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对海相钾盐中微量金属矿床分布与成矿模式的控制
2019-08-14徐明华刘星星
徐明华,刘星星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三队,江西 新余 338000)
板块构造理论是一种现代地球科学理论。在这一理论中认为,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是由有一定厚度的巨大的板块构成,将整个地球分为太平洋、印度洋、亚欧、非洲、美洲及南极洲六个板块[1]。在不同板块上地层、矿产资源和动植物的分布都不同,因此可以根据板块构造判别该矿区的矿床分布及成矿模式。
1 探究板块构造对含有微量金属矿床分布的控制
富含海相钾盐的微量金属矿区内的板块构造对矿床分布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由于板块不断运动,产生了与成矿相关的作用类型,其主要包括热液作用、岩浆作用、剥蚀沉积作用等[2]。研究发现某海相钾盐矿床中主要分布了两种微量金属矿物,一种是以锗矿为主要成分的造山带,在这一地带中,有非常明显的岩浆活动,并且在观察时呈现出多期次的活动特征,这一地区的微量锗矿的类型繁多[3]。另一种的微量金属矿物分布为稀土矿的韧性剪切带,在这片区域内的稀土矿虽然含量稀少,但种类繁多,因此也具有优越的开发前景。根据探究将两种不同地带矿山的分布特征进行记录,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板块构造对矿床分布特征
2 探究板块构造对成矿模式的控制
通过上文探究板块构造对矿床分布的控制,发现在富含海相钾盐的微量金属矿区内存在两种板块构造带,一个是造山带,一个是韧性剪切带。下面分别对两种板块构造带进行分析,探究板块构造对成矿模式的控制。
2.1 造山带的俯冲与碰撞产生矿床
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在岩石圈的强烈运动下,是矿山表面呈现出向下俯冲的现象,并在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出现撞击,成矿物质在其作用下,产生剧烈的运动,发生交换与调整,最后聚集大量的热流体[4]。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运作,俯冲带和碰撞带上会分布着大量的含钾岩石的矿床和微量的含锗矿石,在含锗矿石的不断积累后,最终从而形成了锗矿。因此这座锗矿的形成与造山带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
图1 造山带形成过程
图2 锗矿岩体演变图
2.2 韧性剪切带产生的矿床
含有微量金元素的矿石形成的矿床与韧性剪切带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从该板块构造的变形序列和矿山的变形机制进行研究,发现该地区发生了非常明显的碰撞和俯冲现象,改变了这一地带的原有特征,致使其产生了明显的成矿变化,韧性剪切带使该矿床地质结构发生改变,影响了微量金属的分布,将含稀土的矿物分布在了韧性剪切带的位置上,并且该区域内的其他微量金属元素也受到韧性剪切带的影响,分布到了其他位置上。
研究时还发现,在造山带与韧性剪切带的交汇处还发现了一种在地壳中含量十分稀少的微量金属元素钪,钪是一种轻质的银白色金属,其化学性质十分活泼,能够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气。这种微量金属常跟钆、铒等混合存在,其主要用途是制作特种玻璃以及轻质耐高温合金。但想要采集微量金属钪是十分困难的,会大大增加采矿的成本,因此对于微量钪的矿床无法进行过多的研究。只能给出微量金属钪存在于造山带与韧性剪切带的交汇处的结论。
3 结语
因受到了不同的板块构造的影响和控制,海相钾盐中微量金属矿床其分布特点主要有集中成带、与板块碰撞和俯冲现象联系紧密及演化时间长等规律。在以后的探究中,要紧密结合以上规律。同时,金属矿床的分布与成矿模式与空间的分布相吻合,成矿与造山带和韧性剪切带的作用相对应,在其作用下矿产资源紧密集中,尤其是边缘地带的矿产资源更加丰富,在今后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也要遵循这一规律,能够提高矿物开采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