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干预对策
2019-08-14宋爱英
宋爱英
【关键词】 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成因;干预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7—0053—01
部分小学生在就读小学后,因不能较好地适应小学教学方式、缺乏学习动力不足或未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原因,学习难以跟上班级进度而成为学困生。然而,这些学困生所面对的未来社会将更具挑战性,要求他们不仅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还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康的心理作为一个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推动着人不断进取和探索。因此,教师在引导学困生转化的同时,更应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一、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1.学生自身因素。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困生背负着不小的心理压力,这些不良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上进,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有的学困生因成绩差强人意,经常被家长、老师批评,被同学瞧不起,从而妄自菲薄,在学习上自暴自弃,日趋自卑;有的学困生因学习基础薄弱或无法理解新知识点,常感到焦虑不安,上课时害怕回答老师问题,考试时害怕成绩不理想,对学习诚惶诚恐;有的学困生因长期受到外界的轻视而产生怨恨心理,对家长、老师的建议和要求产生逆反心理,不信任他人,也不信任自己,由“智”方面的学困生转变为“德、智、美”学困生,心理伤害进一步加重。
2.学校因素。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很多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重视优等生,轻视学困生,给学困生的心理带来了无形的伤害。教师教学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当的教学方式则会扼杀学生的学习潜力。在课堂上,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对学生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让学困生深感压力巨大,逐渐产生挫败感。教育方式的失当不仅不能有效地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反而会让内心本就自卑、脆弱的学困生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使之与老师形成了对立面,进而破罐子破摔。
3.家庭因素。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优等生,出人头地,脱离孩子实际水平制定过高的要求。然而,不合理的期望无形中给孩子增添了莫大的压力。长时间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差劲,一无是处,逐渐对学习丧失信心。此外,一些学困生因家庭不健全或不和睦,心灵受到伤害,变得自卑,上课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课后难以再花心思学习,甚至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念头。
二、干预对策
1.营造和谐、友善的班级环境。大多数学困生的心理问题都是因外界的不良环境引起的。有的学困生是因父母离异或家庭贫困而心理受到打击或缺乏信心,进而产生不满、不公平情绪;有的学困生是因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学习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久而久之对家长和学校产生逆反和仇视心理;有的学困生是因家长的溺爱,自尊心强、自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却很差,在受到批评或成绩下滑时,产生严重的挫折心理。所以,需要创造和谐、友善的班级环境,让学困生在良好的环境中逐步调整不良心理。班主任应倡导班级学生真诚地去帮助学困生,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勇敢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2.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信任是一把打开小学生心灵的钥匙。老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生对其的信任程度,学生可从信任的老师那里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内心积极的力量也因此而激发。许多学困生害怕被老师批评或被老师约谈学习,心理压力大,惧怕与老师会面。这時,教师就可以找一些看似不经意的缘由,与学困生多接触、多沟通,并在沟通过程中仔细观察学困生任何一细节的改变,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长此以往,师生之间就会逐渐缩小距离感,有效建立信任感。同时,教师需要对学困生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关注和肯定他们的每一点变化,从而让他们拥有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最终实现有效转化。
3.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要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说教风格,应尊重和信任学困生,用关爱去感化他们,用正面的言语去鼓励他们。教师除了要加强学习和了解心理学、现代教育、儿童教育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从而引导学困生心理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变。
4.家校合作,双管齐下。家庭对学困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师应与家长加强沟通交流,让家长明白健康心理对学困生的重要性。教师要提醒家长多尊重和理解学困生,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避免他们的学习因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受到不利影响。教师也可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态,从而在干预学困生心理问题上做到有的放矢,在源头上得到有效遏制。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其干预对策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2186)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