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坛,谁还没个绰号
2019-08-16枕星子
枕星子
在之前举行的美国劳动力政策咨询委员会会议上,美国总统特朗普把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叫成蒂姆·苹果(Tim Apple),引起了网民的调侃。随后库克也幽默地顺势推舟,将自己社交平台的姓氏改成了苹果的表情符号。
本来挺有意思的一件事,特朗普却有些耿耿于怀,多次在不同场合和平台解释“其实说的是‘蒂姆、库克、苹果,说得快了。”“我用蒂姆·苹果这样的方式快速介绍了蒂姆·库克和苹果公司,只是为了省事省词而已”。
政要也爱取绰号
其实不管有意还是无意,特朗普似乎十分热衷于给别人起绰号,尤其是对竞争对手和“炮轰”对象,多为贬低性的绰号。如称希拉里是“狡诈的希拉里”,在其信用度上大做文章;称父亲和哥哥都曾是总统的杰布·布什为“低能量杰布”,讽刺自诩绅士的他在竞选中表现得死气沉沉,无法用激情获得选民的支持;还有同是2016年大选的竞争对手、共和党参议员马可·鲁比奥,特朗普称之为“Little Marco”。这个绰号的中文翻译,平和一点的是“小人物马可”“小不点马可”,再不留情面些就是“侏儒马可”了,甚至还有人认为这个绰号内含了对马可少数族裔身份的歧视。
但特朗普的矛头也不只对着国内,多名他国领导人都逃不过这张“毒嘴”。比如他给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取了个“禽兽阿萨德”,将金正恩称为“病态的小狗”“火箭男”“导弹狂人”等,被舆论一顿狂批。
至于如何看待给对头起绰号?这件事鲁迅早有见解:“凡要排斥异己的时候,常给对手起一个诨号——或谓之‘绰号。这也是明清以来讼师的老手段。”意在通过给被控告人取绰号的方式,让审案的县官在未见到人时就产生负面的印象。给政治对头起绰号则是用简短、通俗、易于传播的词汇将其缺点放大,起到贬低的效果。
如果说特朗普等政要给他人取绰号还是有一定意图,往上数的前总统小布什就有些口无遮拦了,尤其惯常在他人的外表上做文章,从不顾及场合和对方的身份。据有关媒体报道,2001年初小布什刚上台还没多久,就有个被称为“四眼”的白宫工作人员披露,“布什叫人绰号是随机发挥的,没有规则可循,高个子可以叫‘矮子,用右手的会变成‘左撇子”,此外,白宫里还有“骨头”“爱斯基摩人”……
而在从事外交活动时,小布什曾经叫过普京“鸵鸟腿”,还叫过英国的查尔斯王子“呆伯”,嘲笑他的招风耳朵,更过分的是叫伊丽莎白女王为“胖墩”,气得女王愤怒离席,而小布什却不明白女王生气的原因。
从绰号看民心
但绰号也并不都是贬损性的。历史上由于欧洲国王的姓都来自同一家族,名字又经常沿用先祖的名字,大量国王的姓名重复,人们就会用其特点或功绩为其取绰号,如中世纪时的英格兰王国国王理查一世,因勇猛善战而有一个“狮心王”的绰号。而现在,民众和媒体往往也会出于喜爱或是赞美给一些政要取绰号,显得亲切。
比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因长相讨喜吸引了大批粉丝,被称为“斑比” ——一只深受大家喜爱的卡通小鹿。泰国前总理他信还曾获得了“天仙”的绰号,蕴含了“胆识过人”“商政两佳”“威严显赫”等赞美。而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因其在政界的良好人缘,被叫做“八方美人”。
但民众是容易“变心”的,绰号最能反映政要的行为是否得人心。就泰国来说,2004年他信还被称为“天仙”,一年后就被“貶”为“失灵的巫师”。他信政府的其他高层领导人也没逃得开。副总理素瓦被封绰号“25小时先生”,因为民众觉得他太爱表现自己,总在镜头前晃来晃去,不放过任何一个出镜机会;副总理兼司法部长奇猜被封绰号“宽松的插座”,调侃他虽有博士头衔,但治理南部三府暴乱却几乎没有建树,如同插座松动,时不时就出点儿故障;社会发展部长瓦他纳则被称为“蹩脚一休”,因为他经常像动画片中的一休大师那样“灵机一动”,但实际上出的主意都不怎么样。
而曾经俘获大批女性粉丝的“小鹿斑比”布莱尔,因为支持小布什政府的伊拉克战争,骤然变成“美国人的贵妇犬”“布骗子”。特蕾莎·梅则因为在2017年初不顾上百万英国民众的请愿,表示欢迎特朗普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被称为“特蕾莎·绥靖主义者”。可见政要也不好当,稍有不慎就会被起一个听起来让人不那么愉快的绰号。
那么,政要们都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绰号呢?
一类是不以为然、丝毫不受影响的,如“宽松的插座”奇猜表示,“宽松的插座”总比“完全失灵的插座”好。
一类是欣然接受的,如“梅姨”特蕾莎·梅得知中国百姓这么叫她,表示非常荣幸,连声称谢。而因步态不佳被国民和媒体称作“企鹅”的阿根廷前总统基什内尔不仅不恼怒,还曾在公开致辞时说:“我以一个圣克鲁斯人的名义、以一只企鹅和一个公仆的名义向大家表示感谢。”赢得一片赞誉。
实际上,身为政要,难免会被取一些绰号。只要不是针对死对头,或者像小布什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胖墩”这类具有一定侮辱性和贬损性的,大多都还是出于一种亲昵或是恨铁不成钢。绰号的背后可以折射出很多问题,当政要们从民众口中听到自己不太好听的绰号时,也许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才是该有的反应。
(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