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水稻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策略探讨

2019-08-15朱凡

中国稻米 2019年4期
关键词:稻米农户加工

朱凡

(天津农学院,天津30038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发农业的各项功能,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达3 020万hm2,比2016年增加1.36万hm2,稻谷总产量20 856万t,为目前年产最高水平,并且我国政策性稻谷库存已达1.5亿t;但是大米的进口量却在持续增加,2017年我国大米进口同比增长13%[1]。稻米产量增加,粮仓满盈,进口量却在持续增加,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矛盾突出,这与我国过去片面追求水稻高产、品质结构单一有关,也有产业体系不健全、产业发展中生产经营模式落后、产业功能开发少的原因。于天津而言,除了面临全国水稻产业的共性问题之外,还面临着产业发展缓慢、优质稻米出口和内销困难重重、“小站稻”品牌日渐衰落等问题。针对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 天津市水稻产业整体发展情况

1.1 天津市水稻种植面积

受水资源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2001年以来天津水稻栽种面积出现动态变化趋势。1997—2004年,天津出现较为严重的旱灾,惨重年份年降水量比正常年间减少30%,农业可用水量非常有限,稻米栽植全部靠地下水灌溉,不但电费增加,人工、化肥成本也随之增加,稻农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以及增产增收难的双重打击,极大挫伤了稻农的种稻积极性[2]。2003年水稻面积锐减至7 000 hm2。2005年以后情况略微好转,水稻种植面积有所增加。2011年以后,天津地区部分棉田改为稻田,水稻种植面积略有增加。2005—2016年间,水稻种植面积在1.4~1.8万hm2之间,2016年种植面积最多,为1.77万hm2。天津市水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但是历年水稻产量较为稳定,单位面积稻谷产量为400~550 kg/667 m2,2001—2016 年间,有不连续 7 年的单位稻谷产量超过500 kg/667 m2。

1.2 天津市水稻种植布局

作为传统的粳稻种植区,天津种植稻米的历史很长,津南种植的“小站稻”享誉国际。根据地理位置、水源情况、栽培习惯、种植方式等因素,上世纪将天津稻区划分为滨海老稻区、南部不稳定稻区、中部稻区和北部山前平原分散种植区。2002年以后,在行政区划、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天津市种植水稻区域变化较大,种植区域逐渐集中在宝坻、宁河、蓟州等地,尤其是集中在了宝坻区和宁河区,2010年后宝坻区和宁河区水稻种植面积占天津市水稻播种面积的 90%以上[3]。

1.3 天津市水稻产业主导模式

1.3.1 种植大户经营模式

种植大户经营模式是指一些具备水稻种植经验、懂得水稻种植技术并且有资金实力的大户,通过土地转让取得土地使用权,扩大自己的种植面积,集中耕作生产实现连片经营。据“百乡万户”天津调研组调研数据,宝坻区欢喜庄村孟庆河、王松柏、王海等种粮大户,2017年,他们每人承包了近13.4 hm2土地种植水稻。每667 m2土地流转费用1 000元;每667 m2约700元的生产成本,包括200元的育秧费用、70元的插秧费用、185元的施肥费用、105元的植保费用、140元的收割及水电费用。每667 m2成本共计1 700元。每667 m2稻田可以生产700 kg稻谷,按每kg 2.8元的价格计算,能获得1 960元的收入,如果不考虑自己的人工成本和现金投入财务成本,可获得260元的收益。2018年,这几位种粮大户每667 m2承包土地的租金涨到了1 120元,且随着农资和其他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用传统方式进行水稻生产的种植效益并不高。

图1 天津稻米产业各环节流程

1.3.2“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主要是指以家庭户生产经营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共同组织部分生产经营环节,发挥集体优势形成规模生产。合作社以较低的市场价格为农户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并免费提供农业科技咨询、技术指导等,农户还可以高性价比的享受合作社的耕作、收割、移栽等农业机械化服务[4]。农户则需要按照合作社统一的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收获的粮食产品全部归农民,但合作社可以根据市场价格优先购买农户的粮食。这种统一采购各种农用物资的方式,能够降低市场价格;统一进行产品销售的模式,能够增加市场话语权,降低市场风险。以宝坻区大唐镇董塔村的水岸云天合作社为例,合作社种植46.7 hm2土地,基地农户种植60.0 hm2土地,合作社采用了蟹稻种养模式,每667 m2水稻生产成本为700元,有300元的养蟹费用,1 100元的土地转让费用,每667 m2土地共计成本2 100元;产出稻谷600 kg,每kg售价2.8元;可产螃蟹10 kg左右,每kg售价80元。最终每667 m2收益为380元,是种植大户收益的1.46倍。

1.3.3“龙头企业+基地+订单种植”经营模式

“龙头企业+基地+订单种植”经营模式主要是以稻米生产经营为主体的企业,直接向农民出让土地,雇佣农业生产劳动者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通过综合管理,实现规模经济。订单种植是一种现代农户省力销售的经营模式,农户按照自己与农村组织和农产品购买者之间签订的订单确定栽培种植农产品的数量,按照购买方提供的生产技术标准种植,保证订单农产品的质量[5]。对农户来说,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对企业和农村组织来说,能够保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天津市优质小站稻开发公司是一家集稻米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公司从农户手里承包了80 hm2土地进行水稻种植,每667 m2稻米生产成本1 200元,生产成本低于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

2 天津市水稻产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链上游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

2.1.1 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龙头企业+基地+订单种植”经营模式比“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生产成本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商业模式与大型商业管理模式之间没有太大差距,但就纯收入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是种植大户经营模式的3倍左右。虽然天津市整体水稻机械化程度较高,水稻生产性服务也做的不错,但由于土地流转费用、投入品、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推动了水稻生产成本的上涨,对于农业经营者的经济性影响较大。

2.1.2“重产轻质”、“以化肥产米”理念难改变

天津市稻米从业者普遍存在着“重产轻质”的现象,这与天津市稻米发展规划和国家发展优质稻米生产的理念都不太符合。“重产轻质”的观念也是造成订单种植模式履约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地区施肥方式目前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施肥,导致施肥不均、氮磷超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

2.1.3 生产环节缺乏基础数据记录

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大量的稻农、大户、合作社都没有稻田操作规程和基础数据记录,全是负责技术种植的人凭借以往的种植经验生产,造成产后的可追溯性低。没有操作规程一方面原因是农业生产技术日新月异,多样性和变化性较强,技术规程的更新周期长,实用性低;另一方面原因是除了准备建立稻米可追溯体系的生产经营者,其他生产者没有制定操作规程的意识。基础数据记录缺乏的原因一方面是长期的种植习惯导致,另一方面是记录工作琐碎、周期性长。

2.2 产业链中游加工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

2.2.1 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和过度加工矛盾突出

稻米加工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上下游产业稳步发展的协调器,目前天津市稻米加工产业面临着产业链条短、产品结构单一,对于新时代消费者需求结构转型把握不足,降低了产业环节的收益,缩短了产业链条,并让加工企业处于价值链的末端。天津稻谷加工企业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的精深加工水平跟不上国内先进省份的加工水平,一些农户将稻谷卖给东北的稻米企业加工,稻米成品再卖回天津市场;二是整体出现小而散的现象,这与天津稻米产量本身少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一些稻米加工企业质量差、效益低,还出现一些资源闲置现象;三是产品品质单一,精细化加工程度低,加工行业存在着同质化现象。过度加工主要在于企业追求“白、细、精”,加工流程不断增加,导致大米中富含的营养元素被抛光技术去除。因此,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与过度加工之间的矛盾凸显,增加了产业链延伸的难度。

2.2.2 稻米市场信息化管理技术较弱

目前稻米加工物流的信息化管理技术还比较薄弱,稻米企业经营和生产信息不能够及时的传递和共享,流通成本始终较高,线上销售的稻米数量始终有限,“崔晶博士食味米”和“日思小站稻”都通过创意线上营销手段销售过稻米,但创意营销期过后,稻米销量还是维持在以前的水平。

2.3 产业链下游拓展渠道环节存在的问题

2.3.1 品牌衰落,特色不突出

天津市本身不是水稻主产省份,却有“小站稻”、“黄庄洼大米”、“宁河大米”、“宝坻大米”等多个稻米品牌,但各个品牌存在同质化现象,特色不突出。“小站稻”是我国较早优质粳稻的品牌,也是全国粮食作物中第1个获得地理标志商标和原产地商标的品牌,还是我国北方粳稻区第1个著名产地品牌,但是近些年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天津本身水资源少等因素的制约,“小站稻”品牌不断衰落,很难重回当年的辉煌。天津本地市场被东北大米占领。

2.3.2 对消费者需求把握不准,产品渠道少

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出现了新变化,大家越来越注重品质、口感,重视农事体验、社区营销和配送服务,但是很多稻米经销商的投入较少,未能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持续进行产品升级和增加服务,且产品销售渠道较窄。近年,“小站稻”基本没有出口,黄庄洼大米主要销售渠道在于食品集团的直销店,而一些消费者常去的大型超市稻米销售集中于“稻花香”“秋田小町”“五常大米”等品牌。

2.3.3 消费者习惯部分导致本地大米食用品质下降

新米的香气保持在6个月左右。通过访问了解到天津市民家里如果有“稻花香”的大米和天津本地的米,其优先吃“稻花香”的大米,最后吃天津本地的米,到吃天津本地产大米的时候米的香气基本已经散失,品质有所下降。

2.4 产业链中各环节衔接存在的问题

2.4.1 产业链增值能力低

从天津稻米生产贮藏环节、加工流通、销售渠道等环节来说,产业链上游成本逐渐升高,生产者风险增加;中游存在着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和过度加工现象突出的矛盾;下游存在着品牌衰落、特色不突出,对消费者需求把握不准,产品渠道少,导致产业链中游增值能力低。

2.4.2 存在产销脱节情况

天津水稻产业链衔接松散,没有形成产业链纵向一体化的格局,目前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者和消费者衔接较少,生产者注重稻米产量,消费者注重稻米品质;第二种是受劣币驱逐良币的影响,真正优质的产品难以优价。

2.4.3 订单种植中履约率低

由于信息不对称,各个环节主体的谈判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对等,导致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合理,产业链上中下游成员互相缺乏信任,订单合同难以长期维持下去,一是市场行情不好时,农民担心收购企业会降低采购价格或者提高采购标准,而当市场行情较好时,农民也会出现毁约现象,不按照合同约定将稻米出售给订单采购方,而是进入市场中逐利;二是农户存在私自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或者是过量使用氮肥,甚至掺杂其他高产品种,同时企业也会制定一些种植壁垒,压榨农户的利益,双方违约的情况经常发生[6]。

3 国内外水稻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3.1 国外水稻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3.1.1 日本“六次产业化”经验

在发展过程中,日本也面临着农村衰落的现象。为了振兴乡村,改变农业发展前景,1996年,日本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首先提出了“六次产业”的概念。该概念是指把农业生产向二、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中集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由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1+2+3)或相乘(1×2×3)恰好都等于 6,故而产生了“六次产业”的概念。今村奈良臣提出相乘不但蕴含着积累的过程,而且也体现了农业中三次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互相制约的紧密联系,通过乘数效应的集聚,让农户更多分享第二、三产业的利润,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和多功能性发展。日本在六次产业化过程中:从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的逐步推进;逐渐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主导地位演变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优势地位;从生产初级农产品的主导地位到制造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逐步推进。不断提高产业附加值、产业加工技术、产业盈利能力,最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7]。

对于水稻产业来说,以长野县饭山市传统水稻产区柳原为例,在“六次产业”方面,柳原有100 hm2水田,250家农户。营农组织管理着72 hm2稻田,224家农户接受组织的管理。组织中的5个人轮番操作3台插秧机、5台联合收割机、6台拖拉机,负责全部稻田的机械化服务工作。而锄草、施肥等简单的技术生产环节则由农户自己负责。迁出本地业主的田地由营农组织中的其他成员栽培种植。并且,营农组织中有专门用于酿酒的稻田(5 hm2)。此外,柳原营农组织还通过订单生产销售小寿司、粘糕等大米制品,通过“六次产业”,巩固了农业基础,提高了农作物生产效率,增加了农产品的销量。

3.1.2 美国农业综合化经营的经验

美国有一套“农业综合化经营”体系,全国劳动力的17%都在这个体系中就业,将农业本身所能吸收的劳动力提高了很多倍。这都得益于美国把在工业部门中先发展而后成熟的管理办法、经验引入农业生产中,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促进了产业融合,延伸了产业链条。例如,在食品生产和销售系统中,它包括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的采购和加工、批发、零售和餐馆等,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体系。

美国通过推进稻米产业规模化经营管理模式,将村级产业相互渗透、前后联动、要素集聚,形成了农业综合化的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同时带动资源、技术和市场需求在农业产业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促进稻米标准化生产,提升稻米产业的附加值,最终扩大产业规模、拓展产业功能和增加农业增收渠道。

3.2 国内水稻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3.2.1“产加销一体化”模式促进转型升级

“产加销一体化”模式是以生产环节为基础,加工环节为核心,销售环节为主,市场监管为保证的经营方式。通过龙头企业的强力推动,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有机结合,降低了各个经营主体的产加销成本,并且订单生产还有利于品牌建设和对有问题产品的全程跟踪追溯,能够实现生产者、加工企业和销售商之间实现“双赢”[8]。

3.2.2“三产融合”模式促进转型升级

中国提出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农事体验感”较强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业产业链与农民利益关联等。目前,农村“三产融合”已探索出多种整合模式。一是种养结合型,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如鱼稻、虾稻、蟹稻、鸭稻共养,就是此种模式。二是链条延伸型,主要做法是强化农业生产,纵向延伸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链条,拓展产业价值。这也是目前农业产业采取的比较多的一种模式。三是功能拓展型,可以理解为“农业+旅游业”的融合,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有些地方尝试建立稻文化馆、开展水稻农事体验活动就是该模式的探索。四是技术渗透型,包括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等。五是多元复合型,指集各种资源、技术、优势一体化的复合型农业综合经营体[9] 。

4 天津市水稻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策略

4.1 走产业融合的转型升级之路,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天津水稻产业转型需要通过种养结合型、链条延伸型、功能拓展型、技术渗透型、多元复合型的方式实现产业融合,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第一产业侧重于规模增值、服务增值,走种养结合型发展之路;第二产业侧重于产品增值、服务增值,走链条延伸和技术渗透之路;第三产业侧重于品牌增值、服务增值,走功能拓展和多元复合之路。天津水稻产业的三产融合主要通过龙头企业的链接增值来实现,构建“合作社+龙头企业+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外包服务业+中小企业集群”、“经销商+稻米产业联盟+消费者”的创新性组织模式,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活力,提高订单种植履约率,同时让农民能够切实分享全产业链中增值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合作社、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推动产业绿色发展,让现代“种养、加工、销售”与休闲观光产业同步推进,走绿色、生态、循环的产业融合之路。

4.2 明确绿色化、优质化的产业发展方向,重塑产业体系

深入推进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是现代农业产业的题中之义,水稻产业绿色化、优质化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由之路。尤其对天津来说,稻米市场占有份额有限,很难与东北、湖南、江苏等水稻主产区抢占中低端稻米市场[10]。需走绿色化、优质化道路,聚焦发展水稻科技、高端米业、现代种苗业、生态混养业、休闲农业,将天津市米业建成高端米业、现代种苗业的示范区,实施粳稻精品育种战略,培育筛选优质绿色适宜轻简栽培的水稻新品种,制定高端米水稻品种栽培技术、加工技术、储运技术等技术规程,引导生产经营者做好基础数据记录,改善生产环节“重产轻质”、“以肥产米”的理念,重塑产业发展体系。

4.3 加快提升深加工产能,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优质化稻米之路需要稻米产业从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环节,发展绿色、生态、循环经济,走产品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和价值链之路。一是提高稻壳、米糠和碎米的精深加工水平,综合利用稻米加工副产物。二是加强研发以大米为原料的主食、零食,开发多功能米,促进稻米产品的多样化,引领国内市场的稻米文化。三是提升稻米贮藏加工水平,从技术层面保持米的香味。通过促进稻米产能优化发展,推动产业链中游健康发展,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发展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加工新模式,同时引导加工企业向产业上游延伸带动农户发展水稻生产,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完善服务网络的建设。

4.4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虽然天津水稻种植面积较小,但是天津水稻科技水平较高,天津市育成的国审杂交粳稻品种数量排全国前列。今后天津市要继续依托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新品种研发基地,保证天津水稻育种水平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同时开展基础研究、前沿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并组织精深加工新产品研发,绿色生态循环关键技术研发,提升产学研水平,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4.5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推进集聚集群发展

依托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合理的布局稻米原料基地和加工基地,形成生产与加工、企业与农户、服务与消费者之间相互衔接联动的上下游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加工企业向农业园区集聚,同时加强对产业经营主体的正面引导,遏制产能盲目扩张、重建浪费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整个产业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及时传递、共享稻米企业生产和经营信息,减少产业流通成本。

4.6 强化品牌战略发展,开发产业多种功能

实施“品种+产地+加工企业+商标”四位一体品牌战略,明确小站稻、黄庄洼大米、宝坻大米、宁河大米品牌的种源,同时实施品牌扩展策略,以区域公共品牌为母品牌、企业品牌为子品牌,实施产品组合策略。做好宣传引导,同时加强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推动稻农和米业一体化联动发展。突出天津水稻的文化底蕴,利用产品差异化和特色经济推动品牌营销,增加产品附加值,利用众筹以及其他新型互联网营销方式,推动水稻生产销售升级。同时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业”、设计水稻创意种植景观,开发水稻产业的多种功能。

猜你喜欢

稻米农户加工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