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
2019-08-13张海燕
张海燕
为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将《职业道德与法律》列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作为德育教师,如何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增强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促进学生运用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其次是深入剖析教学难点,然后采用有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 学生现状
1.学习基础差
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是中考落榜的初中生,学生总体情况是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学习规划,有些学生甚至有厌学情绪。
2.缺乏学习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高,学生的家庭条件比较宽裕,同时国家对中职学校的免学费政策,学生基本上没有经济压力。目前,社会部分层面人士崇尚以“金钱论成就”的价值偏差,甚至出现“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让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
3.自律性不强
调查研究表明,将近70%的学生学习时自控能力差,学习心理不够稳定,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手机、网络、电视等娱乐资源,同学朋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自身心理状态等。这些都是由处于青年期的中职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决定的。
二、“法律”教学面临的难题
1.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
中职生在进入中职学校前,几乎没有进行法律体系的课程学习,及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储备。法律知识专业性很强,作为教学对象的中职学生,多数没有法律基础知识,而且法律意识淡薄,有时甚至触犯了法律都毫无意识。某校近期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学生在争吵过程中因为一时气愤,拿刀捅人造成对方重伤住院抢救,警察同志在做笔录时,学生天真的问“做完笔录,我是不是就可以走了”。根据我国刑法第234条,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类似情形,屡见不鲜。
2.学習法律知识的“枯燥”
中职生学习基础稍差,面对日常的教学课程安排,学生更愿意接受具有趣味性的学习课程。法律作为国家的法律文书,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具有规范性的条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严谨细致,不容有差池和疏漏。如何将枯燥的法律条文,生动地传授给学生,以达到教学目的及提高教学效果?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被动填鸭式转变为主动求知欲,这是我们教学中面临的挑战。
3.法律教材的宽泛性
《职业道德与法律》为全国统一教材,法律部分教学内容面向所有专业学生,教材内容比较宽泛,知识囊括面广而大,同时也导致了重点不够突出,实用性不够强,针对性较差。如何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以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吸引力,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我们教学中应该要做到有所突破。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不仅要提高和塑造学生的道德素养,也要对学生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识,同时促进学生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必须不断创新,体现灵活多样的特点。
1.课堂讲授法
课堂讲授法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表达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我们在教学中要“贴近学生”,了解中职学生最需要和最关注的法律问题,按需讲授。例如:在校生遭遇的校园诈骗、校园裸贷;毕业生遇到的合同纠纷问题;成年人涉及婚姻和财产问题等。选取学生关注度较高的法律知识进行讲解,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合同法、婚姻法等。通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所侧重,使学生对不同知识需求达到满足,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更好的发挥。
2.案例教学法
通过《今日说法》《法律在线》等节目将真实发生的法律案例,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运用教学知识点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引导式教学。案例教学法,能够帮助教师做到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更易于接受。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教学案例积累,也可以通过电视、媒体等途径,经过筛选和鉴别后,整理出学生感兴趣且符合教学内容的案例,从而在课堂上广泛实施。这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益颇深。
3.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改变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有效互动;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比如:教学第四单元“避免违法犯罪”时,可以将入选2017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的“辱母杀人案”作为教学讨论案例。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故意伤害罪、正当防卫、防卫过当等有关法律知识。同时,当我们遇到危险或伤害的时候,如何既能够有效的保护好自己,又能够避免违法犯罪。
4.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由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进行,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任务驱动教学,“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比如:教学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时,可以结合校园安全活动,先布置前置教学任务,让学生查找校园常见违法行为案例,将“校园欺凌、校园偷盗、校园诈骗”等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让学生们自己进行分析和讲解,如何有效避免误入犯罪歧途。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5.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一种教学方法。比如,教学第八课“诉讼的基本程序”时,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模拟法庭或者组织学生到法院公开庭审现场进行体验,让学生能够得到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感受体验式教学中的特定情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教学的效果和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还可以对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等进行尝试。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对所有课堂教学活动精心设计,认真组织,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责任编辑 魏家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