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初中生历史解读能力的提高
2019-08-13薛红娟
薛红娟
摘 要:试题解读能力是中学生必须具備的一项基本素质,它不仅是一种应试能力,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将认知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对如何提高学生历史解读能力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解读能力;全面阅读;学科联系;阅读习惯
随着中考的进行,尤其是对学生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在中考中如何致胜,教什么,怎么教,成为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历史学科也已不再是单纯的记忆和简单的背诵就可以得高分的。如今,试卷中几乎每道题都必须对背景资料有一番深入理解和分析才能得出基本的答案。而事实是每一张试卷的“试卷分析”有相当一部分题目都会写上“审题不清”“不会读题”“看不清题目意思”……解题技巧讲了很多,“审题不清”这种情况还是如幽灵般阴魂不散,导致学生在考试时大量失分。究其原因,是学生读题能力的薄弱,不具备对史料的准确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试题解读能力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它不仅是一种应试能力,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本文将认知理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学生历史解读能力作初步的探讨。
一、培养全面阅读的能力
阅读是解读试题的基本前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这段话告诉我们,对“描述”的阅读与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我们解释历史现象的结果。
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越来越多的试题以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形式展开,重视材料、情景的创设、融合与运用。材料的设置往往源自教材涉及的知识点,并对相关知识作了一定拓展。材料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会生搬硬套教材知识,也不能在讲解题技巧时忽略一个最基本的事实——题目的阅读。
《认知心理学》指出“阅读是读者从书面材料中提取意义并影响其非智力因素的过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强调了阅读能力对智能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并指明发展智能必须从培养阅读能力抓起。由此可以看到:阅读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本需求。实际上,有相当部分学生不具备与教材要求相适应的阅读能力,有的学生能基本明了试题的意思,却无法有效地找准试题的导向,出现少答、漏答、答不对题、答非所问的情况,甚至有部分学生不能利用语法知识辨析结构复杂的句子,或在阅读过程中无法感知全部信息,漏掉重要信息,最终影响对题目的解读。这些都和缺乏全面的阅读有关。
全面的阅读是要学生通过复杂的、主动的心理活动,有目的地获取书面信息(含文字、图表等),并根据自己的已有信息、已有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筛选、验证、加工和组合,形成新的认识。阅读时绝对不能先入为主,或断章取义,而要全面、仔细地了解试题的内涵及与选项的契合度。而这不是在考试中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平时的阅读中养成。是精读还是略读,是带着问题读还是综合把握地读,不同的阅读任务,不同的阅读材料,都需要在全面阅读的基础上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2014年苏州历史中考第6题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当时最大的军工厂。此外,各省先后办过20个机器局,都是兵工厂。其间不仅搬入了外国的枪炮、弹丸、雷管,而且外国的机器也由此而传入中国。这些企业由国库支付开销,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兴办这些企业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要求
B.兴办这些企业使李鸿章等官僚大发横财
C.洋务派兴办了近代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这些企业的经营方式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本题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较高,大多数看不懂题目意思,备选答案的甄选也有一定的迷惑性,“兴办这些企业使李鸿章等官僚大发横财”书中确有片语提及,但不是从题中“军工厂”获得,正因“军工厂”信息的获得,企业只体现“自强”的要求,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绝非由“洋务派兴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如果进行全面阅读,就会发现题干中隐藏着一个解题的题眼,“由国库支付开销……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 是对其经营方式的描述,经过突出重点的全面阅读,选择D项就比较自然了。
二、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联系
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是将阅读主体所感知的信息与自身已有知识的结合,实现对信息的理解。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对历史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掌握得不完善,是很多学生无法全面感知材料所呈现信息的重要因素。没有掌握扎实、广泛的基本知识,历史阅读是无从进行的。很多学生读题能力之所以低下,除了是因为历史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对基本历史事实记忆不牢,对历史概念理解不清,或者对历史发展线索的模糊不清,还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其他学科知识技能储备的欠缺。“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是记录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人类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事包罗万象,这就决定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历史是发生在一定时空之中的,所以历史与地理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历史学习中去,对历史学习的帮助不容小觑。如2017年苏州历史中考第23题判断题 下图所示战役发生于全面抗战初期,粉碎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题目文字信息“粉碎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应指淞沪会战,而“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所指是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题中所配地图较明显有太湖这一与苏州有关的重要信息,所以多方得出答案为“B”即“错误”;又如2018年苏州历史中考第14题美国学者罗伯特·帕尔默把美国独立战争和同一时期发生在北大西洋东岸的政治事变结合起来,将18世纪最后40年命名为“民主革命的时代”。这一时期在北大西洋东岸产生的民主革命成果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此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强调“北大西洋东岸”这一地理位置的掌握,所以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会对历史的解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政治学科与历史的联系亦非常紧密。学史明志,知史做人,以史为鉴,对基本政治概念的理解和时事政治的了解对历史课学习及當今国际局势发展理解都大有帮助。如2017年苏州历史中考第32题的(3)……当今中国引领全球化转型的推进战略是什么?题目密切联系时政,平时政治教师渗透会比较多,学生基本没问题。(如一时反映不出,材料题首亦有答案信息的设置)再如掌握语文学科中的语法技能、文言文阅读等能力也能很好地提升解读能力。
所以笔者在教学中不仅重视历史知识结构的纵向时序、横向联系、图表比较、因果联系等方面来强化基础知识,还重视不同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关注时事热点,渗透与其他各学科知识的联系与运用,以助学生更好地解题。
三、注意阅读习惯的调整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由于考试中的紧张程度大大超过了平时的训练,以及担心考试时间等情况,难免产生紧张、急躁的心理,故而“看前不看后”是大多数学生考场阅读的通病。平时看题也有不少学生虎头蛇尾、浅尝辄止,注定了这些学生更加无法在考场上把握材料的准确信息。而那些讲究阅读方法的学生会在重要的字、句下面打符号、做批注、圈划关键信息……这些好的阅读方法使他们在考试中事半功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考试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的阅读、查找中,对每个选项逐个排查,发现解题突破口,是稳定情绪更是解题的关键。坚强的意志、良好的阅读情绪在考试中极为重要,平时训练也要注意养成平心静气的阅读习惯!
“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历史学未完全者也,今犹日在生长发达之中,非逮宇宙之末劫,则历史不能终极,吾生有涯,而此学无涯。”历史解读能力不但是考试的永恒主题,同时也是学好这门学科的基本素养。借梁启超《新史学》的话反思自己、勉励自己,在与学生的教学相长中不断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杨钦锐.中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养成[J].中学历史教学,2018(2):384.
[2]朱可.试论高中历史试题解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历史教学,2006(9).
[3]梁启超.新史学[M].商务印书馆,2014-05.
编辑 冯志强