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大决战
——武定县脱贫攻坚摘帽片断

2019-08-15杨继渊

金沙江文艺 2019年12期
关键词:贫困户攻坚

◎杨继渊

摆脱贫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准攻坚的伟大战略目标。

滇中武定县,是楚雄州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楚雄彝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决战贫魔,拔除穷根,武定县27.96万各族人民在党中央攻坚拔寨的冲锋号角激荡下,在省州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谱写许多可歌可泣的壮美华章。

精准统筹 保障全面脱贫

坚持以打赢脱贫攻坚战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结合县情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是中共武定县委、县人民政府群策群力搭成的共识。

从1986年起,国家级贫困县帽子戴了30多年的武定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难解难分。

面对特殊的县情,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打好 “组合拳”。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大力实施发展生产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社会保障兜底 “五个一批”工程;扎实开展集中攻坚、基础设施会战、产业提质增收、民生工程改善、社会事业推进、培训就业促进、生态恢复保护 “七大攻坚行动”,分年度制定实施脱贫专项规划,政策优先倾斜、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责任优先落实,引领贫困群众建设新家园、发展新产业、打造新环境、过上新生活。推进 “大扶贫”: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市场、行业、社会各方面作用,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吸引各种市场主体到贫困乡村投资兴业,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扶贫、参与扶贫、支持扶贫的浓厚氛围。开辟 “新路径”: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扶贫路径,实施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避免用老法子、走老路子、钻老套子,实现扶贫资金由 “大水漫灌”向 “精准滴灌”转变,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扶贫开发模式由 “输血”式向 “造血”式转变。强化 “挂包帮”:坚持 “县负总责、乡镇主抓、部门配合”的脱贫攻坚工作体制,强化挂包单位和帮扶干部脱贫工作责任;坚持 “一把手”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实行脱贫攻坚目标考核和责任倒查追究机制,确保工作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到2019年底,全县6.6万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59个贫困行政村7个贫困乡镇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县摘帽。

指尖彝绣 绣出脱贫大订单

“今天上午,我们又拿到了500万元的订单。”武定县猫街镇仓房村委会,村民李丛梅高兴地说。

在脱贫攻坚中,猫街镇针对仓房村“人均耕地少,留守妇女多”的实际,找准该村妇女心灵手巧 “普遍有一定彝绣功底”的优势,大力发展彝族刺绣产业,进一步拓宽群众脱贫致富增收的渠道。

为使仓房村妇女彝绣与市场对接,挂包该村的州委老干局与镇、村党组织反复研究、筛选后,挑选楚雄纳苏彝绣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再依托沪滇文化帮扶重点项目——上海东方卫视精准扶贫公益纪实节目《我们在行动》第三季走进武定县的契机,李丛梅等7位彝族绣娘指尖彝绣励志脱贫的故事,成为该节目的惊艳主角,被推荐到北京参加中国时装行业领军品牌依文集团发起的 “深山集市”;到上海参加了大型女性真人秀节目《妈妈咪呀》录制。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设计师,在针法、花样、产品设计上进行创新,紧随时代潮流的猫街彝绣产品热销北京、上海等地。

2017年6月,李丛梅通过培训建立绣娘队伍,并组建了 “猫街镇传承彝绣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96人。构建了 “基金+企业+合作社+绣娘”的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模式,并以仓房村为基地辐射带动全镇彝绣产业的发展。目前,59名妇女入选 “纳苏绣娘库”成为长期订单绣娘,合作社已帮助10户贫困户家庭和9名残疾人通过彝绣增收脱贫。

在猫街镇,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普玉珍创办的雄冠彝绣厂。20多年来,普玉珍培训绣娘1万多人,为辐射带动猫街彝绣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插上 “创新、时尚”的翅膀,昔日隐藏在大山深处的精美彝绣,通过订单飞向广阔的世界。

深山核桃闯进大都市

“现在还有客商要50吨干品,我们没有货啦。简直是供不应求,要等到八九月份了!”2019年初夏,走进武定县白路镇营盘村委会中沟村核桃专业合作社,社长樊则云告诉我们。

武定县西南部的白路镇,青山叠叠,溪水潺潺,蓝天白云,气候冷凉,最宜种植核桃。商品意识不强的年代,村民零星种植核桃的历史悠久,有 “核桃之乡”的美称。近年来,该镇依托 “核桃之乡”大力打造 “白环公路绿色经济走廊带”“白岔路绿色经济走廊带”建设,发展核桃产业,着力把核桃推向国内外大市场,使核桃成为当地农民群众脱贫增收的 “摇钱树”“致富树”,成为山区农民群众脱贫增收的致富产业。

中沟村是白路镇的核桃种植示范基地。目前,全村19户种植核桃1200多亩,户均50多亩,全村核桃年产值达100多万元,实现了增收致富。中沟村核桃种植大户樊则云家,从2010年5月起,投入注册资金150万元,成立白路镇中沟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管理人员5人,技术人员12人,以技术为依托,以质量为核心,统一供应种苗,统一生产技术指导,统一产品包装、储藏、运输、销售,年产量246吨,产值616万元。樊则云家还带动了周边钱绍芝、杨太村、杨太全、杨富涛等147户贫困户689人种植核桃脱贫。

“我们中沟核桃皮薄肉香,商标品牌已通过国家注册认证。中沟核桃产品分为青果和干果,青果作为蔬菜销售到较近的昆明、攀枝花市场;干果已进入上海、广州、北京等国内大中城市,在市场上非常畅销。”樊则云兴高采烈地说。

在脱贫攻坚中,皮薄肉肥味香的中沟核桃,已成为白路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甜蜜产业助推增收致富

武定县猫街镇大厂村委会,乡间的房前屋后、闲坡空地,桃花灿然,梨花如雪,菜花金黄,蜂飞蝶舞。田地农事空闲之际,村民们正忙着收拾蜂箱,改良中蜂,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猫街镇大厂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结合本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蜂养殖,带动村民脱贫增收致富。

看准潜在商机,前来投资的年青经理付志忠,边忙着收拾蜂箱,边说∶“自己通过考察陕西、山西、河南、广西、贵州等地的中蜂养殖以后,觉得猫街镇大厂村委会是中蜂优质蜜的天然生产理想基地。大厂村的蜂蜜品质好,小蜜蜂多,发展前景广阔。只是目前还粗放管理,不会取蜜,产量低,急需进行改良。改良以后,每箱一年可以提高产蜜10公斤左右,争取有更好更多的收获。”

地处武定猫街镇中南部的大厂村委会,距镇政府驻地14 公里,国土面积15.10平方公里,海拔2365.00米,区域气候条件优越,山多地少,森林覆盖率较高,四季鲜花盛开,花期较长,有大量天然无污染的蜜源植物,为发展养蜂产业提供了天然优势资源。近年来,大厂村蜂蜜以口味独特、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等天然优势深受消费者青睐,价格也在市场上不断攀升。辖区8个村民小组,有166户707人。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556人,其中彝族红彝支系占总人口数的76.3%。长期以来,红彝人家就有喂养土蜜蜂的传统,全村委会几乎家家户户都养蜂,但采用的是老式养蜂法,蜂箱不能移动,蜜源少,管理技术不到位,产量低。近年来该村委会通过成立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学习先进经验,大力推广改良养殖技术,促进养蜂产业提质增效,实现村民增收致富。

小炉箐村毕红君家,有五口人,养40箱蜂,最高峰时发展至50、60箱,仅养蜂一项年收入就达2万多元。

小瓦房村张正国家,有4口人,养50箱蜂,最高峰时发展至90、100箱,仅养蜂一项年收入就达5万元。

大厂村张生荣家,有3口人,养30箱蜂,最高峰时发展至100多箱,2018年仅养蜂一项就年收入达10多万元。

至2018年底,大厂村委会8个村民小组养蜂500箱;2019年初引进200多箱。到2019年底,全村委会700箱蜂可产蜜10500公斤,产值达1575000元,全村委会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556人如期出列。蜜蜂养殖已村民脱贫增收的主要产业,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甜”日子。

荷香满塘 致富红利

“我们村2018年种植莲藕,每户贫困户分红收入3758元。”高桥镇唐家村委会种植莲藕贫困户高兴地告诉我们。

唐家村委会位于武定县高桥镇东南面,村子三面环山,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村委会驻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水资源极为丰富。穷则思变。鉴于以往有部分村民零星种植莲藕,不仅长势喜人,而且莲藕个大,品质口感特别好而远近出名。镇党委政府大胆决策:种藕!

脱贫攻战役,最需要高瞻远瞩。2017年高桥镇党委政府在通过充分调研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协调唐家村党总支与地处高桥镇西北的西菊拉村党总支牵头,两个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截然不同的地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整合楚雄彝族自治州原副州长殷海琼协调的产业发展资金30万元,挂包帮扶单位楚雄日报社投入12万元,唐家村三职干部投入3万元,组建唐家、西菊拉两个村党支部,成立奔小康专业合作社,动员2户群众以土地入股,共有260户贫困户和2户非贫困户入股,租用96户农户土地80.33亩,充分发挥唐家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采取 “飞地经济”方式,大力发展莲藕种植及附属养殖,终于闯出一条符合政策、群众接受、经济效益可观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专业合作社的成立,通过召开贫困户长参加的股东大会,选举了理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形成了联合发展、互相监督、利益共享的格局。一年来,整个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发展紧紧把握市场规律,以绿色、生态为基础,以价廉、物美为本,种植过程只用农家肥,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联系卓喜生态农庄、老山地生态园在昆明的营销售点,联系云南省招生考试院、楚雄彝族自治州公安局、楚雄日报社等大单位为代销渠道。同时,为充分发挥藕塘的综合经济效益,请武定县农业局帮助解决鱼苗问题,初步实现了莲藕、生态鱼、野生龙虾、泥鳅等的种养殖业综合经济效益,让合作社成为当地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的有力 “靠山”,一个个洋溢着幸福笑脸的贫困群众将过上更加出彩的生活……

生态种植养殖 助民脱贫增收

矣波村委会位于武定县狮山镇东南,属于武定县城郊,就在县委、县政府的眼皮底下,贫困面高得吓人。

狮山镇矣波村委会紧紧围绕脱贫、摘帽、增收主要目标,按照治标与治本相结合、输血式扶贫与造血式扶贫并举的原则,把脱贫摘帽攻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会,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加大产业发展后劲,走可持续发展路子,实现脱贫攻坚中广大农民脱贫增收,精准发力。

狮山镇矣波村委会下辖15个村民小组,2013年底建档立卡有贫困户392户1490人。2018年底,有贫困户16户57人。

在脱贫攻坚中,狮山镇矣波村委会规划先行,突出产业示范带动。紧紧围绕脱贫、摘帽、增收主要目标,立足当地资源,结合本村委会优势,因地制宜制定年度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确保贫困农民增收脱贫。

龙潭村3个村民小组,在原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规模化发展核桃、苹果、板栗、水蜜桃等经济林果种植,户均达5亩,发展特色产业,稳步达到了增收。龙潭村村民季卫国,年养黑山羊20多只,两个女儿长年在外打工,盖起了新房,实现脱贫致富。龙潭村村民小组李秀芬,年规模养殖50头猪,实现脱贫致富增收。大矣波村村民舒唐洁,年规模养殖黄牛13头,年纯收入达10多万元,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小矣波村村民王光银一家六口人,2014投入5万元在村里搭起5个大棚种植蔬菜,种苗从山东引进,选优品种,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和发展特色蔬菜种植,增加家庭收入,实现脱贫致富,产品在本地供不应求,年纯收入达10多万元。赵家庄村民王灿,年养殖黄牛8头,饲养武定壮鸡30只,年纯收入近15万元,实现了脱贫致富增收。

据不完全统计,矣波村委会102户在册的贫困户都靠自己的力量,盖起了羊圈,搭起了牛棚。数着棚圈内成群结队的鸡猪牛羊,村民们笑了,生活有了希望,有了盼头,精神面貌都大变了样。特色种植养殖,使矣波村委会的广大农民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增收。

万利化工经贸有限公司真心真情助脱贫

“老人家,你这么大年纪了,要注意身体、注意休息,好好生活,要看到更美好的明天。”进村入户,90多岁的彝族老人李奶则和另外一个彝族老人在自家的院坝里嗮太阳,万利化工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贺斌递上1900多元的慰问金和慰问品。

武定县万利化工经贸有限公司积极响应企业帮扶的国家号召,主动履行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与高桥镇庄良村委会山南村结对帮扶,真心真情开展 “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工作,受到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和赞许。

这个村里的杨映芝家庭经济困难,濒临辍学境地,万利公司慷慨捐资助学,把她从初中供到高中毕业。

“嫂子,你要多休息,多买药吃,一定要看好病!”村里的李仙芝生了病,万利公司董事长贺斌前往村里看望,送上800元慰问金和慰问品。

庄良村委会党总书记杨先林患病,需要动手术的费用高达30多万元,万利公司又前往探望,经理杨继恩送上800元的慰问金和慰问品。

磅礴乌蒙高原万山丛中的山南村,是武定县深度贫困村,扶贫任务很重。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打好脱贫攻坚战,让贫困户对政府的扶贫政策更有信心,更好地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万利公司给山南村安装了40多盏太阳能路灯。庄良村委会办公条件简陋,万利公司慷慨给村委会赠送了一套完整的电脑办公室设备。公司经理杨继恩经常和村干部一起讨论研究,怎样针对山南的实际情况让村民更好地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杨继恩还语重心长地对村干部说,要想干好扶贫工作,扶贫干部的态度很重要,要想做好扶贫工作,我们应该对贫困户用真心、动真情,一切工作都应围绕怎样使贫困户从根本上脱贫出发,给乡亲们安太阳能路灯,心里会点亮一盏灯,因为这盏灯,乡亲们的心里会少了阴暗多了光明……唯有如此,才能增强贫困户脱贫的信心,才能让贫困户对政府的扶贫政策更有信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云南省招生考试院:真帮实扶暖民心

云南省招生考试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精准扶贫工作精神,深入到楚雄州武定县高桥镇海子村结对帮扶,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教师、学生解决燃眉之急,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确保所有教育扶贫政策落到实处,惠及民生,真正做到 “精准扶贫”实打实,教育扶贫惠民生,让广大贫困群众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帮助他们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广泛受到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和点赞。

2015年以来,云南省招生考试院积投入19.7万元资金为武定县高桥镇小学建设了录播室,投资10万元为高桥镇小学建设了五人足球场,为高桥镇小学实施了1+N项目,建设了海子小学计算机室,建设了白泥坡小学计算机室、投入20万元建设了高桥小学心理咨询室,投入10万元建设了高桥小学留守儿童远程视频室,实施了武定民族中学双语教学项目,还在武定一中、武定民族中学、武定职业技术学校建设了常态化录播室和多项合作共建项目,着力改善武定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确保所有教育扶贫政策落到实处,惠及民生。

全面开展健康扶贫行动

紧紧围绕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尽量少生病”的总体目标,武定县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统筹协调,加强资源整合,凝聚全县力量,全面开展健康扶贫工作,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创新举措,深入落实健康扶贫惠民政策,让贫困人口 “看得起病”,“方便看病”。全面落实 “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报服务”。首先,县级层面将“四重保障”整合在人社部门,县域外就医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回县内报销的人社部门服务窗口即可实现真正的 “一站式”结算,同时定点医疗机构报账也实现了 “一站式”结算。其次,从贫困患者方便看病的角度,2017年11月1日起,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免交住院押金,出院时在医院结算窗口即可享受健康扶贫医疗费用倾斜政策,乡镇卫生院住院基本医保报销比例达到90%,县级医院住院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医疗费用兜底四重保障后实际费用总补偿达到90%,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医疗费用自付比例不超过总费用的10%;建档立卡贫困患者高血压Ⅱ—Ⅲ期、糖尿病等28种疾病门诊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0%。2018年1—3月全县共出院建档立卡贫困患者3641人,医疗总费用1284.34万元,通过 “四重保障”补助,个人自付医药费用仅为128.43万元,医疗费用总补偿比例达90.01%,个人自付比例为9.99%。

多方争取,多渠道开展提升提质达标建设,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针对全县115个行政村卫生室中还有11个建筑面积未达标现状,经县人民政府统筹协调,已安排扶贫融资资金915.2万元实施41个村卫生室新建项目,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启动实施,预计2018年年底可全部完工。实施武定县中医医院新建项目。由于目前全县仅有一所公立医院,服务能力不高,无法满足全县广大贫困患者就医需求,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努力下,争取到了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5000万元,专项用于武定县中医医院新建项目,目前项目正按计划全力推进。为全面提高全县乡村医生专业素质,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多方争取协调,委托楚雄医药卫生高等专科学校对全县246名在岗乡村医生分批开展为期3个月的医疗卫生专业培训,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目前第一批30人已培训结业。

提升服务,开展大病集中专项救治活动,确保患病群众及时得到救治。按照 “病人不动、专家动”的原则,由省第一人民医院、州二院及县级医疗专家组成武定县大病集中救治专家团队,深入全县11个乡镇进村入户摸底排查,确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9类15种大病的情况,并按 “一人一病一方案”的要求,全面开展大病专项集中救治。截止目前,已对全县708名9类15种贫困大病患者实施救治833人次。另外,还委托了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对全县38359名6—14岁儿童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对筛查发现需实施救治的57名贫困患儿,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将实施免费救治。

全力做好贫困少年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凸矫治公益活动,省专家组对武定县3所中学76名贫困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评估及验收。经检查,治疗有效患者71人,治疗有效率达93.42%。这一慈善免费公益活动,对该县贫困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进行了早期干预,达到了“救治一人、帮扶一家”的效果。

为贫困学生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决胜脱贫摘帽攻坚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显得十分重要,为了不让一个贫困学子失学,武定县积极探索教育扶贫新路子,强化控辍保学工作,费心移山心力,不断拓展资助渠道,营造捐资助学的良好氛围,为全县贫困山区学生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2016年以来,通过上级救助、社会捐赠、部门帮扶、个人资助等方式,全县累计筹集资金167.87万元,使1520名大、中、小学生得到资助,切实解决了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发布爱心信息,搭建爱心桥梁。争取省外助学资金118.87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220人次。其中:香港基督教协进会捐款89.14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70人次、初中生200人次、小学生850人次;北京人济集团及章养真女士爱心助学金3.4万元,资助杨海清等12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学子圆大学梦;深圳爱心人士许琳壁如女士捐款2万元,资助贫困中小学生20人次;《中国火炬》杂志社助学金5000元,帮助发窝小学艾治东等4名贫困学生控辍保学。香港爱心人士李国强先生捐款7500元,给狮山镇解家营小学84名寄宿生添置被褥;香港爱心人士曹郑容丽女士捐款16.98万元,给插甸镇上沾良小学、发窝乡小学架通7公里饮水工程以及添置发窝乡小学音、体、美器材;云南白药把价值10万元的羽绒服捐给县关工委发给贫困学生。积极争取省、州各类助学资金39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89人次。其中:争取省、州关工委助学金19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30人、高中生32人、初中生76人、小学生100人;昆明麦田教育基金会捐款20万元,在猫街中学开办 “麦苗班”1班,受助学生51人。争取县级部门、机关单位和个人助学资金10万元。其中,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捐款6万元,救助武定一中张晓梅同学治疗白血病;武定筑达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捐款3.5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4人,高中生7人;县疾控中心捐款2万元,给猫街镇黄栗树小学购买计算机5台;县政务管理局捐款2万元,给狮山镇栗子园小学添置教学器材;县人民医院捐款2.5万元,给猫街镇秧草地小学购买计算机、图书等教学设备。

创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立学校、班级、老师、同学关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体系。按照 “武定县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方案”,不断整合资源,配合民政、团委和妇联等部门,筹措资金7万元,使全县11个乡镇都有留守儿童之家14个,全县所有村委会完小都建有“亲情小屋”,使近千名留守儿童得到关爱和帮助,让留守儿童真正感受到 “家”的温暖。

猜你喜欢

贫困户攻坚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吉安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打赢脱贫攻坚战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攻坚脱贫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