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秀区旧州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

2019-08-13汪杰毛远熊

南方农业·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建议现状

汪杰 毛远熊

摘 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的城镇居民开始寻求个性化、高质量的闲暇旅游体验。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农业和旅游业的交叉产业,既能够提供回归自然的农事体验,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又能极大地提高传统农业附加值,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基于此,结合西秀区旧州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优势条件及现状,梳理出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旨在为该镇及周边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休闲观光农业;现状;建议;西秀区旧州镇

中图分类号:F327.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1.05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休闲方式。据智研咨询集团《2017—2023年中国乡村旅游行业分析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2.6万元,而其利用休闲时间进行乡村旅游的平均比例也提高到了73%[1]。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农业和旅游业结合的交叉新兴产业,是依托农村当地生态环境、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吸引游客进行采摘、休闲、垂钓、疗养以及观光等消费的一种改造传统农业的新型现代农业业态[2-3]。休闲观光农业在提高农业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挖掘和传承农耕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4],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提供了有效的切入点,其在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平台载体优势和影响力势必将不断凸显。

近年来,贵州省瞄准“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战略定位,以建设旅游大省为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气候、地域及民族文化等特色资源禀赋,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多彩贵州”品牌逐渐深入人心,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游客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有着安顺“米粮仓”“小江南”等美誉的西秀区旧州镇成为住建部公布的第一批特色小镇,以小城镇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及脱贫攻坚为契机,主动融入黄果树-花溪-格凸河黄金旅游圈,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挖掘和打造屯堡特色文化品牌,休闲观光农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2018年,旧州镇共计接待游客约40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2.035亿元。休闲观光农业无疑将成为未来一个阶段旧州镇乃至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1 旧州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优势

1.1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2014年底及2016年底相继开通的贵广高铁及沪昆高铁,打开了贵州省通往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的快速通运大门,这无疑是贵州省走向全面发展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时代标志,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贵州省各地(州、市)、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时空差距[5],对于联络珠三角地区显得尤为明显,“四小时经济圈”的逐渐形成让周末往返两地成为可能。此外,2018年初全面开通运营的安紫高速,作为贵州公路网中的南北大动脉,与多条高速互通连接,成为贵州乃至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高铁及高速公路沿线站点的落成,倒逼沿线地区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也为西秀区旧州镇休闲观光农业提供了良好发展契机。

西秀區旧州镇地处贵州省西秀区东部,距西秀区行政中心所在地约25 km,距省会城市贵阳市约70 km。随着国内旅游市场需求的稳步增长,安顺西站、平坝南站的落成以及安紫高速的贯通,加之邻近沪昆铁路、沪昆高速、花安高速、贵安大道等重要交通主干线路的辐射作用,西秀区旧州镇方便快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近年来,来自广州、深圳、重庆、贵阳等大中型城市的游客络绎不绝,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

1.2 农业基础条件优越

西秀区旧州镇辖区总面积116 km2,耕地面积2 293.6 hm2,总人口12 170户43 235人,其中农业人口11 076户36 504人(据2018年底数据)。旧州镇位于安顺市老落坡山脉南麓邢江河岸,西邻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属云贵高原东部的洼地丘陵地形,年平均气温14.3 ℃,年均降水量1 360 mm。辖区内地势相对较为平坦,土地肥沃,盛产优质大米,有远销各地的山药、折耳根等特色产品,有又鲜又辣的旧州红辣椒,发展农业基础条件优越,是安顺市的农业大镇。近年来,以脱贫攻坚契机,旧州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现代设施蔬菜种养殖业发展效益逐渐显现,包括茶叶、中药材、茭白、西红柿在内的多个效益产业竞相发展,农业产值不断扩大。

1.3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1.3.1 文化资源优势

旧州镇自古就是多民族杂居的聚集地,也是黔中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600多年的屯堡文化,不仅孕育出了屯堡地戏、花灯歌舞、农历“五·二八”、苗族跳花节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还缔造出了地域特色鲜明的面具雕刻、蜡染、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着各地游客到此品味。

1.3.2 自然资源优势

旧州镇境内山水连绵,自然风景秀丽,森林覆盖率达56%。鹅项水库、平寨水库等生态水体为百姓的生产生活及旅游开发提供了支撑。辖区内蜿蜒而过的邢江河水清澈、水源丰富,河岸周边植被茂盛,风景宜人。2019年年初,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落成也进一步将其生机和活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1.3.3 气候条件优势

地处黔中腹地的地理位置赋予了旧州镇独特的气候条件,该镇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可满足不同季节、各类游客前来观光的需求。尤其在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30 ℃高温天气时,地处黔中腹地的旧州镇20~27 ℃的凉爽天气也是旧州镇获得大量省内外游客青睐的原因。

1.3.4 品牌建立优势

近年来,作为国家AAAA级文化旅游风景区的旧州古镇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业态不断丰富,土司食府、旧州客栈、鲁氏会馆等上百家旅游业态不断发展壮大,提升了古镇的可玩性。2015年9月,占地467 hm2的“山里江南”休闲旅游度假综合体正式开门纳客,通过文化展示、特色美食、花海观光等形式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同时,随着以浪塘村为首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入,一大批主题农家乐及民宿不断涌现,旧州镇乡村旅游品牌逐渐深入人心。

2 旧州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 缺乏科学统筹规划,农业+旅游业融合不够

目前,旧州镇休闲观光农业主要以“山里江南”休闲旅游度假区为带动,群众在政府引导下自主开发为主,市场定位不够准确,经营随意性大,缺少科学统筹规划和论证,布局不尽合理,发展规划相对无序,休闲观光农业以花卉欣赏、果蔬采摘及农家乐为主,旅游体验项目仍停留在简单的效仿阶段,形式较单一。仅形成部分观光单体,创意性、深层次多产业融合开发较为欠缺,产业化程度弱、产业链联结不够紧密,多游客选择当天来当天往返。农业没有向二三产业形成转移融合,充分发挥效益,获取收益。

2.2 文化发掘程度有限,主题开发不够深入

旧州镇虽然拥有丰富的历史及民族农耕文化资源,但现阶段所呈现的休闲观光产品仍缺乏对优势文化资源深层次的发掘和利用,难以形成特色亮点和核心竞争力。比如,对已有600余年历史的大明屯堡农耕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程度不够,无法区别与其他地区形成独有的游览主题。输出产品文化内涵及主题不鲜明、趣味性不强,不仅难以提高产业附加值、提高效益,更无法引发目标游客群体产生思考回味,吸引多次消费。

2.3 相关专业人才缺乏,服务管理水平有限

虽由政府牵头成立了农旅投资有限公司,各村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提升了农旅结合发展的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但目前旧州镇及周边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新生劳动力从事农业发展意愿依旧偏弱,造成农旅从业人员大多年龄偏大或专业素质不高,能满足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明显不够。传统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不高,对于新型休闲观光农业的政策导向、管理理念、产业转型及发展规划思路等方面把握不足[6],不仅难以对现有产业实现专业化、社会化管理,而且在消费市场的调研上缺乏科学的方式方法,造成发展规划前瞻意识不强。

2.4 产业用地矛盾突出,建设用地控制严格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旧州镇及周边乡镇发展都面临存量建设用地不足的现状,一方面体现在基本农田保护与城镇建设发展的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土地流转成本过高。在考虑经济成本的条件下,农业产业发展可利用的土地多数位于山坡或沟壑处,耕地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形成规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与旅游业规模化融合发展。此外,部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规划用地,如区内“山里江南”休闲旅游度假区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受耕地红线保护及建设用地控制等政策限制,难以完善以满足发展配套需求。

2.5 推介智慧化程度低,营销推广环节薄弱

目前休闲观光农业产品仅靠传统的电视、电台、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介宣传,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电子客票、主题APP等新媒介宣传推介手段还有待开发。以区内蝶恋花海为例,区内已实现WiFi全覆盖、主题宣传片及主题歌也陆续发布,但微博、微信公众号、主题APP均迟迟未能进入公众视野,游客不能通过当下最常用最便捷的方式快速准确地获得景区相关信息。管理者主动营销推广意识不强,特色商品、餐饮及住宿等电子商务发展滞后,寻求与第三方合作的意识也有待提升。

3 旧州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3.1 强化科学规划,着力打造精品项目

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要在摸清旧州镇现有资源底数的情況下,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谋篇布局,盘活建设用地资源,探索符合旧州镇及周边地区发展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编制符合地方实际的发展规划。要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打造形式多样的精品休闲观光农业体验项目。如利用山坡区域开展团队登山、露宿营地、户外农事体验、亲子教育等项目,利用地势平坦区域开展农家乐休闲度假、垂钓、美术写生、婚庆摄影等项目,依托文创园等基地开展艺术创作DIY体验学习,依托现代设施农业大棚开展科技农业展览观光及知识科普,依托古镇房屋建筑及民俗文化活动等发展农耕文化展示观光等,分区域打造主题鲜明的项目,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升游客收集水平。

3.2 挖掘文化资源,形成地方特色品牌

旧州及周边地区孕育的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土司文化及600年历史黔中大明屯堡文化,其神秘而丰富的内涵及其外延都值得现代人细细品味。应结合特色服饰、建筑及娱乐方式深度挖掘旧州独有的地方耕读特色文化,政府、当地乡贤雅士自发形成的民间组织及旅游发展公司要形成合力,以“五·二八”民俗节日、屯堡人家过大年、花灯歌舞、屯堡面具节、油纸伞节等时令风俗、民间技艺等旅游活动为载体,加强民俗文化与休闲农业的融合,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区的特色观光休闲农业[7],打造旧州镇及周边乡镇特色名片,丰富旅游过程中的文化内涵体验。

3.3 推进“六产”融合,提升农业产业效益

在立足农业、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地扩大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高效农业产业规模和提升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适度引进或寻求与农业初加工生产线的合作,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及农业产业效益。同时,坚持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8]。打造产景、产育融合的示范基地,用一种横跨一二三产业的业态组织进行融合,模糊产业边界,实现“1+2+3=6”的有机叠加[9],延长产业链,构建有机经济体。例如,引进先进技术,将本地种植的青菜、茭白、油菜花等蔬菜设计成可供观赏的排列造型。此外,探索循环农业发展。如将蔬菜作为制作猪食的主要原料加以利用,同时回收猪粪用于食用菌发酵种植,食用菌废渣再深施在果蔬园以改良土壤、提高农产品品质,以循环利用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此过程中,既可建立现代农业各环节科技展示,也可开发猪粪收集体验等城市鲜有的传统农事体验。

3.4 强化招才引智,培育一批职业农民

人才是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培训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休闲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政策机制入手,建立优秀人才定期或自愿长期服务乡村发展机制,从现代农业发达地区或高校师生中,引进一批对现代化农业有兴趣、对农村农民有感情、有专业化背景的技术人才,从资金扶持、社会福利、发展提升渠道等多个环节给予支持和保障,引导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此外,通过与高校及发达地区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通过职业技能授课、田间现场教学、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组织现有人员进行休闲观光农业运营等各个环节交流培训,培育一批有思路、能力强、敢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学习借鉴现代农业发达地区经验,探索引进新型职业农民认证及职称评定办法,为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提供条件和支撑,不断增强队伍造血能力。

3.5 注重市场推广,实现精准营销推介

紧盯贵阳、重庆、广州等客源市场,立足周边中大型城市后花园的定位,针对都市群体需求采取针对性创意广告的精准营销。一方面,常态化利用地方风俗节气及大型主题活动进行宣传造势,借鉴各地传统丰收节、葡萄节、西红柿节等大型主题活动及各级文化及体育盛会的举办,提升整体关注度。事实上,安顺市承办的两届环中国自行车赛都选择旧州作为途径赛段,旧州古镇荣获2018年最美古镇赛段称号,极大地提高了知名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O2O(Online to Offline and Offline to Online)模式,将线下产品与互联网相结合,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全面的旅游产品信息,聚集有效的消费群体[10]。采用微信、微博等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手机APP进行推广宣传,同时寻求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利用美团、大众点评、抖音短视频等平台对城市鲜有的乡村特色产品进行营销推介,逐步提升宣传和经营智慧化水平。

4 结论与展望

1)相较于贵州省内多数的乡镇,西秀区旧州镇小城镇建设成效明显,同时得天独厚的生态发展优势及市场定位优势,使其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在周边乡镇范围内起带了很好示范推动作用。总体上说,发展水平已然处于其他省内乡镇的前列。

2)尽管起点较高、发展优势明显,越来越多较为成熟、市场接受度较好的单个产品及业态已逐个涌现,但总体上西秀区旧州镇以及周边乡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如缺乏统筹规划、农旅融合不足、文化发掘不深、用地愈发受限、宣传智慧化开发不够等问题和不足,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3)目前旧州镇及周边乡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仍需进一步研究总结,以不断拓宽发展规划思路,全面提升现有发展水平。另外,受体制机制等因素影响,政府、相关民间组织及公司业主等各方主體仍需进一步提高认识,探索沟通渠道,有效形成合力。相信在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下,西秀区旧州镇休闲观光农业将成为该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撑点,也将进一步带动该地区成为更多省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参考文献:

[1] 智研咨询集团.2017—2023年中国乡村旅游行业分析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Z].2017.

[2] 张芬.新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评价体系的建立与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2):201-206.

[3] 田娜,俞颖奇,余天艳,等.黔西南州休闲观光农业资源评价研究[J].南方农业,2018,12(11):125-129.

[4] 郭焕成,吕明伟.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济地理,2008,28(4):640-645.

[5] 范莉娜,余艳.贵广、沪昆高铁对贵州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9-12.

[6] 窦佳.北京观光农业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24):59-60.

[7] 张红英.发展观光休闲乡村旅游的机遇与策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7):229-230.

[8] 吴江海.旅游如何成为乡村振兴的“风口”[N].安徽日报,2018-07-16.

[9] 王德刚.农业旅游代际特征与盈利模式研究[J].旅游科学,2013,27(1):81-82.

[10] 贾文艺.我国O2O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概述——基于现状、问题及对策的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24):60-62.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建议现状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三代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