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科创板改革的历史机遇
2019-08-14林然
林然
伴随2019年初脉冲行情下指数的持续攀升,上半年A股日均交易金额相比2018年明显扩张,意味着2019年上半年券商的业绩将有明显的改善。
2019年2月22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学习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相关方案加速推出,券商作为直接融资市场主要参与机构,政策红利受益明显。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只股票正式挂牌,不仅对于我国科技创新企业是实质利好,对于券商来说也将是历史性机遇。
发展直接融资的历史机遇
设立科创板,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是中国进行金融改革并由此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武器。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SAC)数据,截止到2018年末,中国A股股票市场总市值与GDP的比值为52%,即使加上海外上市的国内企业,比值也仅有74%。相比而言,美国和日本这一数字分别为166%和128%,这不仅仅说明中国A股市场还有巨大的市值提升空间,也从侧面表明中国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的落后。
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我国融资结构增量中,股票发行贡献的比重从未高过10%,最高为2010年和2016年的9%,2018年仅有4%。而银行信贷体系所占比例近10年来虽有所下降,但依旧占据60%的比例,剩余36%部分为债券融资。
同时,与间接融资相匹配的传统行业在近年来相继进入行业黄昏期,导致间接融资为主的市场环境正在慢慢失去根基。众所周知,传统行业与间接融资环境相匹配的核心在于重资产模式下,现金流较为稳定且抵押物十分充足,特别是房产和设备等资产为传统行业的银行融资带来便利。但这种模式在以生物医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轻资产、高成长和高迭代的科技创新领域行不通,中国未来的科技创新技术想要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必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这其中股票融资提升企业的实力然后再匹配相应的债券融资将是不错的闭环。
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只股票正式募资上市交易,习近平主席年初强调的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方案正在加速推进,券商也将成为发展直接融资的着力点。
作为交易安排者,券商将在二级交易、产业并购、一级发行和资本引介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此外,科创板上市后就将提供融资融券业务,这将大大提高证券抵押融资、杠杆交易资金和柜台市场做市的收入;同时,作为中国首开注册制的板块,券商未来在企业上市的资产定价将拥有绝对话语权,在资产管理、资本跟投和研究定价等方向将焕发生机,并逐渐构筑投行的壁垒;最后,随着直接融资市场未来的逐步放大,衍生投资工具和风险管理工具也将大行其道,券商将逐步改变过度依赖经济业务的现状。
供给侧改革推动龙头集中
2018年,在没有摆脱传统经济业务模式的情况下,遭遇除2008年之外最大的年度下跌,证券行业财务数据和经营效率大幅下滑。从整体财务表现看,2018年证券业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3108亿元下滑到2662亿元,下滑14%。净利润则从1132亿元下滑666亿元,下滑比例高达41%。净资产和总资产则分别小幅上升2%和5%。
从经营效率上看,平均每家券商营业收入24亿元,同比2017年的31.39亿元下滑23%,平均净利润近6亿元,同比下滑47%。人均创收和创利分别为106万元和27万元,均为近5年来的最低点。而行业ROE仅为3.5%,创下10年来的新低。在没有牛市的帮扶下,中小券商依旧在为生存而战,而大型券商则在为提升效率和差异化竞争努力。
美国的券商在早期发同样过于依赖经纪业务。但是,从1975开始,美国券商的佣金率及经纪业务占比持续下滑。在中国,未来不能摆脱这一魔咒继续为生存而战的中小券商慢慢淘汰出局只是时间问题。
从产业集中度来看,中国未来将非常有可能走出多家极具竞争力的头部券商企业。截至2015年末,美国共计有4247家券商。不过,虽然基数如此庞大,排名前三的高盛(21%)、摩根士丹利(20%)和嘉信(5%)占据了市场约46%的份额。在日本,截至2017年底共计有259家券商,但野村(40%)、大和(27%)和日兴(18)三家券商合计占据了市场约85%的份额。
而截至到2018年末,偌大的中国仅有131家券商,但前三甲的中信(12%)、国君(10%)和海通(8%)仅仅占有约30%的市场份额。以美国和日本的经验看,中国头部券商大概率仍然有接近100%的市场可拓展空间。
专业投行是未来
2015年以来,中国A股个人投资者从约1.17亿人增长到2018年的1.46亿人,增长约24.48%,同期佣金率从平均万分之5.12下降到万分之3.44,下降幅度高达32.81%。此外,2015年大牛市期间,市场大众投资人的户均资产为10.6万元。这基本是10多年来最高点,到2017年这一数字仅为7.8万元。这意味着,期望通过开户人数和户均资产增加来增加佣金的方向是不可能的。中信证券测算,如果维持2018年底万分之3.44的平均佣金率,A股市场的日平均交易额需要保持在2400亿元以上,才能保证整个行业的盈亏平衡。而这一数字在2018年已经是家常便饭,甚至长期维持在2000亿元以下。因此,经纪业务的未来是不靠谱的。
从美国券商的经营经验看,主要有嘉信和摩根可以为中国券商提供借鉴经验。嘉信是互联网券商的代表,以标准业务为核心驱动进行规模竞争。嘉信的开户交易和大量的客户关系都在线上完成,使得它具备用标准化业务向所有客户进行复制。嘉信是美国所有券商中客户规模上升最快的公司,2010年仅有1570万人,到2017年已经拥有3362万人的客户群体。这使得嘉信的税前净利润近年来一直保持30%以上的增长。其中,嘉信的人力成本仅占总成本的55%,远低于摩根的75%。
不过,能够依托互联网赚规模的钱的公司数量不会太多,大部分券商未来应该在专业投行和财富管理上发力。摩根士丹利在高净值客户定位下的财富管理是专业化券商未来最具操作空间的方向。嘉信与摩根的两个方向,一个依托规模,一个依托超强的财富管理和投研能力,基本都是为行业龙头券商量身定制。此外,随着注册制理顺市场关系,专业至上的要求,将终结佣金率的混战局面,使得行业走向集中。大型投行将走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而中小型投行只能發力个别领域的专业特色,否则淘汰出局将是唯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