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

2019-08-13曹蕊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福州市

摘要:本文创造性地运用可拓综合评价法,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从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发展潜力与环境支持能力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福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运用熵值修正G1法对各级指标进行主客观赋权,对2011—2016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6年间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波动较大。具体而言,投入能力、产出能力逐步提升;发展潜力有所波动,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发展环境逐年优化,为持续创新能力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此外实证结果表明,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并未得到很大的提升,为改善此现状,本文进一步分析其优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加大创新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等策略,以供决策者参考。

关键词: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可拓综合评价法;熵值修正G1法;福州市

中图分类号:F 2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12(2019)02-0195-08

0引言

高新技术产业已然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先导产业之一,也是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战略产业。高新技術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更新速度较快的产业,因而持续创新是其不断发展的根本,由此可见,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只有全面正确地评价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才能制定合理的扶持措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个间断的过程[1],而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即持续创新,只有持续创新才会保持企业在市场中的规模与占有率,所以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本文认为持续创新能力就是企业将现有的生产要素以不同的方式进行集聚,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获得经济利益,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

在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方面,范德成等从持续创新投入、融资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管理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6个方面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持续创新能力进行评价[2];杨栩等从企业持续创新战略能力、集群集成能力、项目实现能力3个方面对装备制造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3];解学梅等从创新主体、创新支撑与创新环境3个维度对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进行评价[4];向刚等从要素构成角度以机遇的捕捉能力、“新组合”的实施能力与经济效益的实现能力3个方面评价企业持续创新能力[5];段云龙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乡镇企业从创新投入、创新管理能力与研究与开发能力对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进行评价[6];朱斌等从持续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发展能力、集聚效应支持、科技环境支撑和政策与文化环境支撑对高新区产业集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7];农丽娜运用AHP方法从研发投入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环境支撑能力对广西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进行评价[8];王文亮基于企业运行的各环节,从技术、战略、营销、激励、组织与知识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进行评价[9];吴炜炜基于持续创新能力的定义,从创新投入、产出与发展3个方面进行评价[10]。

目前学者们对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实践意义,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文献对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是从投入、产出以及相应环境方面进行评价,而对于持续创新发展的潜在能力评价很少,评价指标也不尽完善。本文将基于系统观点,从持续创新的过程和结果2个层面,参考影响要素,构建更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对产业持续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第2期曹蕊: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学者们对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评价,本文提出从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发展潜力和环境支撑4个方面进行评价。在产业创新的整体环节中,创新投入、发展潜力与环境支撑属于创新的过程,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包括人力、资金、科技等等,而创新产出是结果,是前面每个环节投入创造出来的成果,是创新能力强弱的直接表现形式,具体的逻辑框架图如图1所示。

1.1创新投入能力

创新投入能力主要指投入的资源要素。目前,对于资源要素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如Wemerfelt认为企业所拥有的所有资源,包含人力、财力、组织等资源[11];而狭义上如Grant认为资源是企业为在市场中存活所投入的要素[12]。本文认为产业的创新投入要素是产业维持不断创新所投入的要素,是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包含人力投入与资金投入。这里人力投入用R&D人员数量与R&D人员占劳动人口的比重来表示,R&D经费和R&D经费占GDP比重来反映资金投入指标。

1.2创新产出能力

创新产出能力直接反映产业能否带来更大的销售额、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及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力量。对于该项指标大多数学者并未进一步划分,如朱斌[13]等研究高新区集群的持续创新能力,未将二级指标进一步划分,本文将其进一步划分为创新产业产出、成果产出和创业产出3个方面。创新产业产出由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和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体现;创新成果产出主要指经济成果,即新产品销售收入及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市级及以上创新型企业数量表现为创新创业产出。

1.3创新发展潜力

创新发展潜力是各式各样的创新活动以不同式样的聚合在时间上的延伸,它能够体现出持续创新的动态性,第一,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是持续创新的基础支撑,在创新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一方面,各个层次间的构架、信息网络动态调整来提高创新效率、加快创新活动的进程;第二,持续创新主体的动态调整会产生相应的反馈,直接影响创新活动的方式。包含人力、资金、成果转化、技术等持续创新的基础,同时他们不停的积累和强化,又会在下一轮创新活动中发挥作用。创新发展能力体现在创新投入发展、创新成果发展、创新创业发展3个方面。

1.4创新环境支持

创新环境支持能够促进产业中的创新资源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量值,引发协同效应,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能否实现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創新科研环境是指设立科研机构、参与重大课题的研究和创新;创新社会环境指政府对研发资金投入的比重或是给予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创新金融环境是给予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资金的金融环境,见表1.

2评价模型的选择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AHP等[14-19],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评价的结果不能体现出持续创新能力的等级,不能对其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第二,评价结果为综合分析,不能追溯到具体因素,无法具体分析其影响因素。本文采用的多级优度评价方法[20-26]能够克服这些缺点,将多指标评价对象归结为综合单指标进行评价,得出持续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并且能够定量地得出评价指标的等级分布,进而对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3.2.2各级指标评价结果

1)创新投入能力。根据多级优度评价结果,2011—2016年创新投入能力的等级关联度依次提高,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2011—2013年处于“较弱”等级,2014年以后加大创新投入的力度。具体分析,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从人力和资金投入2个方面体现,创新人力投入等级由“一般”上升到“强”,可见这6年来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人才不断增多;但是,创新人才投入强度还是不够,R&D人员数量及其占劳动人口的比例逐年增长,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是相差挺多的,充足的人才是持续创新发展的保障;而创新资金投入则呈现出波动状态,2011—2012年,增长幅度较大,有“较弱”升至“强”,2013年有所降低为“较强”水平,2014、2015年等级水平为“一般”,到2016年上升至“强”的等级。可见,福州市在高新技术产业资金投入方面稳定性不够,每年投入的资金起伏较大,不能满足产业持续创新发展的需要。表3创新投入能力准则层关联度分析二级指标年份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关联度数值0.429 90.399 70.640 60.939 10.852 40.998 6创新人力投入所属等级一般一般较强强强强 可拓排序564231关联度数值0.168 50.825 90.567 80.457 60.494 60.889 2创新资金投入所属等级较弱强较强一般一般强 可拓排序6235412)创新产出能力。整体上,2011—2016年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产出能力呈现稳定的“较强”水平,2014年略有降低,是“一般”等级。具体来说,创新创业产出表现出逐年稳定上升趋势。高技术产业企业数量与产值逐年增加,为国民经济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产业未来发展一片大好。但是,创新成果产出整体出现下滑趋势,判断出它是持续创新产出能力出现波动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说,主要是新产品收入及其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的变动引起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科技,将其转化为新产品或新工艺生产新产品是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如果该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因而,福州市需要重点提升产出能力,注重新产品的市场开拓,抓住机遇,促进经济内生增长。

3)创新发展能力。福州市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呈波浪型发展,前2年,由“一般”过度到“较强”,2013年降为“较弱”,后面3年内稍有回升,稳定在“一般”水平。具体来看,创新投入发展大体保持稳定,2016年最低,说明该年创新投入发展不足,具体来说是R&D人员与经费投入增长率不高,无法满足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的需求;创新成果发展前两年增速加大,达到“强”,从2013年到2015年一直下滑,降为“较弱”,2016年有所提升,整体水平不高,主要是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不高,反映出福州市新产品转化能力不够,发展空间较大。创业发展稳步提升,到达“较强”水平,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稳步提升。由此可见,福州市有良好的持续创新基础与潜力。

创新创业发展所属等级较弱强一般一般较强较强 可拓排序2154634)创新环境支持。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支撑能力总体是上升趋势,由“较弱”提升到“强”,2016年有所下降,表明福州市环境支撑较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具体来说,创新科技支撑能力从“较弱”增至“强”,表明,福州市重视科技投入。创新政府支撑,2011—2016年,波动提升,由“较强”到“一般”再到“强”,总体是上升趋势。创新金融支撑,2011年其关联度处于“较弱”等级,自2012年呈现出良好发展趋势,由“较强”向“强”转变,说明福州市政府开始重视科技金融的结合。总体来看,福州市的创新发展环境走势良好,在科研、社会政策和金融环境的发展上得到一定的进展,想要进一步提升产业持续创新能力,需要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来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表6创新环境支持能力准则层关联度分析二级指标年份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关联度数值0.734 10.059 70.395 50.467 60.998 90.999 1 创新科研发展所属等级较强较强一般一般强强 可拓排序365421关联度数值0.718 40.382 50.361 10.130 00.859 30.974 7 创新社会发展所属等级较强一般一般一般强强 可拓排序356421关联度数值00.559 90.559 90.803 30.871 30.738 7 创新金融发展所属等级较弱较强较强强强强 可拓排序6442133.3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2011—2016年这6年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在“一般”“较强”这2个等级中来回波动。前两年有“一般”提升到“较强”,2013年降为“一般”,2014年回升至“较强”,2015年又降低,2016年又回到了“较强”水平。由此可得出福州这6年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可拓优度排序为:2012>2014>2016>2015>2011>2013.总而言之,福州市2011—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见表7)。

表7持续创新能力综合优度排序年份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关联度数值0.430 20.619 60.279 30.617 90.513 20.615 9所属等级一般较强一般较强一般较强可拓排序5162434提升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4.1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强化产业创新支撑

近年来,福州市虽然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资源的投入,但仍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创新资源包括人才与资金2个方面。首先,要壯大创新人才队伍,吸引高层次的人才,将福州市打造为周边地区的人才聚集地。政府出台有关引进科技人才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政策,住房补贴政策,配偶工作问题、子女求学等家庭问题;企业、科研机构等要建立适合自身、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为研究先进技术提供保障。其次,要健全科技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形成政府资金为主导引领其他形式资金投入的多元化投资模式。产业持续创新离不开科技的发展,而资金是科技发展的基础。要保证政府资金在科技经费的比重,引导外商、民间机构资金等投入,提高资金的利用与运作效率,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政府、金融机构等为辅的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

4.2提高创新产出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实证分析得出,2011—2016年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产出能力提升不大,尤其是创新成果产出能力。产业提升持续创新能力的目的就是保障不断有创新成果或先进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或新工艺,进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经济利益,因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多举办科技成果交流会,学习、借鉴先进技术,共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另一方面,提高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市场竞争力。研发新产品是高新技术产业适应市场的基础,要提升产品优势,增加科技含量,培育核心竞争力,使生产、销售实现有效衔接。

4.3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福州市应抓住时机,充分利用各类资源,集聚产业发展要素,为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提升创造条件。要建立与高新术产业相适应的扶植与鼓励政策。一方面,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设备引进上进行资助,实施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确保其能在市场中逐步成长;另一方面,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资,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资机制,以促进该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完善科研成果奖励机制,促进产学研深化合作,利用科技合作,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势,使其成为企业创新的技术源泉。

5结语

本文界定了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概念,对其评价进行了概述,分析优缺点,并创造性地提出运用系统观的思维角度构建持续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此建立指标体系;依据影响产业持续创新系统的因素,从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发展潜力与发展环境支持4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包含11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全面、科学地反映产业持续创新能力;采用熵值修正G1法对指标体系进项赋权,既能反映专家评审的主观意见,又可体现各级统计数据的客观性,进而更加科学地评价目标对象;以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统计2011—2016年的数据进行评价,分析福州市该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优劣势,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同时,福州市的实证分析也有力地证明了可拓综合评价法能够有效的对产业持续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孔伟艳,朱攀峰,类季芳,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2]范德成,沈红宇.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08):2931.

[3]杨栩,肖蘅,廖姗.基于MCZFHDDS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5,24(01):270279.

[4]解学梅,曾赛星.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体系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J].系统管理学报,2008(03):241247.

[5]向刚,汪应洛.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要素构成与评价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4(06):138143.

[6]段云龙.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综合评价[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03):99102.

[7]朱斌,王渝.我国高新区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05):529537.

[8]农丽娜.广西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报,2016,16(03):1923.

[9]王文亮,冯军政,郭爱民.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模糊综合评价[J].经济经纬,2008(01):9496+104.

[10]吴炜炜.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及其综合评价[J].商场现代化,2008(21):3637.

[1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孔伟艳,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12]齐险峰,蓝伯雄.IT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基于企业资源观的述评[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1):930935.

[13]杨鹏鹏,谢恩.创造企业竞争优势:内部资源,外部网络及其整合[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02):6875.

[14]姜铸,张永超.差异性服务化战略下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01):6064+69.

[15]王静.基于因子分析的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23(04):3640.

[16]梁中,张松.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安徽合芜蚌新区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3842.

[17]李支东,章仁俊.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09(08):810.

[18]李刚.基于熵值修正G1组合赋权的科技评价模型及实证[J].软科学,2010,24(05):3136.

[19]欧光军,刘思云,蒋环云,等.产业集群视角下高新区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与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07):123129.

[20]朱斌,陈欣.创新驱动视域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以福州市为例[J].发展研究,2017(05):4251.

[21]孟庆军,张洁,王效敏.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可拓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05):5967.

[22]TAN Hongyang,LI Jingyi.Coal mine safe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based on extension theory[J].Procedia Engineering,2011,26.

[23]魏华,漆贤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可拓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04):221224.

[24]王晓红,张宝生,陈浩.虚拟科技创新团队成员选择决策研究——基于多级可拓综合评价[J].科研管理,2011,32(03):108112+120.

[25]张鑫,陶化冶,隋金雪,等.基于可拓的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3):4245.

[26]鲍海君,徐保根.科研项目立项的可拓综合评价[J].软科学,2009,23(10):4245.

[27]XIA Aiyue.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network security management based on Multi  dimensional extension fuzzy technology[C]//Inter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and Engineering Associations,Atlantis Press.Proceedings of 2015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Materials,Chemistry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ICMMCCE 2015).Inter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and Engineering Associations,Atlantis Press,2015:6.

(責任编辑:许建礼)

猜你喜欢

福州市
数字游轮
小象青青的数字之旅
奇妙的梨子提琴
教育,是一种成全——福州市宁化小学“成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脑袋上长“金子”
健康的生活方式
宝贝去哪儿
宝贝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