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汉”之路不再决定现代女性的幸福指数
2019-08-16吴聪灵
吴聪灵
数据的真实性要辩证地看。譬如《2019年女性安居报告》中说,有46.7%的购房者是女性,且其中七成以上表示购房时无伴侣资助,不到一半的人接受了父母资助,三成购房者纯凭个人力量。统计结果即便不完全属实,也不容置疑地确认着一种趋势:单身女性独自购房的群体,正在日益扩张。
与其说数据的变化诠释了新的观念,莫如说是多元化的观念带来了数据的变化。女性婚前自购房群体的增长,和现代婚恋观的多元化是一体相生的。
人类早期的母系社会,家庭财富、地位与子女,都是女人的。姥姥传母亲,母亲传女儿。男人的角色是附属,只负责阳刚帅气就行了,房产、财产与主要劳动力,都由女性承担。
后来,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带来了劳动力的解放,推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也使得男人在获取粮食与生存物资方面的优势得以发挥。于是,以其体力优势可以拥有更多资源的男性,在部落里的地位也提升了。不知第一个把女生娶回自己家的男子是谁,从那以后,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而后,封建等级制渗入两性关系之中,一夫一妻制衍生为一夫一妻多妾制(不是一夫多妻),区分这些妻妾的称谓,亦与房子有关:“大房”“二房”“三房”等等。有意思的是,一个男人的财富多到可以拥有更多住房时,也意味着可以娶更多女子。
在此社会形态下,“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观念之发生与衍生发展,可谓源远流长。时至今日,但凡女子嫁人还在要求男方具备怎样的经济条件的,或是男性自认为要达到“可以养得起对方”的条件才能心安理得去娶妻的,莫不是受此文化观念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男女社会分工的界限越发模糊,女性在职场与家庭都开始承担更重要的职能,传统观念的制约性也开始显现。
一方面,富裕之家的全职太太,若自己没有任何社会收入,哪怕养儿育女、承担家务十二分辛苦敬业,她也很难在家庭中给予自己与丈夫平等的位置——她无法认识到,自己对家庭的付出,和丈夫承担社会责任并获得回报一样,都是重要的劳动。以家庭中的夫妻双方来论,丈夫在享受她所創造的良好家庭氛围与亲子之乐时,其收入理所当然要与她共享。
另一方面,一位收入高于丈夫的妻子,若在家庭事务与养育子女方面也付出了更多的精力,其心理的平衡度,相对就容易被打破。“没有他我照样可以活得很好,那为什么还要跟他一起过,还要面对他的坏脾气?”为人妻母者,社会收入越是高于丈夫,越容易生此疑问。
“嫁汉”之路早已不再决定现代女性的幸福指数。社会化程度提高之后带来的对自身价值的确认,也让女性告别了白雪公主的梦——与其等王子来把自己吻醒,不如自己醒来,爱去哪去哪。
当此之际,女性买房应时而成风。何况,单以投资和财产保值论,买房也是当下首选项目。再者,《婚姻法》的新规定,也让女性在婚前自购房产无任何担忧——不论你我关系如何,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
女性婚前有房,我以为并不影响建立良性情感关系。不以追求物质保障为目的的情感关系,其相互吸引与滋养的成分,势必更多。
若不考虑经济承受能力,我猜绝大多数的女性,都希望在婚前可以拥有自己的房产。而现代单身女性的名字可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房产证上,除了感谢这个时代,还要感谢父母,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和受“重男轻女”观念影响的父母们不同,养育了独生女儿的父母们,爱无分流,不仅会支持女儿买房,财产丰溢时还要帮女儿置办房产。
(编辑 郑儒凤 zrf91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