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2019-08-14陈松
摘 要: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机械单一,即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解和分析文本内容,这便使得课堂气氛压抑沉闷,进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此背景下,情境教学法日益走进了广大教师的教学视野,它迎合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被大范围推崇和应用的教学方法。本文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方法做些总结。
关键词:情境;小学语文;问题;直观;实践
情境,简言之,指的是教师基于既定的教学目标,并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创设的富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不仅可以一改传统课堂沉闷呆板的教学氛围,促使语文课堂重焕生机与活力,而且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知,从而有利于获取高质量、高效化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 基于趣味情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小学生而言,问题是促使他们展开一切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源泉和动力。基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妨在课堂教学之初基于文本内容来向学生提出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以便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顺理成章地引出新课内容,进而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以《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的讲授为例,在导入环节,我利用课件向学生播放了歌曲《春天在哪里》,并出示了春天的画面。之后,我向学生问道:“同学们,你知道哪些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歌?”待学生回答完毕,我向学生出示了《游园不值》和《咏柳》这两首诗,并说道:“诗人叶绍翁从一只出墙的红杏身上找到了春天,贺知章从柳树身上感受到了春风的气息。而冰心奶奶却说——‘游人不解春何处,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什么去儿童多的地方就能找到春天呢?”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基于趣味情景来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新课内容,进而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 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强化学生感性认识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易接受直观、具体的知识或事物。而信息技术因其形真情切的独特优势,能将抽象的文字或知识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基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妨借助信息技术来创设直观情境,将文本中冷冰冰的文字转化得更具形象化和生动化,以此来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
例如,以《草原》这篇课文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是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出示了锡林郭勒大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鄂尔多斯草原以及科尔沁草原的图片,以让学生对草原的美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感知。之后,我再次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了一段反映内蒙古风土人情的纪录片,其中真实地再现了草原的秀美和蒙古族同胞的淳朴和热情好客。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而且还不时地对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发出了阵阵的赞叹声。如此,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来创设直观情境,不仅增强了语文教学的形象性,而且还刺激了学生的多重感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体会到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
三、 依托文本内容,创设实践情境,尊重学生独特体验
新课标强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课堂的主动权尽可能多地还于学生,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自主阅读和主动建构中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和感知,从而达到强化学生情感体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为了在最大限度上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决定采取角色扮演这一体验式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主动建构。首先,我让学生从头到尾朗读一遍课文,并对故事的主要情节作以初步感知。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自主分配角色,其中有蔺相如、廉颇、韩勃和旁白,并对文本内容进行演绎重现。在这一过程中,我对扮演每个角色的学生予以了一定的指导和点拨,以便帮助他们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如此,不仅在最大限度上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且还使学生体会到了蔺相如为国家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想扭转传统课堂“高耗低效”的教学现状,就必须要以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文本的具体内容为依据,积极探索和寻求有效情境的创设方法,以使学生能够始终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从而获取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巨堂,杜玉凤.探析情境创设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7(17):62-63.
[2]张雪滢.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53-54.
作者简介:
陈松,云南省昭通市,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中屯鎮齐心盐井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