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外兼修:多重嵌入视角下智慧图书馆构建机理研究*

2019-08-16张文倩

图书馆 2019年8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资源

于 超 朱 瑾 张文倩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济南 250014)

1 引言

虚拟化、信息化、网络化、柔性化、智能化的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已“喧宾夺主”取代工业经济成为这个时代的鲜明标签。图书馆是知识共享、知识扩散、知识活化、知识创造的重要场所。在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已成为一种趋势,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1]。个性化服务应考虑资源组织的有效性、服务功能的全面性和用户界面的友好性[2]。智慧图书馆必须与用户的动态需求、信息技术和服务的创新使用以及这些服务的感知价值保持一致,必须有利于帮助图书馆员发现新的服务机会,并决定如何重新配置和扩展现有的服务能力,以支持新的、不断变化的需求[3]。

近年来,用户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应整合现代管理理念,为读者提供创新服务。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图书馆应有效管理、分析、研究和运用读者的信息资源,采取措施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现代信息技术为特色和依托的智慧图书馆,能够实现互联高效、绿色协调发展[4],为重新塑造传统图书馆服务提供了重要支撑。

智慧图书馆使用综合系统技术来全面搜索、选择、评价和总结用户需求,以减少服务过程中的偏差,同时能够制定策略并扩大图书馆服务质量和优化服务项目[5]。在传统的图书馆设置中,如果需要使用图书馆服务,如参考服务、馆际互借服务和书目检索服务,图书馆用户必须到实体场馆。然而,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图书馆以数字形式提供和管理活动(例如,收集、组织、存储、检索和传播)成为现实。

2 文献综述或理论基础

2.1 图书馆范式发展历程

图书馆的发展范式经历了“传统图书馆——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的过程。图书馆发展范式比较如表1所示。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模式需派遣一批馆员在馆内提供流动咨询服务,指导读者使用目录、选择图书、借阅浏览。

表1 图书馆发展范式比较

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数字图书馆能为不同地理分布的图书馆用户提供大量的数字服务。数字服务包括桌面、在线数据库、电子出版、电子期刊、电子图书、门户网站等。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可在极少或根本没有物理空间的情况下存储更多的信息。数字图书馆的综合图书馆系统和较新的图书馆服务平台为技术服务和物理材料的流通开发了复杂的功能,其中发现服务使图书馆用户能够轻松找到并获得读者资料。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的另一个重要优势是,由于地理位置或组织关系等原因,数字图书馆挖掘了非传统图书馆用户。此外,数字图书馆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一些数字服务,从而节省了时间资本[6]。

智慧图书馆的经营模式从“知识服务”转变为“智慧服务”。随着智能服务的日益普及,在新技术环境和知识资本的助推下,智慧图书馆能够根据当前和未来用户的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用户体验,强化图书馆与社区的联系,并适应周围不断变化的环境。图书馆正开始将技术支持系统的重点从局限于处理收集资料转向更广泛的视野,实现了从“幕后”到“台前”的转变。智慧图书馆能够实现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架构服务、软件数字服务、存储计算服务等功能性需求,同时也能够解决非功能性需求(如可用性、可伸缩性、响应时间),进而实现体系架构下的协同发展与演化。

2.2 智慧图书馆研究现状

阮冈纳赞认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正是由藏书、读者和馆员三个不断生长着的有机部分构成的结合体。迄今为止开发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主要集中于系统管理和提供对馆藏的访问。智慧图书馆的出现扩展了图书馆自动化基础设施的范围并填补了传统功能模型未解决的空白。为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图书馆服务正不断创新,用户可以搜索图书馆目录、查看图书馆事件、预订图书馆设施和请求馆际互借服务。同时,考虑到在开发系统和提高功能性能方面投入的资源,图书馆和信息科学研究人员注意到,图书馆必须确定影响使用图书馆应用程序意愿的关键因素。笔者将从不同视角解读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内涵以确定这些关键因素(见表2)。

3 智慧图书馆模型构建

3.1 基础层

基础层次的嵌入是智慧图书馆构建立身之本和基础框架的支撑,包括技术驱动层和结构匹配层。

3.1.1 技术驱动层

智慧图书馆是信息技术视角下的物联网技术、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综合运用视域下,适应动态环境、感知用户需求、实现价值创造的创新服务的集中体现,能使图书馆的发展业务实现自动化下的管理智能优化[18]。技术层是智慧图书馆发展进化的关键,新技术(如传感技术、物理对象模型、射频识别RFID、短距离无线通信、本地化和上下文感知等)在智慧图书馆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书馆在信息研究领域作为基础设施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或者作为一个平台,已经被重新概念化为再分配技术[19],将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和文化基础设施的重新配置联系起来。公共图书馆在智慧城市的技术驱动下,可以有效完成内部转型,开展泛在服务。

3.1.2 结构匹配层

结构匹配层能够实现人员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网络结构的深度匹配。在人员配比上,智慧图书馆馆员必须有勇于接受新技术和新思想的能力,在资源共享和服务大众方面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如RFID技术、Zigbee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实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图书馆智能发展。智慧图书馆智能平台是一个融合的网络物理社会思维空间,以无处不在的互联、智能和计算为特征。它融合了各种事物,包括物理对象、网络服务、社交人员和认知思维。智慧图书馆不可或缺、相互依赖的三个子系统(包括管理的智能化、业务的自动化和服务的智慧化)是实现组织结构和网络结构的重要粘合剂。

表2 不同视角下智慧图书馆的内涵

3.2 核心层

核心层次的嵌入是智慧图书馆构建的中流砥柱和核心能力优势,包括智能孵化层和服务创新层。最能体现图书馆核心价值和服务水平的则是服务创新层。

3.2.1 智能孵化层

图书馆系统的一个重要而明显的变化是引入了第三方资源服务,如计算机、搜索引擎和学术数据库。特色资源和图书馆社区的发展对提升用户满意度至关重要。以技术为主导支撑的智慧图书馆,其发展与治理设置相结合的程度将关系到图书馆在公共生活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并促使我们思考图书馆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和公众期望。智慧图书馆能够对新技术做出积极的反应,并塑造出一个集散地、创客空间和共存的社区中心,为聚会、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包括创业活动在内的新形式的创造性生产提供丰富的空间[20],这是维护和扩展图书馆传统职权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战略选择。智慧图书馆促进了以高效基础设施、创新和颠覆为特征的知识活化与升级路径,是支持创业精神、创新、数字素养和创造性生产的空间。

3.2.2 服务创新层

图书馆在提供研究、教学和学习等核心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书馆的使命是为用户服务,因此它必须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发展[21]。智慧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机构,提供基础设施并以可靠的信息帮助实现个人和社会的潜在收益和融合,并实现服务场所的泛在化、服务空间的虚拟化、服务手段的智能化、服务方式的集成化、服务体验的满意化[22]。智慧图书馆服务包括内容服务、检索服务、交互服务、信息组织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其中,资源门户、主题服务、新颖性检索等信息组织服务旨在实现图书馆资源的知识处理和重组,可以提高资源的相关性和可用性,帮助用户快速筛选和定位所需资源,帮助图书馆开展咨询服务,支持用户与知识资源的交互[23]。

3.3 功能层

功能层次的嵌入是智慧图书馆构建的最终目的和系统结果呈现,包括生态耦合层和空间感知层。

3.3.1 生态耦合层

通过对智慧图书馆的构建能够实现信息生态、知识生态、创新生态、智慧生态的融合与拓展,智慧生态的构建可以全面展示图书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现状,对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有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实体通过虚拟、数字和无处不在的抽象构建互联互动的新型数字空间,推动网络智能世界的发展。随着虚拟信息空间的增多,学者们开始研究公共图书馆的社区建设能力、社会资本(个人资本和社区资本)的发展以及提供安全空间的信息基础[24]。图书馆生态系统的有效耦合与发展将实现系统内嵌入结构的稳定、能量流动的完善、物质循环的有条不紊及信息传递的快速有效,这些共同形成了生态耦合与稳定。

3.3.2 空间感知层

智慧图书馆能够实现物理空间、网络空间、社会空间、思维空间于一体的立体交互,同时实现各方面的相互渗透。物理空间主要解决智能图书馆的基本问题,是智慧图书馆的基础空间。在物理空间中,普通的真实对象(如图书资料、建筑架构、图书馆员等)由传感器和执行机构感知和控制,通过无线通信相互连接,在网络物理社会思维空间中建立交互。这类物理事物的特点是根据它们的功能进行感知、计算、通信和采取一定的自适应行动。感知有用性、感知交互性和感知易用性对用户使用智慧图书馆的态度和意图有显著性影响。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的用户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会影响其在使用信息或计算机系统等特定系统时的行为意图[25]。因此,从用户的角度设计和构建合适的智慧图书馆应用程序至关重要。对图书馆环境的感知交互性和满意度也是图书馆努力的一个方向。用户个体在使用特定服务或系统时的感知有用性将提高其对任务绩效的感知程度。

图1 智慧图书馆构建机理模型

4 构建策略

4.1 三个变化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慧图书馆的演化提供了重要支撑。智慧图书馆在基础层的发展与建设将实现图书馆的运作柔性化、结构动态化和边界拓展化。通过新技术的不断迭代进而完善对网络资源的汇聚,从而实现图书馆资源基础设施与虚拟网络的有效衔接、模式匹配和结构契合。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会提高智慧图书馆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智慧图书馆通过新技术和新空间的边界拓展来寻求其用户基础,进而体现其对更广泛公众的重要性和价值。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信息化服务水平。图书馆新专业知识的应用以及与外部组织网络合作关系的建立,进一步更新了技术和网络,并实现了资源传输的升级。

这些变化能够增强个人的学习欲望、知识共享意愿。智慧图书馆组织柔性的增强会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应对动态环境复杂情形的适应能力。

4.2 四个能力

4.2.1 用户偏好捕捉能力

图书馆应积极面对读者需求的挑战,尤其是在当前网络环境下,读者需求对软服务组件、价值和服务质量日益敏感[26]。智慧图书馆中的知识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信息系统为依托、以虚拟网络为延伸,实现不同知识呈现形式(如视频、音频、图片、文本等数字信息)、不同知识内容、不同信息种类的信息交互,并能串联起不同用户之间的偏好与需求,实现各网络拓扑节点之间的联动交互,从而为智慧图书馆耦合域的完善提供行为基础。

4.2.2 资源动态串联能力

在社会资本形成的背景下,智慧图书馆通过以图书馆为基础的活动建立网络,帮助人们发展自己的能力,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促进各种社会互动,并通过这些活动产生社会资本形式以及增强社会凝聚力。智慧图书馆框架下的资源形式和资源内容是进一步信息组织和信息交互的基础,同时也是影响用户持续使用的基础。资源动态串联能力能增强图书馆的适应能力,可以揭示用户体验与用户期望之间的差异,为图书馆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4.2.3 数据深度挖掘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迭代更新,人们对信息、知识、数据的认知利用能力和感知吸收能力随社会的不同演进形态而不断加深演变[27]。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深度挖掘与管理是智慧图书馆存在的必要前提。数据挖掘(Data Mining)能够实现从海量的数据资料中搜索并获得隐藏的系统信息,总结用户偏好,并通过统计分析、在线处理、信息检索、机器学习、专家系统(依靠过去的经验法则)和模式识别等诸多方法来实现数据的迭代升级,为智慧图书馆建立数据库知识发现(Knowledge-discovery in databases)提升智能管理优化能力。

4.2.4 服务模式创新能力

智慧图书馆能够保证服务需求要素的质量,提高信息组织服务要素的服务能力。内容服务是图书馆资源支持的一种方式。内容服务正向影响信息组织服务和交互服务。在网络环境下,随着电子资源的增加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图书馆的服务能力逐渐提高。由于用户和服务是图书馆讨论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因此基于用户体验来衡量用户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对于图书馆的发展至关重要。智能图书馆所构建的密集网络是利用一系列智能基础设施和设备提升图书馆治理效率的基础,能为创新、知识共享和公民参与提供新机遇,进而实现服务模式的创新。

4.3 五个态势

4.3.1 信息网络构建

智慧图书馆在新技术的反应循环、诱导催化下得以依托优质场域实现异质性资源创造和战略性资源聚合,彼此影响并紧密配合,在实现场域中环境与物种互生共融、信息传输完整流畅、能量与物质关联交互,使得主题契合发展、发展衬托主题的信息网络构建呈现出规范性、有序性、协调性和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图书馆的竞争力、增强了图书馆的向心力。

4.3.2 知识生态互动

智慧图书馆所蕴含的知识在个体、组织之间的传递与交流、转移与共享、融合与创新、协同与服务日渐成为推动知识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新技术环境的有效解读与运用能够实现图书馆机构关键因素的交互与耦合,这为图书馆扩展其服务和项目,并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运行和实践提供了重要推动力,也进一步为用户提供了知识生态下的智慧服务环境。

4.3.3 全集资源整合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使不同学科、领域或专业的数据库的可利用度大幅提升,彻底改变了图书馆的存在形式。智慧图书馆能够重新创造一种参与性更强、联系更紧密、更多样化的公共文化。在智慧图书馆人们可以有效使用多种在线资源并促使图书馆工作人员及时回应社区需求。智慧图书馆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能够依赖外部环境所提供的资源条件而生存,其生存基础和时空展开形式是以资源为载体的动态体现。

4.3.4 智慧架构嵌入

图书馆活动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向用户进行推广并谋求用户合作。推广活动的基本目的是指导用户使用图书馆并使其了解图书馆资源活化嵌入的智慧架构,通过利用图书馆各种资源促进他们的知识增长。因此,具有专业搜索和信息管理技能的图书馆员正成为综合研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4.3.5 创新体系升级

图书馆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和服务中心。新技术的出现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为图书馆资源、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开辟了新前景。智慧图书馆能够实现图书馆创新体系的升级与迭代,通过规划其营销方式并推广其资源,可以实现图书馆的形象和价值目标,满足现有和潜在用户的需要。智慧图书馆能够通过创造、提供和交换有价值的产品以满足个人和群体需求并实现社会化的管理,同时能够提供有价值的绩效信息,因此,图书馆的服务被赋予了更多的权重。开发和实施创新的综合性的体系能够为图书馆转型保驾护航。

5 结语

图书馆使用新技术能促进社会团体和部门之间更多的参与和合作,并进一步提升知识转移的效率。数字渠道成为解决网络在线问题的一种重要形式,从而为社会和经济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作为平台或网络节点的图书馆积极采用新技术,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集中力量实现资源的高效生产与配置。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过程的一个高级阶段和形态。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不再仅仅是图书馆,而是各种服务形式的混合体,它们汇集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新的公共空间。这种转变是由新技术以及创新政策环境对促进知识资本形成的合力所推动。社会资本是智慧图书馆构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社区资源,是联结个人和集体的互惠的社会网络,能创造价值,并可以产生信任、协调和合作。

(来稿时间:2018年12月)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