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军人工资福利问题的几点调查思考

2019-08-16许志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17期
关键词:强军军人官兵

许志铎

摘要:军人工资福利问题关系官兵切身福祉,关系部队稳定大局,关系部队长远发展,关系强军目标实现。近期,围绕这一问题,通过广泛调查了解和深入分析思考,笔者感到,当前军人工资福利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须引起各级高度重视并加以研究解决。

关键词 军人 工资福利

1官兵反映较强烈的问题

一是工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军人因职业特殊,牺牲奉献大,理应得到更多的劳动回报,现行的工资水平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看似已经较高,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甚至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国家公职人员相比,“收入”实际上已经落后。大多数官兵工资收入仅能够维持家庭较低质量的生活,只处在同地区城镇居民的中等以下水平,许多已婚官兵因购房、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亲属就医等问题,感到经济上“压力山大”、困难重重。

二是绩效性工资标准有待增加。当前,虽然设有“年奖励工资”一项,但是金额偏小,还不足以激励那些可以用经济手段可以激励的官兵,让人感到,在经济收入上“干好干坏一个样”, 即使严格落实“不称职不发年度奖励工资”,对消极怠工的那些人惩罚也显过轻,达不到鞭策作用。

三是岗位津贴补贴方面设置还不够合理。当前,机要、卫生、防化等岗位都专门设置了津贴补贴,许多标准甚至都比各级部队的行政首长职务津贴都高,设置各类专业技术岗位津补贴以激发从事该岗的官兵无可厚非。但是,从现实工作来看,大多数行政首长工作强度、压力以及对部队的贡献,都比大多数专业岗位人员要大。在行政职务越来越难提升、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下,相当一部分行政岗位官兵对此感到很不合理。

四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使用政策还不够科学。当前,只有官兵购买首套住房(配偶婚前购房后共有也算)时可以使用或享受住房公积金贷款,否则,即使想换购改善性住房,也不能提取本人公积金或使用公积金贷款,离开部队后才能支取使用,只能眼巴巴看自己的钱在账户上“睡大觉”,自己却无钱可用或借普通商业贷款而多支付巨额利息。

五是经济适用房政策还不够合理。自集资建房政策收紧后,购买部队经济适用房一直是广大官兵的“梦想”,特别是在高房价地区购买部队经济适用房更被看成“最大福利”。尽管各级都作了很多努力,部分同志(干部、战士、职工)实现了愿望,但是没能如愿的占绝大多数。达到条件的“吃了个饱”,达不到条件的“汤都没喝到一口”,加之,以前各部队设置的条件各不相同,即使同等条件,因在不同单位结果也不一样,显得不够公平。近年来,部队花了大量财力、人力和资源,却收效甚微。

2相关建议

一是著眼强军所需,优化军人工资结构。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军队一切工作的统揽,军人工资福利工作也必须服务服从这一中心。在强军路上,每个官兵都在努力、都在作贡献,但是工作强度、压力、自身付出以及对部队的贡献大小却是不一样的,为了更好激发大家的干劲动力,我们应该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合理设置军人工资结构。要适当增加工作性津贴补贴,要更多地倾向到一线、艰苦工作岗位和艰苦地区,对于战争行动或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要完善任务性补偿津贴,真正区分在岗与不在岗、不同岗位之间的价值差异。要提高绩效性工资标准(参照地方行政事业企业单位),提高激励幅度,扩大激励区间,让奖励工资真正体现官兵工作实绩层次,跳出“煮大锅饭”的旧模式,更好地发挥奖励工资褒奖先进鞭策后进的功能。

二是着眼军队长远发展,科学构建军人工资定价机制。部队发展离不开人才,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革命军队更需要大批优秀人才。当前,世界各地、全国上下、社会各界争抢人才比以往各个时期都更加激励。能否吸引到部队建设必需的各方面人才,国家民族大义引导固然是首要,各种参军入伍、退役安置优待政策也很重要,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大部分国民,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军人福利待遇,特别是军队薪酬吸引力(尤其是对志在长期从军的人)。科学构建军人工资定价机制,就是要形成与保持军人工资待遇与其他社会行业人员“收业”的比较优势。因此,要适时地评估地方工资水平(如,每年一次),及时地调整军人工资水平,尽量避免军人工资福利长期没“优势”,甚至处于“劣势”,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应尽早建立与国家财政收入、物价指数和社会工资水平波动相挂钩的军人工资福利确定机制,让军人切身感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获得感”。

三是着眼提高保障效益,不断改善军人工资福利制度。军队调整改革是时代之所须、强军之需、形势之所迫,军人福利待遇制度调整改革是应有之义,也应大力改革和完善。要不断提升军人福利待遇保障水平、保障质量和保障效益,充分发挥其在引人、聚人和励人方面的激励效用。要立足国情、军情,充分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先进军队的经验,敢于突破陈旧思维约束、打破固有利益藩篱羁绊,持续深化军人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和个人职业发展等制度改革,着力构建与国家社会发展步调相一致、与军人职业特点相适应、与广大官兵诉求相吻合的军人福利保障体系。要大力探索福利保障供给的法治化、标准化、货币化和社会化改革,特别是在住房公积金(贷款)使用、经济适用房购置、子女入学入园、医疗保障、康复疗养等方面,必须尽快优化保障机制和方式,切实破解军人工资“同工不同酬”、福利待遇“分配不均”问题。

猜你喜欢

强军军人官兵
强军路上
军人就该这个样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强军 强军
四有军人歌
走在强军路上
军人的自信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
军人“四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