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组合班数学有效教学的探究

2019-08-13黄艳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例题分层

黄艳

我国已逐步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也日渐成为一种新趋势。其中,专业班在高二期间组合成普高班(简称“组合班”),组合班的学生需要在不到一年的高考冲刺阶段对已学内容进行补充、扩充外,还要完成新课的学习,困难重重。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针对组合班高三学年度数学教学,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意见,希望对组合班的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一、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一)考察学情,走近学生

职业学校的新课标和教学特点决定了组合班的学生在高一、高二阶段更多课时用于专业课的学习,文化课的数学学习任务基本都集中在高三高考复习阶段,故高三兼具了补充内容、传授新课、复习高考的巨大任务。对此,在教学前必须对学生的情况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分析现在的高考形势,打消拼运气的心态,积极主动把握考大学、选择大学的话事权。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储备、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和兴趣爱好充分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教学进度、范围、难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要掌握上述情况,可采取摸底考试和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摸底考试、试卷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等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走近学生”,掌握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学习积极性、学习潜力以及情感态度等,同时有利于了解学生对自己和对老师教学的期望,为“以学定教”找准教学起点和努力方向。

(二)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

教学过程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采取渐进性的教学,由简入易、逐步深入。教师根据学情考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确定课程教学的深度、广度,引领学生转变学习理念,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

“以学定教”,不只是考虑如何“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不能把课上完,完成上课任务就行,也不能因为上课任务重,着急赶课,而不顾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要尽量做到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二、以三点一线的教学方式为抓手,循序渐进打基础

面对中职学生普遍数学基础知识薄弱的情况,教师在讲授新课程时要注意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为主要目的,打好基础。

一是以课堂知识点和例题讲解为重点,打牢基础。通过对比分析近几年以来的高职高考试卷,我们不难发现:数学高职高考,有相当多的考题都是源于教材例题、习题的引申变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把重点放在概念和定义的理解记忆,以及典型例题、习题的掌握上。另外课堂所选例题要求稳,立足基础,紧紧围绕高考常考题目,将近年来数学中职高考试卷作为参考,通过分析研究高考试卷,明确中职高考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及命题的走向,在课堂上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二是布置习题时以立足基础、配合课堂例题为基础点,强化基本知识,坚决摒弃难题怪题非常规题。在课后布置习题时,应注重选择基础题和中等题目进行训练,题目不宜过难,否则容易使学生丧失信心。应使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

三是布置作业时以课堂讲解例题和解答习题过程作为巩固点,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都较弱,一定要通过作业每天写出至少2道题的详细解答过程。在具体的教学中,可采用重常规、重过手、重规范的“三重”方法。重“常规”,就是在教学中注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课本例题中的常规解题方法,强调在解题过程中熟练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解题方法;重“过手”,就是通过课内课外反复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知识点,掌握解题思路与方法;重“规范”,就是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作业中写出详细解答,规范格式,训练思维逻辑。

另外,要根据组合班学生普遍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的特点,在复习的过程中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公式为主线。教师在教学中需根据考试大纲整理精简基础知识点、基础公式,通过组织学生在课前课后多读、多抄、多记,课上听写、抽问、默写等方式掌握好知识点、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堂例题的讲解和完成课后作业,提高学生对知识点和公式的理解,进而达到考试大纲的要求。

三、注重复习中的教学方法,打造高效复习课

(一)循序渐进,分阶段复习

一是新课教学阶段(2月到7月)。在学生进入组合班学习前,三角函数、平面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初步三章内容还没有学习,而其他已学内容较为浅显,达不到中职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需要在完成新课教学的同时,对已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训练。在这一阶段,教学内容的讲解要务必让学生觉得容易,有学习成就感,例题练习不应过难,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的信心。

二是基础知识复习阶段(9月到10月)。本阶段主要任务是采取按章复习、按章测验、逐章过关的方式,帮学生巩固知识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对各章内容的复习,学生对中职高考的考试范围认识更为系统化,这时候要进一步夯实各章节的基本知识、公式、定义和定理的基础。

三是综合训练阶段(11月)。本阶段是综合训练阶段,也是考前冲刺阶段。这阶段主要安排学生完成近几年的广东省中职高考试卷,进行冲刺模拟训练,查漏补缺,熟悉应试技巧,先易后难,多轮复习。

(二)培养学生反思纠错、“错中得益”的学习习惯

教导学生在解题时要细心审题,标注题目中的关键点,找准解题方向,书写要整齐有条理,解题过程要详细规范,减少失误,提高准确率。养成解题反思的習惯,认真对待平时练习和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出错误的根源,将错因归类,作为今后的借鉴。用好“纠错本”,建立“病题档案”,对于重复出错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要认真整理出来,找出“病因”,对症下药,经常翻阅复习,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错中得益”。

四、实施分层教学、合作学习,提升整体水平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智力、非智力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各类学生各有长短,要“以学定教”,因材施教,为了学生的需要而教,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分层教学、分层指导的教学方式,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分层、对象分层、目标分层、提问分层、课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

在具体教学中,对于基础知识较好且积极主动的学生,应督促其自学,教导该类学生运用比较归类的方法建立整理错题的学习习惯,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该类学生的教学重点在于后期的单独辅导,提高拔尖。基础知识一般的,也是我们教师上课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不自觉容易开小差的学生,主抓课堂效率和态度,要重视课堂多关注、多提问,主抓中等题,抓住重点,避开难点,课后加强提醒督促。其他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弱、理解力偏低的特点,在教学中应重点辅导,并以练习和作业作为主要抓手,先抓容易题,有提高再抓中等题,并加强课后辅导。对该类学生采取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是教师讲例题,学生做例题,练习和作业均布置例题的变形题。课后成立由成绩较好的学生与有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学生组成的结对帮扶学习小组,提升其学习成绩。

高职高考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组合班的教学工作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实施有效教学,设计适合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教学方法,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课堂、课后例题和习题的循序渐进练习,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认识高考、参加高考、磨炼意志和提高自身素质。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例题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例说复习课中例题的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