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9-08-13郑艳
郑艳
摘 要:当前在高中生物教学方面有诸多问题需待解决。为了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高中生物教师将重点放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大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根据高中生物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兴趣,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注意要点和教学策略进行简要说明。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兴趣;效率提升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需要以课本知识内容为基础,不断发掘生物课本材料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为学生建立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环境。同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运用形象幽默的语言,使学生体会到生物课堂的趣味。此外,还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生物课堂教学中来。教师为了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优化授课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生物知识的兴趣。教师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效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使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有力的保障。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生物知识较为抽象晦涩。一般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通过口头讲解配合板书作图说明,但是依旧难以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授课,将复杂抽象的问题更加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细胞呼吸作用的知识时。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演示馒头、果酒和醋的发酵过程,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同时,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还可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解释跑步和有氧呼吸以及无氧呼吸的关联。借助动态的跑步过程进行呼吸作用分析,人体启动慢跑时耗费的能量由有氧呼吸提供,随着慢跑活动的持续进行,或是由慢跑变成快跑时,部分肌肉细胞出现有氧呼吸的供能匮乏状况,因此部分有机物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为肌肉运动提供充足的能量。多媒体技术将呼吸作用这一相对抽象内容具体化,加深了学生的认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采取情境教学法吸引学生
教师需要根据生物学科本身实用性强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更加全面合理地将生物学知识教授给学生。比如,在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设置问题悬念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生物知识充满好奇感。教师借助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性的探究。并且因为学生亲身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更能有效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人类遗传病与伴性遗传内容,可以率先为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今天想做医生吗?”学生瞬间就被教师的开场问句吸引到,而后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讲解本堂课的内容安排,先由学生自学伴性遗传病症的判断。再由教师为学生创建一个挂号看病的情境,两名学生一个做医生,一个做患者。教师在多媒体投影上标明遗传病类型,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的投影进行病症阐述,通过“医生”和“患者”的细致交流,最终确定“患者”的遗传病类型,并给出判断依据和建议。教师通过设计相应的情境展开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疑问学习会大大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和听课质量。
三、发挥实验教学的高效作用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指导生活”是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典型特征。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生物实验。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实验数据,并观测实验结果,以此迅速掌握实验的知识内容。因此,开展实验教学应当成为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实验,锻炼探究分析能力;在验证实验中,教师需要严格要求学生的操作规范,以此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在实验报告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整合数据和实验现象,以此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动手进行“检测生物组织内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验证实验。这三个实验的具体过程清晰,实验操作简单、可行性高,且当前大部分学校都配备这一实验的相关设备和器材。所以,学生在验证实验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将斐林试剂、苏丹Ⅲ和苏丹Ⅳ试剂,以及双缩脲试剂滴加到相关实验材料上,观察实验发生的具体颜色变化。需要学生注意的是具体的实验条件:还原性糖和斐林试剂在温水浴中加热2分钟;花生种子需要提前浸泡并切成薄片,吸取浮色用50%的酒精;检验蛋白质需要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实验课程中的严谨操作流程,不但可以加深自身对生物实验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逐步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综合先进教学技术,采用优秀教学方法并注重高效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雪.谈高中生物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8(16):115.
[2]王惠娟.激发兴趣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研究[J].成才之路,2018(17):82.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