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中认识事物
2019-08-16
倾听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是一个比较的过程。外国歌曲不断刷新着热门歌曲的榜单,但是人们通过比较,对国风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因此优秀原创国风歌曲的评论区也从不缺乏支持和叫好的声音。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歌剧《图兰朵》中嵌入《茉莉花》的旋律,希腊作曲家雅尼在《夜莺》中巧用中国竹笛,演绎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童话……当我们在那些中西合璧的绝世之作中找到中国味,总能产生深深的共鸣。经过比较,人们会对中国味有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认识事物,是发现事物独一无二的特征。这种发现源自于对事物之间的比较。不仅认识中国味需要比较,认识所有的事物都是如此。比较就意味着和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哲学认为,认识事物的本质应当把它放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中来认识,而不是割裂开来。因此,从比较中认识事物,是一种理性而客观的认识事物的方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正确规律。通过比较认识了事物,我们最终会对事物有一个态度:喜欢,无感,或者是讨厌,等等。这些态度并非空穴来风,是在经历了比较后建立在对事物较为全面和冷静的洞察上建立起来的。
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有时候会出现错误,喜欢跟着感觉走。中美貿易战爆发,大家都支持华为,有一群人跳出来喊,“不买华为手机就是不爱国”。再比如,孙楠夫妇把孩子送进国学学校,采访中显得思想僵化,引发了大众对国学的反思,这群人又跳出来骂反思国学的人:“国学是传统文化,岂容质疑?质疑国学就是不爱国。”
这些激动的人,有一颗爱国之心固然可贵,但是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缺乏比较和洞察,一棍子打死。比较华为和苹果,才知道华为好在哪里,麒麟芯片有多先进,才知道华为的不足在那里,华为才能发展的更好。比较传统国学和西方的教育,才知道国学中哪些是要留下来的,哪些是要淘汰掉的,好比鲁迅在《拿来主义》中的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事物的认识,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用情感去绑架理智。此举和捧杀无异。
在当前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时代中,不管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是很重要的,这样才不会淹没于潮流之中。中国人的中国本色,应该是从比较中获得的。走出民粹主义的狭隘和先入为主的偏激,才能在多极化的世界中站稳脚跟,包容外来文化,繁荣本国文化。中国味,不应该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点评
1. 直接入题,亮明观点。在文章的首段,作者即在恰到好处的例证的比较中,自然得出所持的观点,并且契合文题。这样的写法,既节省了笔墨,又实现了信息量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2. 以点带面,以理服人。由认识中国味需要比较,推及到所有的事物概莫能外,紧扣所给材料,使论题扩大而得当。继之,通过正反例证,泾渭分明,使论点得以站立。
3.语言得体,表达准确。本文的语言,具有简洁洗练,切中肯綮,一语中的的特色。如“此举和捧杀无异”、 “中国味,不应该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这样的句子,也是赋分点,一篇文章中应该有几处,作者很好地做到了。
(点评: 程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