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PO分析法构建“洋葱”模型班级特色文化的实践

2019-08-13韩锋平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洋葱模型制度

韩锋平

“洋葱”模型的班级文化构建方法,是把班级文化按“表层——物质文化、浅层——行为文化、中间层——制度文化、核心层——精神文化”,构建成由外而内的同心圆,各层次的文化内容相互传递,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模型状如洋葱。IPO分析法是工作过程方法,通过输入(Input),处理(Process),输出(Output)三个环节分析影响模型构建的各种因素,进行凝练决策,填充模型。在完成“洋葱”内容填充规划设计时,采用的是逆向填充法,即先从核心层开始设计,确定模型的中心内容,从而保证目标模型构建的整体性。采用IPO分析法对不同层次文化的构建,找到从精神文化建设到物质文化形成的最佳路径,提高运用“洋葱”模型构建班级文化的能力。

一、 精神文化的IPO分析

“洋葱”模型核心层的精神文化,是贯穿于整个班级文化规划设计的主线。班级精神文化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要把学校办学理念融入班级精神文化。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企业文化也是班级精神文化的重要养分。班主任要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班级精神文化理念,关键的一步是要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把上述内容结合在一起,作为班级精神文化的输入要素,进行加工凝练,才能别具一格,形成自身独特的班级文化特色。

根据教师在班级精神文化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可以分为教师主导型和学生主导型。学生主导型的精神文化形成受学生现有的不良行为习惯影响较大,存在价值观方向偏离的问题。因此,在凝练处理班级精神文化的过程中,建议教师主导构建班级精神文化,具有见效快、特色明、方向准的特点。在规划之初,班主任需要初步提出班级精神文化核心理念的构想,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逐步完善、丰富这个理念的内容,一般综合运用三种方法:1.专家法。根据精神文化输入要求内容,采用与德育专家座谈、交流的方式,请专家“量身定做”,确定班级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2.特长法。根据班主任的自身特长,确定班级精神文化的核心,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在班级核心文化形成的积极影响力。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与班集体实际情况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精神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的核心价值观,输出成果形式为班级口号或班训等,也可以表现为班旗、班微等其他班级文化符号。

二、 制度文化的IPO分析

制度文化是对精神文化的具体化,是在制订、实施制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精神文化相一致的价值认同。主要体现在制度制订的程序、制度的价值观念、制度的仪式内涵,其次才是制度内容本身。它确保精神文化价值目标得以顺利发展,是整个“洋葱”模型中的关键一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能脱离现实环境,要以学校现有的制度文化为基础,以班级精神文化为核心进行构建。

班级制度文化构建,要特别注重体现学生自主和民主性,让学生参与整个制度的制订、实施、监督、评价过程,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去认可、认同、遵守班级制度,内化为班级生活学习的规则,形成制度文化。主要方法有:1.师生讨论法。班主任、科任教师共同或参与讨论。在讨论时,建议教师只提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对违反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纠正,不对具体内容发表观点,避免教师的“一言堂”和“教師权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家长参与法。让学生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方法。此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在实施教育惩戒时家校矛盾,有效促进家校共建。3.学生自主法。对每一项制度,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形成制度。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形成的小组“核心”、“关键”人员,可以作为此项制度的实施、监督、评价的执行人,并担任相应的学生干部,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和具有“影响力”的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制度文化的载体是制度,制度文化建设的输出是以班规为核心的班级学习、生活的各类制度的集合。

三、行为文化的IPO分析

行为文化是个体在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实践、内化班级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过程。个体在集体生活中行为的集中统一表现,具体是对班级的认同和对制度的遵守。行为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浅层”,“洋葱”模型从内向外开始“脱虚向实”,实现班级文化由内在的思想到表现为外在的行动,是整个班级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影响行为文化的因素除了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外部环境以外,还有中职学校的企业文化。特殊学生个体行为事件对集体行为文化“增强”或“破坏”是影响行为文化的重要因素。

行为文化是一种习惯文化,最重要的是持续地开展积极的行为教育活动。行为教育的主要方法有:1.特色活动法。通过设计新颖、有趣的特色主题活动,“以点带面”,开启行为养成的“破冰”之旅。例如: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的刘黔欣工作室的“真人图书馆”,河源理工学校的“三自教育”等都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主题活动。2.主题活动法。通过对班级集体行为的观察分析,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达到消除集体不良行为、展示班级优秀文化的行为活动。例如:利用传统节假日开展“我的中国梦”爱国教育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主题活动等。3.个体成长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个体的突发异常事件,对学生个体或集体实施教育影响,是促进学生进行行为纠正的良好契机。例如:帮助班级一个贫困学生,可以树立整个班集体团结友善的班级文化,养成学生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行为文化的输出媒体为班级教育活动规划,可以是主题班会、拓展活动、研学活动等。在实践中看来,设计具有特色的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往往成了班级文化建设出彩的部分。

四、物质文化的IPO分析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载体是班级环境,是整个班级文化的物質呈现。物质文化的建设要充分体现环境育人的作用。物质文化的建设输入要素包括班级学习生活的各个空间,要充分利用教室、宿舍的宣传栏、墙壁等文化活动阵地,把精神文化符号、制度文化符号、行为文化符号等抽象的文化符号具体化,达到以文化人的育人氛围。

根据物质文化建设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一般可以分别单独或综合采用下列四种方法:1.学习环境法。以突出集体学习过程、成果为主题的环境建设内容,激励班集体成员确定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积极性。2.生活环境法。以集体生活内容为主题的环境建设方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班级团结和谐。3.企业环境法。在职业学校,鲜明的企业文化环境建设,可以更好地树立学生的职业理想,做好职业规划,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4.主题展示法。结合班级行为文化的建设,根据班级的主题活动内容展示班级特色。

物质文化建设的成果主要是班级学习生活环境设计方案。

“洋葱”模型是班级文化的建筑图纸,IPO过程方法则是建设特色班级文化的建造方法。创新班级文化,重点是回归教育本质,坚定教育初心,否则整个模型只是一个缺少灵魂的骨架。只有把老师对教育的热爱与奉献注入其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了,才能够使“洋葱”模型具有教育的灵魂,才能为新时代输出更多更出彩的中职人才。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洋葱模型制度
自制空间站模型
第一次切洋葱
切洋葱
模型小览(二)
圆周运动与解题模型
某些单位的制度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洋葱 编辫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