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2019-08-15俞红

读天下 2019年26期
关键词:文言文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摘要:新课改的最新要求提出需要加大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历史文化,被写进了语文教科书中,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传递文化历史知识,歌颂历史中的传统美德,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其文学素养,进而也使历史文化得到传承,但是现今初中语文教学中不重视文言文的教学,从而使文言文没有达到其起初教学的真实目的,所以为了更好地传播文言文,众多教育学家开始关注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 前言

初中语文主要以古诗词、文言文和阅读这三大部分组成,文言文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考试中也会有很多与文言文有关的题目,例如翻译一段文言文或解释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由此可见,文言文在初中语文中教学的重要性,所以为了更好地推进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育,加大文言文的重视,教育部针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最新改革,要求改进文言文教学方法,以下就是本文对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应用策略。

二、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概述

每当学生学习文言文时,都会产生厌烦的学习心理状态,这是因为文言文是古人用来表达心情的文章,表达方式与现代的说话方式大不相同,学生难以理解,学习起来有困难,又因为知识内容远离现今生活,加之文章内容不理解,致使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难度增加。传统文言文教学多以背诵为主,其背诵目的不在于灵活应用掌握语言技巧,而在于应付考试,取得高分,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对文言文的理解也相对表面和浅显,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真实情感,只是暂时性的记住,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这不是起初教育部将文言文引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真实目的。初中语文中引入文言文的真实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学生能在生活中灵活应用文言文,从而真正地将古代历史文化知识得到传颂和学习。所以要改变传统文言文的教学方式,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改变学生对文言文错误的看法,文言文不再是学生眼中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文章,而是充满情感色彩和具有故事性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要利用现有教学资源,首先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再结合现今网络或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用其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体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加深记忆,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就将文言文学会并灵活掌握。

三、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 课前朗读,帮助学生建立文言文基础

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还没有怎么学习过文言文,只学习过简短的古诗词,所以对文言文还相对不大了解,不知道该怎样学习文言文,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文言文基础,普及文言文的含义,让学生知道文言文不是古诗词,了解其与古诗词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从而进一步的推进文言文的教学。语文教学有四大内容,分别是听、说、读、写,由此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文章内容,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和大概内容,通过有感情的朗诵体会文章的真情实感,所以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一关键点,让学生在正式学习文言文时,先进行朗读,一方面告知学生文章中生僻字的读法,从而普及文言文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记忆,方便其日后的背诵。教师在上课前先将文言文给学生朗读一遍,纠正文字的发音,并告知学生该用什么语气语调进行朗读,接下来让学生自行进行朗诵,在正式上课时邀请学生上讲台上进行展示。例如初中语文《送东阳马生序》这一课,教师就可以利用朗读教学法来普及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先让学生进行熟读,可以分小组进行朗读,看哪个小组朗读速度快,就给予速度快的小组相应的奖励。通过速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本内容,还帮助学生背诵,学生经过速读,可以很快地记住文言文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 梳理知识线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生之所以不愿意学习文言文,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建立文言文学习体系,不懂得梳理知识线索,所以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其学习知识点的建立和知识内容的整理,从而加快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可以结合诵读文章开展知识梳理,让学生通过朗读文言文,结合自身的理解,总结出文章语句的大概内容。在培养学生建立自主学习能力时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对文言文中词语意思自主理解的能力,让学生经过练习,可以根据其自身的理解和平时积累的知识对词语进行更深刻的解释;另一方面是将词语带入语句,结合词语意思解释文章中的一段话,从而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通过不断地反复练习,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疏通和整理,建立适合其自身学习的学习方式。

(三) 翻译文言文,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文言文的难点就是翻译,因为其表达方式的特殊性,学生不能通过字面意思去理解其真是含义,要经过不断的深入研究,一字一句的解释才能将其真正含义解释出来,这个过程很漫长且枯燥,学生在这过程中会产生厌烦心理和抵触学习,从而不利于文言文课程的推进,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初中语文《桃花源记》,这一课讲的是一个关于世外桃源的故事,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教师要充分利用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开动脑筋,根据文章內容展开联想,或是给出一幅画,学生可以根据画的内容进行文言文的翻译,从而使原本枯燥无聊的翻译课,变得生动有趣,活跃课堂氛围,增进师生沟通。学生在不断地翻译过程中,加深文章内容的记忆,在日后默写时,可以根据理解进行背诵,这样的背诵方式不同于死记硬背,学生根据意思进行背诵,记忆更加深刻不易忘记。

四、 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要突破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增进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在生活实际中灵活运用文言文,进而推动文言文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文言文学习水平的提高,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童.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2]许茜茜.核心素养视阈下的语文版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7.

[3]刘志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49.

作者简介:

俞红,贵州省安顺市,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跳蹬场中学。

猜你喜欢

文言文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文言文阅读专练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