产业结构研究,特别是对作为西部开发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庆相关的产业结构研究力度很是不足,缺少对重庆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细致研究。本文将致力于分析重庆市的产业结构演化过程和现状,总结重庆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充实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理论研究和实践路径。

二、重庆产业结构演进分析

1.重庆市三大产业的演化分析

(1)重庆市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演进测度与分析

从表1.1可知2000年-2017年重庆市生产总值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重庆市各产业也都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第三产业最具有爆发力,它的产值增长速度最快,第二产业也在快速增长,第一产业的产值增速相对较弱,呈现出“三、二、一”的产业结构。

从产业占比来看,重庆市的产业结构在逐渐演变,主要特征如下: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逐渐降低,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逐渐增加,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保持在45%左右,从2008年起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占比。重庆市产业结构从“二、三、一”演化到“三、二、一”结构,在2000年到2007年重庆市产业结构是“二、三、一”结构,第一产业占比下降至10%左右,在2001年、2002年,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持平,但是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继而有所下降,未能超过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从2008年开始,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开始持续上升,重庆市产业结构首次呈现出“三、二、一”结构,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依次为9.87%、44.83%、45.30%,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在此后继续保持“三、二、一”结构。

根据上述结果可以发现:重庆市的产业结构演变与全国产业结构演变大致相同,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主导全国经济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崛起,但第三产业占比与第二产业差距不明显,说明重庆市与我国其他发达城市的现代产业体系还有较大的差距。但随着区域产业发展,重庆市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聚高端要素,降低工业总产值,提高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重庆市“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将得到延续。

(2)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演进测度与分析

由表1.2可知,2000-2017年间,重庆的第一产业劳动力人数均下降明显,吸纳就业能力有限;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看,呈平稳上升态势,对就业仍有较强的吸引力;第三产业劳动力人数在三次产业中总量最高。18年间重庆市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逐渐变得合理,产业转型效果显著。但全市第一产业劳动力人数占比没有低于10%,第三产业劳动力占比未超过50%,离后工业阶段还有一定距離,今后产业转型升级空间还很大。

2.重庆市三次产业内细分产业演化分析

(1)重庆市第二产业内细分产业演化分析

按照我国产业分类,第二产业内部又分为工业和建筑业。表2.1是2000—2017年重庆市第二产业内细分产业发展情况。

从重庆市第二产业内细分产业的生产总值来看,工业的生产总值远远高于建筑业,但是建筑业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高于工业。2000-2017年,工业生产总值从633.98亿元增长到6587.08亿元,翻了10.39倍,整体上工业生产总值是呈上升态势。但在2000-2017年间,建筑业生产总值从126.05亿元增长到2009.53亿元,翻了近15.94倍,远远高于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工业生产总值占第二产业比重均在76%以上,最高达到88.95%,建筑业生产总值占第二产业比重在24%以下,最低达到16.15%。尽管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但是整体上处于下滑趋势,而建筑业生产总值占第二产业的比重与工业正好相反,逐渐上升,这是由于重庆市过去由工业主导的单一的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建筑业生产总值比重逐渐上升。整体来看,工业在第二产业发展中起主要支撑作用。

(2)重庆市第三产业内细分产业演化分析

本文截取了2000年—2017年第三产业内细分产业的经济数据,表2.2是2000—2017年重庆市第三产业内细分产业发展情况。

从重庆市第三产业内细分产业生产总值来看,如表2.2: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房地产业生产总值增长最快,其次是金融业。在这18年的经济发展期,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年生产总值均已达到上千亿规模。

从重庆市第三产业内细分产业贡献率来看,如表2.4:其他服务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最高,且其贡献率先增长后降低。其次是金融业,金融业对第三产业贡献率呈U型波动,在2007年降到最低11.8%,后面逐渐上升%。批发零售业对第三产业贡献率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21.9%下降到16.7%。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对第三产业贡献率处于缓慢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13.6%下降为2017年的9.8%。房地产业对第三产业贡献率呈上升趋势,2000年其贡献率为8.8%,2017年上升到11.0%。

三、重庆市产业结构演进总结及现存问题

2000-2017年,重庆的产业结构从“二、三、一”转化为“三、二、一”,关于劳动力分布结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不断上升,尤其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重庆的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的同时逐步实现了合理化、高级化,但现阶段重庆市产业结构仍有不足,具体情况如下:

(1)重庆市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强。虽然重庆市产业结构是“三、二、一”的结构,但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只是略高于第二产业,相对比东部沿海城市产业结构来说,重庆市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强,重庆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仍有很大空间。

(2)重庆市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有很大提升空间。重庆市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等这四个产业的生产总值虽然在逐年增加,但增长速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北京等城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高端产业比重增加,重庆市的结构调整中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进一步优化重庆市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应该推进加大科技创新,推进新兴工业建设,发展中、高端产业集群,同时利用地区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 王德文,王美艳,陈兰.中国工业的结构调整、效率与劳动配置[J].经济研究,2004,(4):41-49.

[2] 崔焕金,刘传庚.全球价值链驱动型产业结构演进机理研究[J].经济学家,2012:88-96.

[3] 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08(11):4-15.

[4] 汪浩,沈文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0(24):112-114.

[5] 王智勇.产业结构、城市化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地市级单元的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3(5):23-24.

[6] 于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趋势及预测[J].财经问题究,2015(6):26-31.

[7] 朱永彬,刘昌新,王铮,史雅娟.我国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及其减排潜力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3(2):35-42.

[8] 周明生,梅如笛.中國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6):14-20.

[9] 王宏.对重庆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J].渝西学院学报,2002(3):9-12.

[10] 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5-11.

[11] 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20.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重庆
重庆客APP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重庆非遗
在这里看重庆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TWO DAYS IN CHONGQING 重庆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