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技术在平安智慧社区中的应用及未来展望

2019-08-13苏静李华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5期
关键词:智慧社区物联网

苏静 李华

【摘 要】随着物联网技术及产品的成熟和发展,智能化小区安防及智能应用成为其重要的应用平台之一。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单元,是智慧城市建设惠及民生的落地举措,是涵盖城市管理、政务服务、居民服务的重要载体。需加快研究当前智慧社区建设现状及问题,并探讨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社区基础设施集约化和智能化水平、促进和扩大政务信息共享范围、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本文就物联网技术在平安智慧社区中的应用及未来展望展开探讨。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社区;应用平台

引言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在基层管理与为人民服务方面的作用,解决传统百姓服务手段匮乏、政府信息收集存在盲区、国际化与现代化建设缺乏有利信息化手段支撑的问题,社区积极开展研究“社会管理服务创新”“智慧社区”的课题,拟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工作模式的探索,构建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共建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体系,打造信息共享、扁平高效的“智慧社区数据信息管理平台”。

1我国智慧社区建设及运营现状

(1)地方层面建设情况。目前我国有约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80%左右的地市级以上城市,提出或正在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单位已超过400个。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开展,智慧社区建设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是国内智慧社区建设的先头部队,目前全国在智慧社区的建设已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为居民、企业、政府等提供智慧物业、智慧服务和智慧政务等信息化服务的应用体系。(2)国家层面推进情况。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相继出台了《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涉及智慧社区建设制度、政策、标准、治理体系等方面。(3)行业层面发展情况。智慧社区的建设运营要在深入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各方对智慧社区建设运营的需求,进行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建立合理的系统架构和部署方式,同时要明确建设运营模式及投融资方案。智慧社区的运营可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智慧社区产品和服务,推动智慧社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建设目标

建设平安智慧社区需要兼顾居民、物业、社区及公安管理四方的相关诉求,在满足各方需求的情况下,整体规划,协调推进,达到共同目标。在居民诉求方面,要提升安全感,提高社区办事效率,提供易用、高效、智能的平台,构建与物业、社区、公安的沟通渠道。在物业诉求方面,实现物业管理降本增收,提升物业管理形象,增加邻里间沟通,督促物业服务提升。在社区诉求方面,群防群控,提升社区安全等级,提供更加便捷、精准的社区服务,搭建社区服务平台,提升社区服务效率。在公安诉求方面,实时掌握社区居民动态,完善“一标三实”数据信息,精准管控,实现业务闭环。

3系统方案

3.1智慧社区系统构架分析

智慧社区的本质是通过现代化的网络通信技术,科学的将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聯在一起,有效的改善社区服务质量,提高社区智能化程度。智慧社区涉及的内容众多,但主要都是以居民,商户和社区机构为主体,通过应用平台为管理工具,依托物联网技术,实现及时高效的对社区进行监督和管理工作。物联网是一个巨大的网络体系,运用在智慧社区中,主要有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以及中间件,通过底层准确的感知数据,再及时的传递到网络层进行处理并传输至应用层,最后由应用层有效的结合行业要求,完成人们的各种智能化需求。

3.2网络层

传感器网络主要由低功率广域网、无线广域网、无线个域网和专网构成。低功率广域网主要由NB-IoT、LoRa等网络协议构成,由于其网络特性,主要用于低数据量、低频次、长待机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如电表、井盖、门磁等等,广泛应用于各种智慧社区的物联网终端。无线广域网主要由2G、3G、4G以及正在推广试用的5G网络构成,具有高可靠性、低延迟、覆盖全面、高带宽等优势,主要应用于高并发、高速数据、大数据量实时性数据传输的传感器,如视频监控摄像机等。无线个域网主要由蓝牙、WiFi、ZigBee、电力线载波等网络形式构成,具有自组网、覆盖范围小、快速组网等特点,主要应用于智能门禁、智能家居、温湿度传感器、健康监测等终端。专网主要由以太网、广电网、同轴电缆等方式构成,可以构建安全的专用网络,如接入警务专网、社区专网,主要应用于重点监控人员数据、社区安防数据、医院健康数据等高保密性数据传输及应用。

3.3感知层

具体的感知设备如下:(1)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在社区的主要地段和出入口位置安装摄像头,实现对社区的主要区域24小时监控。(2)门禁系统:在社区的出入口和单元出入口安装门禁系统,居民凭门禁卡出入,能有效的提高了社区的安全管理质量。(3)特殊人群跟踪服务:针对社区内的残障人士,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不仅应该及时配置能测量血压,体温,心跳等数据的传感设备,还要重视对这些特殊人群采用GPS定位系统,实现智能化的服务。(4)智能远程抄表系统: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使智慧社区的服务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智能远程抄表系统,能及时的掌握居民的水,电,气的使用情况。(5)全方位的社区环境监测:在社区安装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等,能全方位的对社区环境进行监控,为改善社区环境提供参数依据。

3.4数据层

数据层主要由社区GIS数据、社区常住/流动人口数据、社区医院数据、社区教育、社区警务、数据引擎等模块构成,主要用于对传感器数据的数据比对、匹配、筛选及应用,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利用海量的数据比对建立完整的数据应用系统,指挥各模块的高效运行。(1)社区GIS数据。记录和完善社区中的地理信息系统,记录社区中的道路、建筑、公共设施等基础信息,设置道路、入口、出口等关键路径数据,标记社区内酒店、网吧、KTV等重点娱乐场所和治安案件高发区域,实现精准的位置服务,使用户能够快速查找、定位、导航到准确位置。(2)社区常住/流动人口数据。记录和更新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信息,登记社区内外卖、网约车等重点流动人口信息,便于小区安保对接登记进入小区门禁。(3)社区医院数据。记录和更新社区医院的相关医生、就诊、疫苗等相关信息,对接到社区服务平台,便于社区居民及时查询和应用。(4)社区教育数据。记录和更新社区学龄前教育及义务教育各阶段的教育机构信息,提供社区居民及时查询和应用。(5)社区警务。对接公安重点人员信息、单位信息、身份证信息、房屋管理等警务信息系统,对于社区内发现的可疑人员及时比对,对身份证信息及时查询,支撑安全社区的警务数据保障。(6)数据引擎。用于存储、处理和保护本系统数据的核心服务。利用数据库引擎控制访问权限并快速处理事务,基于系统中各种应用所建立的AI算法实现对可疑人群甄别、常住人口判断、智能告警、智能控制、异常事件处置等核心应用。、

结语

平安智慧社区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在物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平安智慧社区的发展规模和服务性能将飞速提升,以适应现在社会科技化和智能化的整体需求,为人们提供高层次的智能化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鑫.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在安防领域的应用研究[J].电子测试,2017(4):91-92.

[2]毛亮,付倩文.物联网携手智能安防开启智慧城市之门[J].中国公共安全,2016(16):142-145.

(作者单位:宝鸡广电网络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智慧社区物联网
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智慧社区”的养老生活
以试点带动打造“智慧社区”助力居家养老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基于LABVIEW的温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论智能油田的发展趋势及必要性
探讨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智慧社区建设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
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