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对外活动
2019-08-14左红娟
左红娟
【摘 要】延安时期指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13年时间,此时的外交活动与现在意义上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活动是有区别的,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指的是对外活动,即对外联络与交往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冲破国民党政府的封锁、邀请中外记者来延安、与苏联、英美等国取得外交联系等方面的对外活动,这一时期的外交活动对于宣传我党的主张、争取对敌后抗日的支持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外交提供基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对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11-0029-04
延安时期是我党发展和执政的重要的历史时期,是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始到1948年中共中央转移到西柏坡这段时期,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引起世界关注的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时期。因此,研究这段时期的对外活动,可以窥见中国共产党在对外交往方面如何从失败的经验教训中逐渐走向成熟,对我国当代外交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外交活动的状况
(一)遭受严密的信息封锁,世界缺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
一直以来国民党对共产党进行信息封锁,同时利用手中的宣传工具以“扭曲”和负面的形象妖魔化共产党。当时只有除共产国际直接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外,其他國家和国际社会对共产党几乎毫无认知,甚至是误解。认为共产党人都是“长着大胡子,皮包里夹着土炸药”,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到,在世界各国没有什么比红色中国是最大的迷,在中国大地上的红军在人口最多的国家腹地进行战斗,九年来一直遭受着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
由于国民党信息封锁,共产党单方面接收来自共产国际的信息,致使共产党对外界信息也知之甚少。
(二)突破封锁,打通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延安时期的对外活动是根据当时的历史事实和我党所处的历史现实制定相应的外交政策。面对外有误解、内有封锁的现实情况,共产党努力寻求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方式和途径,最终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窑洞外交”。具体的外交活动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全面开展民间外交,大力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我党坚持了“来取自由”等原则,吸收广大爱国人士和民主人士来延安,邀请数以千计的外国友人来延安参观访问,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吸引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来中国与中国人民共同作战,包括白求恩、柯隶华等。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来延安,毛泽东亲自会见,才有了著名的“窑洞对”。著名爱国华人陈嘉庚来华也来到延安,毛泽东亲自接见了他。这一时期随着与国外来访者和国内民主人士的交流增多,遥远偏僻的延安逐步成为描述者口中的神秘的红色圣地,同时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也得到宣传。
第二,邀请中外记者来延安。1936年7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延安,这是第一位来访延安的西方记者。毛泽东十分重视。中国共产党利用这次机会向斯诺传递了中国革命的情况和中国共产党的真实形象以及推行的方针政策等信息。斯诺在访谈中不仅了解了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传奇经历,而且也实地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及其延安这块红色革命根据地。在访问结束后斯诺将自己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写成《西行漫记》一书。通过《西行漫记》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及延安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是使很多人真正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得到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扬。斯诺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试图了解中国共产党,此时的延安成了共产党与外界交流的中心。当时有很多的革命青年来到延安。一些外国记者作家也先后来到延安。如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这些人的到来不断向外界和世界传递延安的信息。中外记者在延安长达数月的访问和考察撰写了《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红色中国的挑战》等报道,真实地记录了我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向世界宣传了我党的红色根据地,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召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大会。我党主要致力于积极推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此阶段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和“全国青年反法西斯大会”。1941年10月26日至31日,在延安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各民族代表们,举行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来自朝鲜、印度等18个民族,13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朱德在会上全面分析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性、贪婪性、侵略性,并提出了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方法和策略。此次大会召开向亚洲和世界证明我党的抗日主张的号召力,同时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掀起了亚洲人民的反法西斯热潮。延安也因此成为了当时的亚洲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中心。
第四,书信和电报的形式与外界联系,与国际社会形成互动。在西班牙战争爆发时,我党领导人毛泽东和朱德,曾从延安分别写信给西班牙共产党,向西班牙共产党和西班牙人民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崇高敬意和支持,表达了反法西斯的坚定立场。1938年7月7日和1938年10月5日,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曾两次打电报给西班牙共产党和西班牙统一战线政府向他们表示支持。1939年印度国大党领袖尼赫鲁来华访问,在重庆七街毛泽东发电报邀请他来延安访问。虽然此次未能成行,但抗战期间曾派医疗队来华,同时,多年里一直与毛泽东同志进行通讯沟通。这些活动与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对外交往是密不可分的。
第五,与苏联保持联系。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中断了联系,在陕北确立抗日根据地后恢复了与苏联的联系。此时的联系一种是直接人员往来。当时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任弼时等党内的高级领导人曾先后去苏联参加共产国际会议和汇报工作。同时,苏联也向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派出记者、特使。另一种方式是,依靠电台通讯进行交流。苏联还通过自己的报刊杂志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的情况,苏联的机关报《真理报》《消息报》等都报道中国的抗战情况,并给于中国抗战舆论上的支持。
第六,邀请美军观察团访问延安。1944年7月22日,一支由18人组成的美军观察组抵达延安。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与美国政府建立正式联系。一方面通过斯诺转达美国政府,希望美国派代表团来访问延安。并委托斯诺向美国特使克里转交了中国共产党对日作战的资料,希望得到美国政府的物资援助。另一方面中共驻重庆的代表团成员也通过各种渠道经常与美国驻华的外交官等进行非正式的接触,向他们传达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1943年3月,周恩来会见戴维斯时再次表示美国可向抗日根据地派驻代表。通过各方的努力促成美军观察团访问延安。为此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指示中特别强调了与美军调查团接触是中国共产党外交工作的开始,并制定了外交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原则。美军观察团经过与中共领导人多方会谈和实地考察,对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等有了较为直观和全面的了解。虽然此次访华美国政府并未改变支持国民党的政策,但是打通了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政府间的联系。当抗日战争进入尾声,我党进入真正的“半外交”状态,需要向世界宣告我党的政治主张,在这一时期我党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外交原则,在接待美军观察团时还专门制定了《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第一步。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外交活动的特点
(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外交政策体现了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统一。延安时期的外交作为党的外交活动的正式开端,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从幼稚走向成熟,毛泽东提出了“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不放松争取外援、在争取外援中要区别对待以及坚持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等正确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外交方针,尽力争取一切可能的外援力量,突出了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统一,适应当时党的发展情况,与国家民族需要完成的根本任务相符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维护主权的独立与领土的完整是党在对外交往活动时所坚持的根本立场,不论在任何时候,党都没有放弃这个重要原则,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制定外交政策中不盲从、不跟风;二是在开展外交活动时,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肩负起民族解放,建立新中国的重任。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活动在正确的外交政策的指引下,不断地走向成熟,摆脱了对苏联的依赖,坚持同英美等国家既合作又斗争,立足于为本国人民争取利益最大化,不屈从于任何大国的威胁与压迫。历史已经证明,正是在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正确原则指引下,带领着中国广大人民不畏苦难,最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胜利。
(二)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宣传
1935年长征结束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驻扎陕北,此时的延安环境艰苦,为了摆脱国民党的封锁,我党提出并坚持了对外开发的外交理念。这种外交理念的重要目的是让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共产党,支持中国共产党。党制定了多种政策来吸引国际友人,1936年毛泽东与斯诺谈话之后,斯诺的《西行漫记》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远见卓识和开放胸怀,同时也激起了更多的外来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好奇心,加深了对中国革命的更为全面的了解与理解。此时,外来的各种政治立场的人士都可以尽情地访问,为党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政治形象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更有益于国际关系更为顺利的建立与展开。延安当时已经成为最为开放的地区,毛泽东等重要领导人都曾亲自充当国际上的宣传员,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共产党员与爱国人士参与到宣传中来,力求让更多的国际友人看到中国共产党的真实形象。1944年接待美军观察团是外交工作的重要开端,意味着党的外交活动正式官方化,毛泽东对美军观察团的到访强调要做到:“积极主动地协助他们进行工作;他们提出的问题,凡属我们自己职责范围的事,就不要回避,要坦率、正确地解答,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要表现出共产党人的胸怀、气魄,又要不卑不亢,掌握好外交分寸。”在这外交理念的指导下,美军观察团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态度,看到了党自信昂扬的革命精神,让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为全面、客观、理性的认识与评价。正是在这种正确外交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联合了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抗战,吸引着更多的支持者与拥护者,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为最后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坚持探索总结、实践创新
延安时期的外交工作是不断成长发展的,党在外交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大力度地宣传自身。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面对严峻地国内外形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迫在眉睫,因此,我党必须明确表明自身立场,号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施行共同抗日的外交策略,此时的外交政策便有了真正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从抗战初期“积极的抗日的外交政策”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到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力量不断地壮大,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爱国人士的支持,外交活动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更为广泛,在处理外交问题时更加趋于果断、客观、冷静,这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外交从稚嫩走向不断成熟壮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正是党积极参与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有效运用实践中汲取的养分,采用多种外交策略,形成了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外交理念,这种外交理念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活动影响深远。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外交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开启了外交事业先河,拓展了外交范围,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起于延安,并从延安走向了世界。首先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活动坚持独立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统一、创新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有效拓展了外交的范围,创造了延安13年的辉煌历史,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开始逐渐具备国际视野,不仅关注世界局势的变化,还打破了意识形态的严重束缚。“窑洞外交”开启了中国人民外交事业的先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抗战环境,更使中国共产党拓宽了视野,打破了局限,走向了更为广阔的世界性的战斗舞台,突破了各种障碍,学会了利用大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自身的壮大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与条件。其次使中国共产党人积累了大量的外交活动经验。“三用好一拓展”的方式方法,即用好老朋友的力量、用好西方记者之笔、用好电讯和通信,拓展与西方大国的联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正确的外交活动影响下,培养、锻炼了很多领导干部,提升了干部的外交能力与水平,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外交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独立自主”至今仍是我国外交活动一直坚持的根本原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并且要坚定不移落实的外交理念。再次联合了反法西斯国家民族,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外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国际基础,让世界更多的国家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获得国际友人对敌后抗日战争的支援,维护了中国的主权,保证了广大人民的根本权益
一是延安时期一些国际友人为敌后抗日战争贡献了重要力量。一些国际友人主动提出要留在根据地参加抗日战争,如白求恩、罗生特等,有些国际友人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英勇献身,有些献计献策、献财献物,给敌后抗日战争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他们成为中国抗日战争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是维护了中国主权,保证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毛泽东指出:“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中国共产党建设“人民共和国”,所有外交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抗战的最终胜利,保证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建立新的中国。如坚持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范围内展开一系列外交活动,在自力更生的原则下争取外援等,在认真分析、仔细区别的基础上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与党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外交策略,这些都是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保证了国家的权益,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拥护与爱戴。延安时期的外交活动对当下有着重要的启示,只有将党的创新理念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才能实现在创新中发展,锻造奇迹,取得最终的胜利。
参考文献:
[1]李东朗.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外交活动[J]. 人文杂志,2002(01).
[2]梁星亮.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政治社会史文化论作[M].人民出版社,2011-06-01.
[3]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4]张欢欢.延安時期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J].党史博彩:理论版,2017(05).
[5]何益忠,朱敏彦.斯诺与延安时期中共外交战略的重构[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07).
[6]刘德喜.延安时期毛泽东外交战略(1943-1949) [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2.
[7]冯建玫.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外交活动的特点[J]. 理论月刊,2004(09).
[8]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上海:东方出版 社,2005.
[责任编辑:马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