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9-08-15刘鹏雄

读天下 2019年26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至关重要,是获得知识、提升智力发展能力的主要来源;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实践,能够不断培养自身情感和意志力,也能够提升思想品德。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具体语文课堂教育中要使用恰当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热爱语文学科,科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深入解析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二者在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下相向而行,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具体语文课堂教育中要使用恰当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热爱语文学科,培养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个性化,科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上取得进步,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基于此,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很好地释放给学生,创造必要的教学条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达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下面,结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粗略谈一点见解。

一、 老师要有无私的爱

让我们的手在责斥时变得轻纤,在爱抚时更加温柔,关心爱护每一位同学,真诚地和他们交朋友。记得教学时,我们班里有一名从外地转来的学生,刚到这个班时,他对一切感到是那么的陌生,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显得畏手畏脚的,特别是对老师更是敬而远之,听课时总是心不在焉。于是,我找到了他,聊他的家乡、他的朋友、他的兴趣等,从他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与他谈心,并不时地鼓励他,推倒了他心灵上的围墙,使他很快进入了状态,听课效果也隨之渐入佳境,并能主动地去回答老师的提问,学习成绩很快就进入了班级前列。

教师更要重视对个人魅力的铸造。博学多才的教师能从灵魂上征服学生,让他们接纳。从知识上,教师必须要“凌驾”于学生之上,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学识是渊博的,是自己所不能企及的。在师生课堂教学和交流的过程中,这种落差是始终存在的,而且这种落差的广度、深度越大,对于课堂教学就越有利,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更新就会越有成效,特别是语文教师,丰厚渊博的知识储备更是尤为重要,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特别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积极阅读古今书籍,不断尝试练笔,本着“与学生一起学习”的思想,力求达到教学相长。

二、 要精心备课和精于设计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要以最少的时间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一方面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去钻研教材,一方面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知识的实际情况。从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入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只要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就是好方法。例如,我在准备《社戏》一课的教案时,设计了这样的思路: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那夜”的豆其实不过是普通的罗汉豆;“那夜”的戏也并不精彩,作者为何在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深入探究。通过点拨,让学生阅读有关词句、文段,点导结合,使学生悟出:作者怀念少年时代的生活,眷恋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情谊,向往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快乐,而这便是小说的主旨所在,备课时注重细节和关键性语句的把握,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只有充分阅读教材,吃透文本,才能走进作者的思想,以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来理解文章,对文章的重难点把握才能准确。对主题的理解才能够上升一个层次。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就会有的放矢,让学生少走弯路。如《台阶》一文,要教好这一课,关键在于指导学生把握父亲形象,读懂父亲对尊严的追求,对农村生产力落后的现状给予思考。教师应该紧扣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设计,那么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父亲形象,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

语文是一个贴近生活,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的学科,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体验、创造。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如《绿》一文,在学习文章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文章中的比喻句构成的相似点是什么?你还能把一潭绿色比喻成什么?同学们各抒己见,发挥想象,勇于表达,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激烈的讨论,不但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比喻这种修辞的认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在教读诗歌课时,主要以学生自己朗读、品析、学后联想等环节展开,真正将课堂给了他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 重视当堂练习的重要性,留给学生必要的课堂时间

在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往往注重动口能力,课堂实际书面作业就相对较少,写的训练常常被搁至课尾,拖到课外,课堂书面作业变成了课外作业,加重了学生负担,也大大降低课堂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把练笔落实在课堂,让学生当堂写,通过教师的巡视指导,可以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训练效果,那么汉字书写就会更端正、正确率更高、速度更快。因此,教师总是在每堂课中尽可能把教师活动压下来,保证学生课堂实际活动的时间,包括挤5-8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堂书面作业,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明显提高。

五、 要有行之有效的学法指导

很多学生成绩较差或不理想,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没有学习方法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懒于思考、观察;缺少学习兴趣;不喜欢课前预习;不会总结归纳知识;没有自学能力等等。学语文,就应该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文字的书写、工具书的使用、课外阅读到观察生活、随时练笔、积累资料、思辨感悟,可以说,在课堂上学法指导无处不在。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是第一步,良好的预习对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是非常关键有效的。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让他们能够抓住预习的内容,把握预习的重点,从而为课堂的学习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课堂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更快地进入听课状态。如在教学《新闻两则》时,可以鼓励学生去搜集报纸、网络等新闻资料,分析归纳这些资料的特点,如标题的类型、导语的概括性、语言的准确性等,这样学生就会对消息的特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起课文自然就如鱼得水、深入透彻了。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16.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8-10.

作者简介:

刘鹏雄,陕西省榆林市,陕西榆林子洲县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我的语文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