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增强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对策性研究
2019-08-13王学智
王学智
摘 要:在新时期,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增强中学德育实效性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准,积极打造综合性生活化的德育目标和内容,设计德育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对道德的体验和认识深化。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
关键词:高中德育;实效性;对策研究
德育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高中阶段是学生进行德育的关键时期,当前高中德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存在很多的问题,到底怎样才可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呢?这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中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在活动中牢记有效德育观念
有效德育指的是德育的有效性,有着长期且复杂的特性。所以,作为德育的施行者,教师不可以操之过急,应该循序渐进,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每一个教学活动都要精心设计、深入探究,从而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和个性发展能力。
比如学校针对德育开展“德行合一”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教师在班级中可以以此为主题组织班级动员会,以榜样故事的形式进行德育。这是第一步宣传,学生以微写作的形式写一篇课后感,加深教育。而后在课堂上争取创建微笑课堂,对于学生要多一分笑容、多一分鼓励、多一份表扬,少一点生气、少一点埋怨、少一点批评,这是提升阶段。而在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在班级以学生榜样的形式大力表彰做得好的学生,鼓励学生争优竞优,形成良好的风气。该主题的德育是一个持续时间段内展开的多种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渗透了德育,尊重了德育的特点,是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的系列活动。
所以,始终要将德育的有效性作为德育活动设计、展开的观念指导。只有将德育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设计出更为有效的德育活动,也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活动提升综合能力。
二、在日常里充实更新德育形式
对于传统的德育内容应该吸收精华,并且在现代社会结合学生的实际德育内容进行充实,除保持学生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之外,教师还应该养成学生符合时代发展的心理素质,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民主意识。在高中德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将实际生活作为德育的主要阵线,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领悟和感受,从而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比如每年学校都会提倡向雷锋同志学习,争做好人好事。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在雷锋日当天在国旗下讲话,倡导学生向雷锋同志学习,而每个班级则是出一期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板报。作为高中生,和中小学生相比能够做得事情更多。口号宣传类的教育已经不适合高中生,所以可以带领学生进社区,配合社区的社工一起做一日小雷锋,探访社区内的孤寡老人。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陪着老人聊聊天,这样既能够满足社区内孤寡老人的需求,又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出发去感受做好事的成就感,从而深化他们对于优秀品质的理解,达到德育的目的。
过去德育更多常见于课堂上,学生从小开始接受各种各样的口号类品德教育,这并不适用于高中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生活体验,能够让学生从实际中获得感悟,做比说更直接,也更有德育的实效性。
三、在德育上合理运用三方网络
对于高中生的德育不应该只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还应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所以应该形成以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网络,让德育不局限于校园,形成大的德育区域。对于学生的德育,教师可以和社区的德育联合在一起,加上家长的配合,涵盖了高中生生活的范围,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德育,德育网络化能够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比如在高中校园中开展生活小达人的道德实践活动,将德育工作细化,具体到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是每一日。教师可以做一个积分卡,分为校园、家庭和社会三个部分,每个月学生的生活习惯养成设置具体的目标,比如三月份要求学生在家庭部分,学会做一道菜,而校园部分则是坚持每天半小时的课外阅读等;制定激励政策,添设小奖品,每天完成后教师和家长就给一个标记,按月进行奖惩,凭借一定的标记数量兑换奖品,在激励机制和家校监督双重作用下督促学生良好习惯的養成,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德育的实效性。
要想实现德育的有效性,光靠教师教育的力量是不足的,一定要联系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引导力量,通过打造三方网络让学生生活在大的德育环境下,更好地起到德育作用。
总之,德育的实效性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所以,各个高中都应该重视德育工作,并且大胆创新德育工作。开展一系列的教学互动渗透德育,提升德育的实效性。让高中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全面提升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吴云云.德育视域下的中学语文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2):80-82.
[2]杜伟.互联网+时代中学德育境遇之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85,87.
[3]陆婕萍,沈栩聪.校园文化视角下中学德育工作开展的思考与探索[J].现代教学,2018(23):57-58.
编辑 李沂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