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沧源佤族“劳格林”
2019-08-14高林华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高林华(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从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入手,研究文化中的音乐,将沧源佤族“劳格林”音乐放置于佤族整个社会中去研究,在文化、经济、地域等多背景、多方面、多视角去理解音乐。从音乐本体出发,对音乐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研究,以阐释沧源佤族“劳格林”音乐中所存在的音声,使之与音乐的概念进行比较和区分,阐述音乐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与文化现象。
■音乐人类学的学科概念和思想
“音乐人类学”由美国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命名,即定义为研究文化中的音乐。这一学科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由最初的比较音乐学诞生于世,主要研究非欧洲的各民族音乐,用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思想与各个地区的音乐进行比较。之后英国语言学学者亚历山大·埃利斯发表《论各民族的音阶》打破了欧洲音乐中心论。荷兰学者贾阿普·孔斯特提出将“比较音乐学”改名为“民族音乐学”,研究范围扩大到欧洲音乐。此法打破了只研究非欧洲音乐的局限,并且突破了仅偏重音乐自身特点的局限,在研究方法上更多地注意从音乐的文化背景和生成环境入手进一步观察它的特征。
音乐人类学的学科思想是研究文化中的音乐。梅里亚姆将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方式分为音乐的观念、音乐的概念、音乐的行为。没有音乐的概念,行为就不会出现,没有音乐行为就没有音乐。这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在研究音乐时不仅分析音乐形态,还要了解音乐所存在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音乐人类学更多地关注了文化的内容,不孤立的看待音乐,多角度地看待音乐,更加全面地理解音乐。
■沧源佤族“劳格林”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越来越得到重视,研究的成果也越来越多,对于发扬我国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具有强大的推动力。目前对于佤族音乐的研究有田联韬、杨德厚的《中国境内佤族传统音乐考察研究》,该论文主要将佤族民间音乐分为民间器乐、民间歌曲、民间舞蹈三部分进行分析,细致地讲述了佤族歌曲的类别、器乐的种类、舞蹈的形式等等。云南大学研究生周川的《西盟佤族民歌研究》,结合了西盟本地区的生态环境、文化背景、社会经济等情况对佤族民歌的影响,以及当地佤族民歌的特色。罗鸿敏的《沧源佤族音乐在当今社会传承与发展》,提出佤族这个美丽的民族通过《阿瓦人民唱新歌》让人们熟知了佤族,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佤族传统音乐面临挑战,如何让佤族民歌传承下去成为了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作者提出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重视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高书琴的《沧源佤族民歌音乐形态特征分析》主要介绍沧源佤族民歌旋律形态特征、节奏节拍特点、调式调性特点、曲式结构特点、演唱形式等,从这5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沧源佤族民歌的音乐形态。
以上各方各面的学术观点,均是对佤族民歌的层层剖析以及深化认识。这些丰富的研究思想为沧源佤族“劳格林”音乐方面的分析提供了参考和多元的学术背景。
■沧源佤族“劳格林”音乐现状
佤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沧源和西盟两地,别的地区也有少数佤族同胞。沧源是位于云南的西南地区,地处边境与缅甸接壤。在沧源佤族自治县中,与主体民族杂居的还有汉族、拉祜族、傣族、彝族等,另外佤族还是一个跨境民族,在接壤的缅甸地区也有许多佤族同胞。佤族是一个没有文字但有语言的民族,由于生活在边远山区,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特有的民族文化与生活方式。扎根于民族土壤的音乐也独具风采,既有节奏铿锵、韵律强劲、源于劳动的劳动号子,也有源于各种节日活动、祭祀活动的歌舞。千百年来,沧源佤族劳动人民用集体智慧传承发展民族民间音乐,通过嘹亮的歌喉、动人的歌舞,体现佤族人民充沛的精力。在传统的社会生活中,音乐文化得以传承,随着现代化生活的侵入,沧源佤族地区已经彻底改变了原始自然的生活方式,佤族中青年唱佤调的机会越来越少。近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沧源佤族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也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佤族,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自古以来用歌声传述历史。“劳格林”是沧源佤族歌曲种类中最重要,也是体系最庞大的一个歌种。“劳格林”指玩耍时唱的调子,不分场合,高兴时就唱。
“劳格林”分为唱调和跳调。跳调是边唱边跳,歌曲的内容主要是沧源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大家分成两排,手拉着手、肩靠着肩,随着歌声的律动双脚舞动,还时而有拍手、跺脚、踢脚等动作,场面十分热闹有趣,美妙的歌声同时也在进行着。大家追求声音的和谐统一,讲究音质、音色的搭配和区分,以五言和七言的乐句结构居多,不用乐器伴奏,天籁般的声音在大地间回荡。人们热情地投入到音乐之中,忘掉劳作的辛苦与日常的烦恼。唱调是只唱不舞,一般多为独唱,以爱情为题材内容的居多,歌唱的曲调有的需要多次的反复演唱,速度一般也无变化,只有少数曲调需要转换速度由慢到快或由快到慢。对于“劳格林”的唱法,不同的村寨所唱的也略有不同。“劳格林”还有对唱和轮唱的形式,其中佤族女子乐器“口弦”就作为对唱的一种表达途径。这个乐器是由一根竹片中间加上吸铁石而制成,其外形小巧,方便携带,放到嘴上通过舌头发出气声结合手指不断拨动竹片从而形成音乐。
“劳格林”分儿童、青年、老人三种人群演唱,不同的人群唱的内容不同,但内容是及其丰富的。小孩唱的歌曲数量很多,并有许多种类。分为知识性和趣味性两种。趣味性的调子内容常常与游戏相联系,有日常玩耍场景的内容,有关于动物形态描述内容,有自然美景描述的内容等。知识性的调子内容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日常知识或常识,大人通过这些演唱来对小孩传播知识。知识性调子是一种押上韵脚的顺口溜,词意不求连贯。儿童调的结构短小精炼,歌词的内容生动有趣,多为齐唱的形式演唱。青年调是佤族年轻小姑娘、小伙子谈恋爱和交朋友时称为“串姑娘”唱的调子,情歌曲调婉转细腻、优美动听,表达了青年男女内心丰富的情感。在年轻男女约会的时侯,常常用对唱情歌的方式来诉说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表达对姑娘的喜爱,曲调有“串寨子调”“串姑娘调”等。歌唱的另一种形式是用佤族乐器小三弦进行伴奏,边弹边唱,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流行元素进入佤族人们的生活,许多青年人都换成吉他伴奏,歌唱的曲子也都经过创新改编,具有时代气息。老年人唱的调子内容多是民间传说、生产劳作、日常习俗等多方面的内容。
■沧源佤族“劳格林”音乐探究意义
对沧源佤族“劳格林”音乐形态的研究资料几乎没有,但沧源佤族“劳格林”却是佤族民歌中一个巨大的种类。沧源佤族人们居住在山区,地势崎岖,过去生产水平较低,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现代社会的民族。他们信仰自然宗教,认为万物有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时代电子产品的冲击,沧源佤族的小孩子接受了许多现代的思想和事物,对于“劳格林”已经不会唱了,只有老人还会唱一些。看到这样优秀而有趣的音乐即将消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希望在最后还没有完全消失之前能进行深入和全面地研究,使更多人了解到沧源佤族独特文化孕育出的丰富多彩的音乐。笔者认为要全面地研究沧源佤族“劳格林”需要进行深入实地的调查,对“劳格林”的种类、所形成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以及生存环境多方面地进行研究调查。用音乐人类学的观点从多视角、多层面、多维度并与其他学科保持横向联系,探寻沧源佤族“劳格林”音乐文化的模式以及象征意义。
■结 语
在自然层面,沧源佤族“劳格林”的消逝是正常和无法避免的,现在最迫切需要做的就是引入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作为文化的音乐”。如果将沧源佤族“劳格林”从特有的文化之中抽离出来进行“保护”,会使其失去个性,并会加速消亡。对于沧源佤族“劳格林”消亡的自然规律,也不能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在音乐濒临灭绝之前,和局内人多接触,充分尊重被保护人的话语权,认识他者文化的价值,研究音乐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关注沧源佤族“劳格林”的传承与传播问题,需要政府的协助,对沧源佤族“劳格林”有计划地进行保护与发扬。跟随现代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发展与时俱进,将传承与传播方式进行改革创新,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使音乐永葆活力。未来青少年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学习本民族语言,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民族文化,了解音乐深层次的内涵。因为音乐文化具有流动性、变迁性,所以在对沧源佤族“劳格林”音乐文化进行保护工作时应该包含文化变迁的印迹,不能把文化现象停留在表面,让人感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回归原始文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