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显巧展现语文绝妙景致
2019-08-15黎春兰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如果我们只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教学将陷入科学主义的泥坑;如果我们只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教学将陷入人文主义的乌托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实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体的互动。这也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活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一、 巧教生字,挖掘人文内涵
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重要活动,但不能偏激,为训练而训练。生字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明白一点一横该如何去写,偏旁部首怎么搭配,又要让学生快速地记住这个字的难点,从学习中受到人文主义的教育。
我在教学“灾”字时,先让学生观察“灾”字的结构,然后想想上面的宝盖头像什么,接着板画大火在烧着房子,发生了很大的灾难,最后引导学生记忆:大火正在烧着房顶就是“灾”,我们平时在家里的时候,千万要注意用火、用电的安全,只有保证家里没有危险的火苗,才不会发生灾难。通过这样的教学,孩子们不但深深地记住了“灾”字的构字方法,在学习生字的同时也接受了一次安全知识的教育。
在教学中还有很多字也可以挖掘出人文的内涵,使枯燥的生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例如我在教学“森”字时,先给学生观看一段森林的录像,让学生感悟到一棵一棵的大树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片森林,森林在保护着地球上的人类和其他的生物,是我们的保护神。最后在指导“森”字的书写时巧妙地引导学生利用顺口溜来记忆:“人们在这块土地上先种了一片树林”,(衔接上面观看录像的情境,边说边范写上面的“木”)“后来人们又在这块土地上种了两片树林”(范写下面的“林”)——第一片树林看见后面的树弟弟们很开心,就很有礼貌地收起一只脚来对它们表示欢迎。(左边的“木”的“捺”变成“点”)因为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种了三片树林,所以这里就变成了一片森林!我们以后也要多种树,不要乱砍树木,让地球上多一点森林,这样我们的地球妈妈才会变得越来越漂亮,我们也会生活得越来越好!通过这样的方法,我将枯燥的写字教学寓于生动的故事情节之中,巧妙地将“工具人文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诸如此类的当“禾”变成偏旁,放在字的左边时,很礼貌地收起一只脚;提手旁、金字旁等都很礼貌地斜着身子;“三人成众,人多力量大”……这些都是在教会学生生字的同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时机。
二、 巧设情境,浸润人文精神
教学中,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情境,或设身处地与课文角色同悲共喜,或渲染氛围,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或借助游戏竞赛等丰富的形式,让学生一路伴随生命主体的体验。好学乐观向上,主动积极探求,善于团结合作,正确对待胜负,充分彰显灵性与个性……学生“浸润”于“人文精神”之中,又无须贴标签式的说教。
如王菘舟老师在执教《只有一个地球》时,对文中的“生态灾难”一词的教学是这样处理的:
教师首先询问同学们知道哪些生态灾难,然后请同学们想象生态灾难降临时的情景,再出示具体的数据讲述生态灾难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害,最后请同学们朗读文段并写下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什么是“生态灾难”,还明白了生态灾难对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对地球带来的无穷破坏。王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同时,也让孩子们经历了一次情感的升华。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个词语,还朝着“真、善、美”的境界走去,把“保护环境”的意识深深地植入了脑海中。这就实现了阅读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的结合。
三、 巧妙融合,将“工具人文化”
“文学在于欣赏人性的展开,欣赏语言表达的精美。文科课程首先是欣赏课程,在欣赏中有所感受,在欣赏中美化情怀。可是文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却不那么乐观:文才飞动的语文课变成了生字抄写课;真情流淌的作文课变成了八股式的模仿课;灵智生辉的哲理课变成了1、2、3的背诵课……”这是袁振国在他的《教育新理念》一书中所描述的令人担忧的情景。是的,缺失了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如同春天没有了绿色,那是多么单调枯燥!但是语文又不能舍弃它的工具性,字词句章要,听说读写也不可少。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机融合——将“工具人文化”。
我在教学小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自由读读课文,看看哪些词句最让你感动,边默读边圈划,并请学生将标出来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学生把词语写在黑板上之后,我便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讨论:首先看正误,然后看书写是否美观,最后讨论这些词句为什么使你感动。我认为,这个环节在体现“工具性”的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做到了将两者巧妙融合,使工具人文化:
首先,从学生这个层面来看。第一,黑板上的词语是学生阅读课文后写上去的,他之所以写上“这个词”而不是“那个词”,是经过了一番思考和选择的,因为“这个词”让他“感动”,而“那个词”没有让他“感动”,这里面就有“价值观”的判断;其次,讨论“书写是否美观”“哪个字书写美观”以及“谁的书写美观”,这又是一种审美的判断,说到底还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第三,讨论“这些词为什么使你感動”,这更是学生从词语引发的一种内心深处的感受,无疑也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接着,我们从教师这个层面来看。我设计这个环节本身就蕴含了我自身对这首小诗的理解,也就是说,我之所以是“这样设计”而不是“那样设计”,是有我自己的理由和思考的,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对文章的把握而设计的,体现了我特定的“情感”“思想”和关于语文教学的“理念”“态度”,绝不仅仅是“工具性”的体现。
作者简介:
黎春兰,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汀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