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门之舌”

2019-08-15陈巍

中国科技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达尼哈姆著作

陈巍

强大的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建立后,在其广阔的疆域内开展文化建设,鼓励各领域学术研究,从而为在中世纪领风骚数百年的伊斯兰科技成就打下基础。同时无法否认,作为当时的强势文化,伊斯兰文明掩盖乃至消融了许多被征服地区原有的知识传统。到9世纪后期,以巴格达为中心的阿拔斯王朝境内各种矛盾开始集中爆发,帝国的向心力由先前被压制的前伊斯兰文化复兴运动,以及其他新兴教派崛起所形成的合力所削弱,这导致从中亚到北非,涌现出多个区域性文化中心。

其中,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和巴格达相隔一整片无人居住的沙漠的也门,就是传统文化重新绽放的一个区域。摆脱强大帝国的束缚,显然很难是一个优雅平和的过程。有一位百科全书式学者,就活跃在这个复兴与动乱并存的时代,他就是哈姆达尼(Muhammadal-Hamdani, 893946或951).

喧嚣尘世

从姓氏可以看出,哈姆达尼出身于哈姆丹部落,这是也门北部的一个望族,在中世纪也门政坛上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哈姆达尼的家族则在首都萨那定居,以深厚的文学修养著称,哈姆达尼的名字伊本·哈利克,就取自他一位著名的诗人先祖,可见他被长辈寄予继承诗书文化的厚望。

然而,哈姆达尼出生时,也门局势异常动荡。混乱的时局又和也门错综复杂的历史遗产密不可分(至今仍是如此)。犹太教、希腊罗马文化、波斯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在那里共存。在政治上,号称继承当地原有传统的尤费里王朝,与巴格达所指派总督麾下的突厥军人、什叶派宗教领袖时而分庭抗礼,时而狼狈为患。9世纪末,尤费里王朝新继位的统治者被指责为登上宝座,犯下弑父罪行,而幕后操纵者正是他的祖父,已退位多年的老太上皇。这如同捅了马蜂窝,也门的秩序再难平息。

幼年的哈姆达尼目睹了从901年到913年,首都萨那被各方势力攻陷了20次,经过谈判投降了3次,另有5次攻而不克。直到916年,局势才在尤费里王朝掌控下,逐渐稳定下来。这场乱哄哄的争斗不仅摧毁民心,还破坏了支撑经济的也门北部焦夫地区的银矿。这对哈姆达尼的成长带来很明显的影响。他热情地支持他的部族在战争中的立场,认为造成乱象的根源在于乘虚而入的外部势力。

在他的长诗《割裂智识之伤》里,他回应了200年前阿拉伯半岛北部诗人阿萨迪对南阿拉伯部落的讽刺。原有的590诗句,有476句保存了下来,哈姆達尼为帮助读者理解,亲自撰写了详细的注释,使这首诗成为一部庞大的著作。在其他诗歌中,哈姆达尼也歌颂故乡,反对尤费里王朝拥护者中的外国人。这招致他先后2次被投入监狱。有记载说他于946年在狱中死去,也有人说他出狱后回到故乡继续从事著述,一直活到961年之后。

史地巨著

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促使哈姆达尼撰写了1部历史著作和1部地理著作,献给他的国家和人民。这2部著作分别是《王冠》和《对阿拉伯半岛的描述》。

《王冠》一书共10卷,其中只有4卷流传下来,其中第1、2和第10卷记录了南阿拉伯部族的世系表,第8卷描述了前阿拉伯时代也门的希木叶尔王国(尤费里王朝自称是其后裔)所建最早的城堡。在遗失的几卷里,据说第3卷讲述了南阿拉伯部族的美德,第46卷记载的是前伊斯兰时代南阿拉伯地区的历史,第7卷抒发了作者对虚假传统的批判,第9卷则是希木叶尔王国的碑铭。

《对阿拉伯半岛的描述》则是中世纪唯一一部系统描述阿拉伯半岛南部地理的著作。这部书以哈姆达尼本人广泛游历所进行的观察为主要来源,同时援引了同时代其他地理学家的描述,他熟悉托勒密、赫耳墨斯·特里斯墨吉斯忒斯、迪奥科里斯等希腊化时代学者的著作,也从阿拉伯和萨那本地的天文学著作中汲取了知识。在这部书的主体部分里,哈姆达尼从也门开始,介绍了阿拉伯半岛各地的自然、政治和经济地理状况。幸运的是,这部书完整地流传下来,因此我们能够了解到当时包括山峦、河谷、干谷、动植物情况、部落和居民的分布、城镇和城堡、人口数量、土地的耕作灌溉、朝圣之路的走向等珍贵信息。

哈姆达尼对地理和历史背景的重视,往往渗透到他的其他著作里。例如在他的医书中,他讨论了气象因素对动植物生长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在他的地理著作中,他又常以诗歌的形式,保留下与当时食物、气候、物价、家畜和矿藏有关的知识。

冶金全书

针对南阿拉伯的社会生活,哈姆达尼写了3本书,分别是<耕作方法》《论骆驼》和《论黄白两种贵金属》,其中只有最晚完成的第3本书保存了下来。不过可以顺便提及的是,从哈姆达尼著作的残卷里,我们仍可以知道很多也门农业的历史碎片。例如当时曾从斯里兰卡引种过芒果,人们可能已经开始种植咖啡和另一种提神植物巧茶,此外,还包括许多关于高梁和小麦种植的知识。

《论黄白两种贵金属》是哈姆达尼重要的冶金学著作,他对黄金和白银这2种贵金属的所有方面,包括宗教、文学记载和语言学等都进行了详细讨论。但在书中最主要的,还是对阿拉伯、伊朗和东非地区矿产分布,阿拉伯地区提炼、提纯、测定、镀金、焊接等冶金技术,以及货币铸造、用金箔装裱书籍、玻璃生产等工艺首次进行的广泛描述,堪称阿拉伯冶金史上最早、最全面的著作。

虽然在书中引用了古兰经等阿拉伯语汇,但哈姆达尼透露,书中内容主要依据是他本人在也门矿坑中的观察、问询在那里劳作的工人和冶金铸造专家所获取的知识。这些工匠早在前伊斯兰时代就从波斯迁移到也门,因此许多术语都源于伊朗地区。也门久负盛名的武器盔甲锻造技术,可以追溯到希木叶尔时代,原材料中的钢材则主要来自印度。对于金属起源和它们对人体的影响等问题,哈姆达尼提到了亚里士多德、迪奥科里斯和希波克拉底等希腊学者。因此这部书本身就是文化融合的产物。

在当时盛行的冶金术风气里,哈姆达尼的观点可谓是一股清流。他不认同借助灵药,可以把贱金属转换成贵金属。他坚持黄金来自于金矿石,白银来自于银矿石,而不是来自任何其他种类金属。金属通过精心准备的化学工艺过程得到提纯,而无需魔法或其他仪式。哈姆达尼对工艺细节的记载相当精确,依照他的描述,可以对许多仪器进行复原。

通过亲身体验和与工匠近距离接触,哈姆达尼对采矿和冶炼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认识颇深。在《论黄白两种贵金属》中,他还记录了一些医学知识,有的是贵金属的医疗效果,如用黄金减轻烧伤、治疗皮疹,金、银、铜、锑、汞等金属的医学用途等,另外一些是金属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如接触汞蒸气引发偏瘫、含铅和铜的烟雾会伤害牙齿、损害腰部等。为预防上述危害,冶金作坊会在炉子和工匠之间砌一堵墙,或让工匠掩住口鼻。

总之,从哈姆达尼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他不仅拥有杰出学者所应有的独立精神,还是一位勇敢的爱国者。他并不畏惧时局的动荡和牢狱的威胁,敢于与外来势力相对抗,而竭力留下本民族和本地区的珍贵记忆。他并不盲从于托勒密、亚里士多德等先贤,而是主要以自己的经历和观察为基础,以求实精神为指导,记录本地区的地理风貌和本民族的工艺遗产。这些优秀品质,使他被尊称为“也门之舌”。

猜你喜欢

达尼哈姆著作
印度煤老板亚洲新首富
我爱吕西安
秒变戏精
进步与退步
试论儒家和道家著作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谁动了巧克力饼
画家的数学著作
“达你所愿 秀出精彩”,达尼首届线上音乐大赛已经启动
丹麦达尼SIAV2015
毛主席著作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