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应相辅相成,为何却“水火不容”
2019-08-15刘刚
刘刚
摘 要 如今的中国金融业可谓风风火火,中国商业银行的进利润屡创新高,金融业也成现代中国最活跃的行业之一,而与之相对的是制造业的艰难情况:成本增加,融资困难……金融业是服务业,它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制造业的繁华来给它提供活力,但是为何当代中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关键词 金融业;制造业;改革与发展
1 背景
1.1 金融业的改革
1977年以来,中国现代化的金融组织体系逐渐确立,从中央银行到四大行到各级银行体系的建立,证券市场的日渐完善,以及金融保险等行业体系的形成,使得中国金融行业获得稳步的发展。
中国金融改革首先是从银行也开始的。1977年就恢复了银行的基本秩序,1979年银行业发生的三件标志性事件是,农业银行的恢复,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去而成为专门的国家制定外汇银行,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成立,银行业的相应功能基本恢复。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专门的中央银行的定位更加明确。再之后交通银行成立,股份制商业银行诞生。之后各种具有专业功能的银行相应成立,商业银行也跟着中国入世发展模式更加多样化。
1979年10月的中国国际信托公司和1990年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应成立则拉开了中国信托业和中国证券业的序幕。而到2003年中国银行监管会的成立则表示中国监管“一行三会”的格局形成,成为了21世纪我国金融监管格局的雏形。这个局面一直到2017年才改变,2017年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一行三会”变成了“一行两会”。
2010年6月19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启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称,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此次在2005年汇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2017年成了金融监管局,保监会和银监会合并,从而形成了“一行两会一金”的格局。2018年继续扩大改革力度,增加了外资可占企业的资本金额。
1.2 制造业的改革
相比较金融业改革的亦步亦趋,中国制造业的变革可以说是聚变,时至今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确立无疑。
改革开放前,中国制造业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是制造的产品多为工业品,而且在文革时期还遭到极大的破坏。直到80年代中期,中国的制造业才开始重新崛起。在1988-1997年间,民营制造业进入大迸发时期,外资制造业也开始进入中国,“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是当时体制改革的两种代表模式。2010年月19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启,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称,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此次在2005年汇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在1998-至今,中国制造业融入世界,“中国制造”闻名世界。2010年6月19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启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称,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此次在2005年汇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1.3 当今金融业与制造业的现状及对比
至2011年,在中国的经济领域出现制造业与金融业冰火两重天的情景。金融业红红火火,制造业冷冷冰冰。银监会2012年2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超过万亿元大关,达到10412亿元,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同期增长36.3%,平均每天约赚28.5亿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制造业的艰难状况。原材料价格上升、劳动力上涨、融资困难且成本大幅增加,特别是以民营经济为主的中小制造企业,去年经营成本比前年增加近30%。利润严重下滑,亏损面日趋扩大。
2 原因分析
2.1 中国制造业发展遇到瓶颈
个人觉得原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自主研发能力的薄弱,我国制造业整体自主研发设计能力薄弱,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低,几乎所有工业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依赖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提供的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第二,自主营销品牌缺乏,我国制造业知名品牌企业的数量及影响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能力薄弱,缺乏全球营销经验,只会打“價格战”,主要依靠国外分销商或合作伙伴的营销网络开拓国际市场。相当一部分中国企业只是国际知名品牌的加工厂,为外资做零配件加工和代工生产,没有自主品牌和供销网络。第三,高水平人力资本匮乏,虽然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规模大、科技人力投入增长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人力投入强度不高,科技人才队伍质量不高,严重缺乏创新型人才。
2.2 中国金融行业民资资本后劲不足
以现在中国银行业为例,中国近乎没有体量庞大的民间私营商业银行,“四大行”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民间资本后劲十分不足。外资保险行业进入中国也无法独善其身,只能寻求“四大行”的庇护,甚至连信诺保险这种庞然大物,也只能“寄居”在中国工商银行的身下,管制依旧严格。
2.3 融资困难
首先,从小微企业方面看,其所存在的先天性不足是造成其融资难和融资贵的内在原因。个人企业和小型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管理结构不完善等特点都使得融资风险很高,使得这些企业很难在各大国有银行那里获得大的资金,而私营银行本身就实力不足,更加不敢面对风险,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
再者,中大型企业融资所需资金庞大,可是市场却没有相应完善,融资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等导致投资者对于资金投入十分慎重。而中国民营资本缺乏先天的可信度,自由市场独也远不及西方发达欧美国家,资金多流向“安全”的国营企业,这样就使得大型的民营企业生存十分困难,例如近年来多数大型互联网企业都到海外上市,可见一斑。
3 解决策略
3.1 减少存贷利息差,适当让利企业
从盈利结构看,息差贡献了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八成,中国强大的国家机器是这种情况根本保证。所以银行凭借相对小很多的力气获得大量的资金进行投资,身量庞大资金额乘上不合理的息差,使得在终端大量利润流入了银行。制造企业辛辛苦苦,结果都是给银行打工。一些制造业的企业主自我感叹:起得最早,睡得最晚;麻烦最多,快乐最少;干得最多,赚得最少。而且一些银行往往“晴天送雨伞,下雨收雨伞”。
3.2 打破行业垄断,开放民营银行
银行业的高利润得益于金融垄断。一方面企业融资困难,求资若渴;一方面民间资本放贷无路。而民营银行的开放,会使得中国金融业像当初制造业改革那样,获得迸发般的飞跃。
3.3 提高制造业本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普遍打价格战的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非常缺乏。就像中国制药业一样,每年药监会通过的新药高达几千种,但是真正核查下来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新药”只不过把已经过了专利期的旧药换新瓶,竞争力十分薄弱,由于这些“新药”谁都可以制作,市场又已经非常成熟,最终企业只能打价格战,利润空间十分有限。而鉴于新药研发十分困难,成功率极低,在中国近乎没有民营企业研发真正意义上的新药。其他制造业也存在相应的因素,这就导致制造业本身吸引力不足,而金融市场却又在国家机器下顽强的前行,所以才会出现今天这种金融业余制造业“水火不容”的表象。
参考文献:
[1]《中国金融发展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9-1姚遂
[2]《金融业适当让利,支持制造业发展》 机电商报网 2012-3-20 胡成中
[3]《中国制造业: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升级的紧迫性》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3-3 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