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处于逆境,我们该怎么做

2019-08-16吴建华

风流一代·青春 2019年8期
关键词:逆商采取行动伤感

吴建华

《逆商:我們该如何应对坏事件》

作者:[美]保罗·史托兹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3月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曾经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任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很不巧,我们也生活在一个“逆境”时代。一项调查显示,对于经历过战乱、大萧条、“食不果腹”生活的75岁以上老人来说,他们几乎都认为,现在的生活也不容易。放眼所处的这个时代,一方面新技术眼花缭乱、新事物层出不穷,但同时创业更难了,买房更难了,考上好大学更难了,养育子女更难了……压力越来越大,“希望”越来越奢侈,“绝望”正在抽走组织、机构、家庭、学校和孩子的活力,耗尽了我们的心力和灵魂。

那放弃,感觉就会好吗?答案是否定的。有一句诗这样写道:“在所有伤感的语言或文字中,最伤感的是:原本可能做到。”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里也说,失败可以锻炼一般优秀的人物:它挑出一批心灵,把纯洁的和强壮的放在一边,使它们变得更纯洁、更强壮;但它使其余的心灵加速堕落,或是斩断它们飞跃的力量。放弃,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个人堕落的开始。

那么,应该怎么应对逆境呢?逆商理论的提出者保罗·史托兹博士的《逆商》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方案。简单来说,可以称之为“LEAD”工具。

L就是Listen,倾听自己的逆境反应。要想把逆商从终身的、潜意识的、习惯性的模式转变成促进个人提升的强大工具,倾听自己的逆境反应是重要一步。换句话说,我们对于逆境的害怕其实是一种焦虑和担忧,消极地对待或者逃避都可能使得逆境逐渐累积,最终成为压垮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相反,提前就把逆境“喊出来”、列出来、释放出来,逆境就不那么可怕。

E就是Explore,探究自己对结果的担当。担当力是唤起行动的号角。即使逆境并非因你而起,你也有责任做点什么。担当并不意味着过分自责,而是要解决问题或采取行动。一旦你决定对结果负责,对事件的掌控感马上就会增强,从而激发内心沉睡的力量,促使你采取行动、主动出击,调动一切资源和积极因素战胜困境。

A就是Analyze,分析证据,这是一个对逆境的质疑过程。积极的东西有时候经不起质疑,消极的东西就能经得起质疑吗?如果这么做了,你会发现,很多困境和挫折是经不起分析的,借用一位哲人的说法,你证明这个世界不一定越来越好很容易,但是要证明这个世界越来越坏却是非常困难的。

D就是Do,做点事情。有了前面的准备和铺垫,此时采取行动一定是有效的、精准的。在这里,增强活力、提升境界,自我革命、敢于冒险、勇于超越就会逐渐变成一种特质。这时,“失败乃成功之母”就不再是口号,而是涅槃过后的宣言。

当然,提升逆商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帮助他人提高逆商、推动组织提高逆商同样紧迫而必要。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均无法选择身处的时代和环境,唯一能选择的是如何有效和积极地去应对。生活也许很艰难,但是有效提高逆商,将其打造成核心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能走多远。

(编辑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

猜你喜欢

逆商采取行动伤感
不是所有进步都这么明显
不是所有进步都这么明显
攀登者:在别人撤退的地方前进
大学生逆商教育实施策略探析
观摩小学主题式课程观察小学生“全球胜任力”①
告别季
咏与叹
村里的井
独自一个人赏月
愈挫愈勇话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