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形象岂能只求“表面光”
2019-08-16张砥
张砥
对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而言,任何时候都应牢记,自己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公共投资要始终以百姓满意为唯一标尺。
连日来,一篇举报文章热传网络,称某县斥资几千万拍了一部时长30分钟的水幕电影。对此当地回应称,该项目目前仍处于审计验收阶段,至于举报文章中所涉及的问题,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有言道:“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老百姓居家过日子,都是先把“里子”攒殷实了,再考虑改善“面子”。当地在经济发展远远谈不上“丰实”的情况下,却斥巨资搞这种虚头巴脑的“花活儿”,如此不顾实际乱拍脑袋,着实有必要查上一查。而更重要的是,这种宣传片似乎已成为很多城市趋之若鹜的“形象工程”,花大价钱,找大公司,只求画面够美,压根儿不管传播效果如何、和本地的特点气质是否搭配。此情此景像极了马三立先生的一段相声:花老多钱买来一个止痒秘方,打开一看就俩字——挠挠。
形象工程,说到底就是只求面子足,压根不管老百姓的感受。由此来看一些地方近些年来的部分“建设”,要么是大搞“商品城”“产业园”,最后荒草丛生,要么是挖湖造路修广场拆了建、建了拆。甚至有些地方,为了“彰显”城乡建设的靓丽,还想出了荒山涂绿漆、破屋刷白墙等“怪招”。凡此种种,都是为了形象而形象,试图通过追求“表面光”,给政绩“贴金”。可问题恰恰在于,这种昂贵的“面子”,不仅无法提升地方形象,更会因其劳民伤财而招致怨声载道。
透過花里胡哨的形象工程,老百姓看到的不是繁荣,而是作风之弊。相对于看“自我陶醉”的官员政绩,老百姓更关注的是实实在在的切身问题,腰包是不是更鼓、住房条件是不是改善、医保水平是不是提高等等。谁能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多办实事,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群众才会觉得你有思路、办得好,否则就是瞎胡闹。
对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而言,任何时候都应牢记,自己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公共投资要始终以百姓满意为唯一标尺。决策不当、程序不明,与民生需求不合,即使投再多钱,也难以得到公众好评,最终那倾力打造的光鲜项目,也只会成为背离民心的烂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