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声乐课堂微课运用现状调查研究

2019-08-13冯琦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声乐资源微课

冯琦

在“互联网+”时代,学校的信息化微课学习资源建设与运用意识日益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在全国推动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微课”一词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发展、教学实践研究的关键词汇。各类信息化教学大赛开展,提高了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和使用能力,促使微课设计、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的长足发展。然而,“微课”用于各类教学比赛多,用于课堂实践方兴未艾,但是中职学校声乐学科运用比较少。笔者以问卷调查形式,以“微课在中职声乐课堂使用情况”和“中职声乐微课运用凸显问题”为线,以某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为例,实地调研,开展实践研究,力图以微课教学为支点,提升中职声乐教学效率。

一、研究设计

1.调研目的与方法

调研主要目的在于了解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堂教学的微课运用现状,并进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根据调研目的,了解学生对声乐微课辅助教学运用的认可度,有助于解决声乐学习疑难问题,对微课资源开发与建设有促进作用。内容包括学生对微课了解度与认可度、声乐学习难点归类、声乐微课解决难点困惑问题、对声乐微课资源共享的看法、声乐微课辅助模式效果与运用。

2.调查的方式与实施

调查对象为某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根据调查内容设计关于《中职声乐课堂微课运用现状与分析》问卷1份。对学前教育专业某任课班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4份,回收54份,有效问卷54份。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声乐课疑难知识点,分类归纳微课辅助教学纲要,结合自身课堂教学特点,制定教学方案,以待提升教学效率,加以推广。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微课的了解度及微课在各阶段各科目的运用情况

从调查结果看,超过27%的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微课,微课在其他阶段和其他科目的利用率不高。(图1所示)这侧面说明微课频用于教学比赛,而少用于教学实践。

2.学生应用声乐微课急待解决的难点聚焦

(1)学生通过微课解决声乐学习难点问题。调查显示,在声乐学习中,超过66%的学生在练习曲的练习、歌曲的演唱和声乐基础知识的了解几个方面都有困难。(如图2)

(2)以上三個方面进一步调查发现,学生对歌曲内容理解存在问题的占9.26%,对歌曲分析存在问题的占14.81%,学生对歌曲演唱技巧的问题最凸显,达50%(如图3)。这说明,学生在学习歌曲时对歌曲演唱技巧的把握能力最差。其次,数据显示声乐基础知识学习问题占25.93%,这证明在学习抽象的声乐理论时,部分学生是难以理解的。

(3)鉴于声乐课程理论与技巧抽象化,笔者试归类声乐练习曲技巧,以了解学生对难点练声曲及技巧的掌握情况。调查显示,学生对跳音练习(22.22%)、气息练习(29.63%)、呼吸问题(9.26%)、连跳音结合练习(38.89%)几个方面需要加强(如图4)。

3.声乐微课应用与声乐微课资源的建设

(1)鉴于学生在声乐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试对中职声乐课堂微课运用现状进行调查问卷及分析研究,利用声乐微课作为实际课堂的辅助教学方式,为这些学生找一位“小老师”陪着学生练习,巩固课上声音训练状态及强化课上学习效率是很有必要的。于是,在声乐课堂上笔者尝试了以微课作为声乐歌唱训练的辅助教学实践研究,使声乐课堂线上线下教学一体化,实现学生自我为导向的自主学习模式。调查显示,学生对声乐微课资源共享的赞同率高达98.15%。(如图5)

(2)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实际运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声乐微课课前、课中、课后的需求均有涉及,这说明,学生对微课课前预习、课中知识点讲解及课后练习都有不同程度的学习需求。(如图6)

三、结论

1.微课在中职声乐课堂中应用并不广泛

本校学生在中职阶段看得最多的教学微课是笔者的微课范例,占46.3%,在初中及其他阶段接触不多。中职声乐课是一门专业实践课程,在中职阶段该门课程上课形式多为集体课。老师上课的形式是“一对多”,难以在每次授课过程中实现逐个体验。所以微课授课形式解决了教师上课单一,无法“分身”的缺陷,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一体化,既解放了老师,又解放了学生,深受学生喜爱。

2.学生有使用声乐微课的强烈意愿

中职学生更喜欢活跃的课堂气氛,单一的教学模式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枯燥,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在班级推行声乐微课辅助教学模式,这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无疑是一种“福利”。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在声乐学习中,一有感觉就可以拿出微课来看或者练习,非常方便,调查显示,有76.79%的学生表示喜欢声乐微课的形式。

3.声乐微课资源零散,总量欠缺,没有系统性

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且持久的过程,其关键在于多练、多想、多实践。国内声乐微课网站中,很难找到针对中职阶段的声乐微课。可参考资源少,适合中职声乐课堂的优质声乐微课更是寥寥无几。加上微课资源的总量欠缺,声乐理论学习、练习曲的针对性练习和曲目的丰富性上难成系统性,这给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困难。

四、建议

1.加强中职声乐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目前,中职声乐微课应用的困境是资源缺乏。调查显示98.15%的学生提倡声乐微课资源共享,这说明学生对微课资源内容的可期性是非常高的。可将现在的声乐微课资源整合,从几个方面进行归类、汇总,使之成为具有专题性的、系列化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线上线下教学一体化,进行资源推广,师生共赢。

2.加强教师制作声乐微课的能力

目前,大多数的校内专业课微制作还处于录屏讲解、实录讲解阶段,微课形式单一。如果将其两者结合,同屏播放,视频与文字配合,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加直观、形象。微课的质量越高,学生对微课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强,这就要求教师的微课制作能力亟待加强。

3.加强线下学习平台运用,使声乐微课更好地为声乐教学服务

微课的专题性、系统性推广,必须依靠平台的运行。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推荐本校學生使用蓝墨云班课平台,不仅实现了微课上传便捷,师生互动高效,还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极大地提高了声乐课堂辅助教学效率。

4.学校加大微课资源的使用力度

好的资源,必须依靠顺畅的推广渠道。如果在微课资源建设的推广上,加大学校的支持力度,不仅能极大提高教师对制作微课的热情,而且还会拓展微课资源建设与开发的领域。有了量的积累,质的提高指日可待。

微课,“位微不卑、课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微课体现以学生认知学习和知识建构为主线的全新教学设计和资源建设,是自主学习、混合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理念的实际应用。在中职声乐课堂,微课改变了原来单一的“口口相传式”学习,走向移动化、个性化、体验式学习模式。声乐微课辅助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声音的魅力,让枯燥的声乐理论变得生动有趣,让教师成为真正的帮助者、监督者、评价者、指导者,让学生徜徉在多维声乐学习环境里。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声乐资源微课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资源回收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