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工装备智能制造发展思路与发展重点
2019-08-14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马云高夏利宇孟维烜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马云高 夏利宇 孟维烜
得益于几十年的统筹布局与发展建设,我国已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推动了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成为世界制造大国,这些为我国进一步建设成为智能制造大国提供坚实支撑。总体来看,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既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中美贸易争端新挑战,又要满足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大力发展智能电网、研发实践新一代智能技术等新要求。
电工装备制造手段多样、产品丰富、行业规模大,是实施智能制造的重点领域。开展电工装备智能制造发展研究意义重大,既是解决电工装备业务发展智能制造现有难题的必由之路,也是承接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地、助力民族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发展思路
电工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制造发展需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主线,以“推进四大工程、打造一个平台”为重点,夯实智能制造数据资源支撑基础,其发展思路可概括为“两条主线、一个重点、一个基础”。
主线之一:以科技创新为先导,适应新一代电力系统和未来电网发展要求。紧密衔接新一代电力系统建设需求,围绕未来电网形态及发展趋势,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嵌入电工装备智能制造全过程,推动形成具有电工装备自主品牌的智能制造技术、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大力引入新设备和应用新技术,强化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装备、高端智能型开关变压器装备等输配电装备重点实施项目关键技术研发和国产替代,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电工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制造发展思路
主线之二:优化调整管理模式与机制,提升管理适应性。通过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强化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发挥管理创新支撑作用,促进电工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电工装备智能制造产业涉及技术领域广、产业链条长,需推动原材料供应商、需求单位等供应链节点开展信息整合和资源共享,打造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推进制造执行系统推广应用,多维度优化生产全过程,推进系统间的数据信息共享,为推进制造全过程自动化、推动全流程信息化、提升生产全过程智能化水平夯实基础。
实施重点:以“推进四大工程、打造一个平台”推动电工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四大工程”即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产品、智能服务四大战略工程。“一个平台”即在“四大工程”基础上,探索打造电工装备工业互联网平台。
夯实基础:通过统一数据标准、加强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加强智能制造基础资源支撑,夯实智能制造资源基础。加强产品物料编码数据标准化管理,统一规范各产业单位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产品、物料数据,从平台、主体、对象等方面规范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等行为。
重点任务
电工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的五大重点任务紧密围绕实施重点,即“推进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产品、智能服务四大工程,打造电工装备工业互联网平台”。
推进智能设计:一是加强研发设计标准体系建设,通过精简设备类型、规范标准,推广应用技术成熟、少(免)维护、可拓展功能的中高端装备,提高设备通用性和互换性,促进形成系列化产品开发能力,并为推进生产线智能化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建立统一的研发设计管理平台,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建设共性技术创新研发设计平台,解决资源分散和封闭的问题,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智能生产:一是有序推进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通过对加工要素的合理配置及改进来提升竞争力,以产品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并且通过人工参与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生产线为重点,优先开展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二是推进生产制造绿色化,从生产加工过程、产业链优化及园区发展着手,加快传统装备制造企业生产装备和工艺流程的绿色化改造。三是加强智能制造试点项目建设与示范应用,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参与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建设和示范项目申请等工作中。四是强化协同制造能力建设,通过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新模式,加强全寿命周期信息反馈、交流协作等,打造电工装备智能制造生态圈核心竞争力。
推进智能产品:一是加强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技术的研发替代能力,围绕未来电网发展需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品的融合为重点,加强智能芯片、智能变压器、智能开关等上下游智能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动产品实现互联网化、智能化。二是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持续推进产品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实现产品质量的在线监测和控制。
推进智能服务:一是优化提升传统服务能力,利用大数据、传感器等技术,提供设备实时监测、健康状态分析和运行风险评估等智能服务,实现设备故障预警和前瞻性维护。二是创新发展新业务增值服务,对原材料供应商履约征信记录、物资采购应付账款、月度用电量等信息进行大数据综合分析,形成供应商信用评级及订单融资需求,防范供应商因财务问题造成的原材料供应履约风险。
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是建立完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形成基于业界共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参考架构与标准体系,明确标准研制的重点方向。二是夯实数据智能化采集基础,以装备制造产业对安全、精度要求较高的生产环节为重点,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运用,实现生产设备与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三是加强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深入研究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领域技术,满足工业互联网信息化应用对重要和关键业务环节认证需求,为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