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观察家)
2019-08-15王义桅
王义桅
近来,有经济学家吁中国放弃发展中国家身份,因为美国方面已不想继续承认中国拥有这一地位。这些经济学家陷入了技术思维,更重要的是美式思维。中国究竟是不是发展中国家,需要跳出贸易战、WTO改革和美国视角来看。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这不是我们自封的,而是世界银行、世贸组织等联合国相关机构认可的。比如,世贸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基本可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二大类是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0美元的国家;第三大类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成员。中国属于第三大类。
历史上,在“三个世界”理论体系里,发展中国家曾一度被称为“第三世界”,是中国的阵营和归宿。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发展中国家身份的理解,也必须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考虑。我们首先要检讨“老三论”。
一是好处论。发展中国家意味着中国能获得世界银行低利息的贷款,还有比发达国家更低的关税、上千亿的无偿救助捐款,以及更多碳排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所以有种说法是中国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是想得到它的好处。
二是脱贫论。发展中国家等同于贫困落后。倘如此,中国现在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了。这就好像贫困县的帽子,到底要不要摘。不摘,会有很多政策福利。如果摘了,名声上好很多,也会算入政绩,就是没有福利了。等我们国家明年14亿人民全面脱贫之后,人家更会渲染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了,毕竟美国也不敢说国内全面脱贫。
三是惯性论。这么多年习惯自己是发展中国家,要摘帽,不容易。特朗普指责中国以发展中国家搪塞责任,欺骗国际社会,就是利用这种心理。
其实,我们更应该从“新三论”角度理解中国为何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
一是意识论。伟大复兴是让各国都能复兴,而不光是自己复兴,更不是以牺牲别国为代价。中国的外交原则从原来的不干涉内政到现在的强调国际责任,两者如何统一?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名词是“帕累托改进”,中国学者张宇燕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孔子改进”。“孔子改进”的层次更高,因为孔子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如果自己要成功,我也要叫别人成功,我自己要富裕,也要别人跟着我一块富裕。
二是责任论。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是中国外交的底线,也是不忘初心。中国在定义发展中国家,而不需要美国来定义;正如中国在定义社会主义国家,不需要美国来定义一样。美西方就想把中国从发展中阵营剥离出来,又不承认也不会与你分享发达国家权力,试图捧杀和孤立中国。发展中国家与贫困落后没有必然联系,更多的是国际政治身份与定位:我们永远站在发展中国家这边,因为他们占据了世界人口的七成。站在世界上多数人一边,这是我们外交公平正义的源泉。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代表的是发展中国家权益。
一句话,发展中国家是中国的世界责任!
三是命运论。发展中国家过去有着共同或类似的遭遇,它们都曾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今天它们具有共同的任务与愿望,那就是改革全球治理结构和国际秩序,使之更体现发展中国家权益,未来还越来越体现为共同命运,因而坚持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定位,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
发展中国家既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既是国际认定,也是自我意识,是互动的,也是辩证的。中国定位自己为发展中国家,不是谦虚,更不是虚伪,而是证明我们仍有发展潜力,关键词是发展中,而非简单的发展。
当然,中国自我定位为发展中国家,世界称中国为超级大国,综合一下,中国或可称为“超级发展中国家”。中国可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正如“一带一路”既是南南合作,也是南北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中国的多重身份及包容性文化,不是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障碍,反而是优势,是改革现行全球治理结构和国际秩序的希望。▲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